《蔡襄书学研究》是王中焰教授持续开展研究的一项课题。他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即专注于此,刻苦钻研,用力尤勤。写成学位论文后,又经数年沉潜,细加磨勘,得以完成本书写作。故其立论阐述,均有可观之处。

全书以蔡襄书学思想为研究主旨,以蔡襄的书法作品、书论、历代评述为基本史料,并结合蔡襄仕途际遇,对其书学作出全面而系统论述。所论主旨观点鲜明,史料基础扎实,立论信而有征,且多有独到见解,是研究蔡襄书学思想的最新力作。本书对提升蔡襄及其书学研究层次、深化书法美学研究内涵、拓展相关领域研究空间、指导书法创作实践,均能起到很好的学术推动作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王中焰教授积多年研究之功,以“尚古匡时,寓意存真”之凝练隽语,提纲挈领地彰明了蔡襄书学思想的核心要义,认为蔡襄以崇古、味古、践古的全面“尚古”思想为其书学基本立足点,又于“古法”“古意”中寄寓了蔡襄之“我意”“真意”,以此其书乃臻于“敛才于法”“锦囊裹锥”“不以书能而能”“主神次形”的审美高度,蔡襄书学思想确乎是赓续传统,匡正时弊,成就大我。笔者拜读之下,颇有获益,深以为然。

在中国艺术史上,受到历代书画艺术家崇尚的“古意”,是一个涵盖多重元素,具有鲜明民族艺术特色和独特文化价值取向的意义系统,在建构、传承中国艺术传统中起到形塑维系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虽经受欧风美雨冲击,然传统意蕴绵延不绝,就在于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一份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这是一个由多重元素构成的“古意”系统。这个“古意”系统,就其实质而言,并非仅指落入时间彼岸的寂寞往昔或历史累积的艺术现象,更非观念里的泥古守旧,而是一种尊重传统、礼敬先人的价值取向,是艺术本体、自然法则、内在结构的本质再现,是经由岁月披沙拣金凝结提纯的要素、元典、范式和风格,是万变世态中亘古不移的精神之规。就其内在层次而言,“古意”系统具有多重面向。它是由理念、技法、作品、风格等构成的艺术法度,也是回旋往复于艺术家观念世界的历时性、公共性文化空间,更是凝聚了文明要素、精神特质、民族品格的历史传统,具有超越时代的深固根基和本体价值,与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同向共进,生机勃勃,万年长荣。

我们今天研究“古意”,并非单纯回望前尘,而是一种基于历史维度的审视研析。它既体现在回望艺术创造的已逝空间、立足借古鉴今的当下本位,也体现在“后之视今,尤今之视昔”的前瞻视角、继往开来的预判擘画,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统一。“古意”系统在历史的行进中与时相偕、相与成全,陶铸历练而成超越时空的艺术审美资源宝库,以其渊深博大的艺术能量,为艺术求新创变提供来自传统的活力源泉,为艺术家自出机杼指点返本开新的活泼路径,为艺坛于每一历史节点的去路彷徨注入来自艺术元典的精气神意。正是如此代有其人、永不停歇的传承、参与和创造,暗合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念,铸就我国古意盎然、历久弥新的民族艺术传统。

