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译文科学)
- 王兴
- 3437字
- 2021-11-01 17:25:51
04.你适合接受怎样的信息?
2020年年初的疫情是一场全世界的灾难,直到我写下这段文字为止,中国虽然已经早早脱离了疫情蔓延的汪洋大海,但是世界各处还是以每天几十万病人的速度在增长着。虽然祖国已经基本回到正轨,但是各地的体温检测、登记和口罩还是提醒我们疫情的存在,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在2020年年初,在这片土地上,互联网所带来的焦虑。
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宅在家里刷手机,每个群、每个平台讨论的热点都是疫情,我们非常关注疫区的情况,关注每天的新增病例人数,关注身边的