蔡襄“尚古匡时,寓意存真”书学思想的筑基之本,在于“尚古”,“古意”正是其核心所在。王中焰教授以“尚古”为基点阐释蔡襄书学思想,并对之作出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充分论证,可谓慧眼独具,颇有识见。蔡襄的尚古,并非一般意义上对传统的简单固守,他“继承、崇尚的不仅仅是古人书法技法这个平面,而是一个立体式的继承。其不仅包括古法,还涵盖古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力量以及对古代金石、碑帖、器物鉴赏甚至人物遗思诸方面的态度。”(见本书第一章第11页)蔡襄的“尚古”,也并非率性而为的个人选择,而是时风所需之必然。“与其说蔡襄选择了‘尚古’的历史,亦不如说是‘尚古’的历史需求选择了蔡襄。”(见本书第一章第11页)他在宋初书法谱系因唐末战乱而断层、书法传承濒于凋敝之时,直追唐人、远绍晋法、着力古意,破除以书炫技、张扬个性的“小我”局限,体现出志在“匡时”的“大我”气象,纠正时弊,续接前贤,不仅实现了自身审美追求,也为书坛注入新鲜活力,提振有宋一代书法格局。“尚法”只是蔡襄的“尚古”思想之一隅,更甚者,“尚古”同时而且“寓意”,他以“古意”自律于己,将“己意”与“古意”融合,以毕生践行求取足以体现自我的“真意”。蔡襄的“尚古”,接续文化传统正脉,以异于时人的雅正中和书风、内敛平和的审美愉悦,垂范后世、启学来者。蔡襄的“尚古”,从更深层次加以考察,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而成长的儒士,其思想资源来自他的哲学观,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带有深刻的儒学品质烙印。蔡襄自始至终从未将作书视为“逞能”之术,而是“敛才于法”“锦囊裹锥”“以柔翰而发之劲腕”,充分体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儒家思想。

王中焰教授在书中特别论道:“蔡襄的为人及其书法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充分诠释了一个传统文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笃行,这恰恰也是当代社会极为需要和提倡的文化价值。”(见本书导论第5页)此论清晰表明本书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超越一般书学理论的文化价值观观照、论述蔡襄及其书学思想的研究定位和方法路径,可见王中焰教授与蔡襄一样清醒认识、客观研判时代审美品格的立场、态度和见解。正是这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同声共气的历史知遇之感,铺就了走进历史奥义的通幽曲径,是为理解、发掘蔡襄书学内蕴和价值的不二法门。

笔者与王中焰教授初识于浙江省历史学会和地域美术史研究会举办的第一届地域美术史研讨会,其后亦有课题研究方面的合作。几年来,时闻他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并多有篆刻、书法、绘画作品参展获奖。吟诗、著文、作书、绘画、治印等诸般学识才艺,是中国传统士人自我修行的必备素养,也是从事艺术史研究者应该掌握的基础条件。始于近代的西式教育体制、“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等社会时代因素,造成传统学脉断裂,古典学养薄弱。一个时期以来,具有艺术创作学科研习背景、专业创作实践经历和精湛笔墨技法的艺术史研究学者,可谓罕有其人,而这正是王中焰教授难能可贵的优长之处,也是他书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书中,他以实践加持的手摹而至切身体悟的心追,由感性认知而至理性研判,多次就蔡襄创作和其《虚堂诗帖》《蒙惠帖》《茶录》《万安桥记》等作品,从笔法、字势、字形、结体、线条等技法层面展开详尽分析。例如谈《蒙惠帖》“字形处理楷中夹行,非常自由、轻松、和谐。笔尖与笔肚在提按的作用下,起伏运动非常有节奏,结字择取宽势,线条非常有弹性,用笔方圆、藏露兼具,不是早期单一的‘圆’和‘平’的审美感受”(见本书第三章第103页)。谈《万安桥记》虽然风格上俨然一派颜书特色,但寓有蔡襄自己化合的元素,“在字势上没有颜体晚期的那种明显的抱鼓圆式,显得更加清朗利落,颜体长横收笔、折画、勾画、捺角等特征性笔画亦皆被明显削弱”(见本书第三章第105页)。在在如是,无不切中肯綮,非有长期书法创作实践和深厚经验体悟,难有如此细致入微的笔法感受和释读,为读者体会、欣赏蔡襄的书法特色和美学特征,提供了如入其境的画面质感。不仅生动、形象、可感,尤其深化了艺术史研究理应内生于艺术创作本体的特质,为严谨的学术著作注入了来自创作和技法的生气活力。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我国书学思想源远根深、意涵深厚,其中的奇彩与深致,悉有待于通儒达士探赜索微、钩深致远。《蔡襄书学研究》,便是一份诚恳用心的佳作。笔者有感于此,故不揣浅陋,略陈己见,以表敬佩祝贺之意。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陈野

2020年8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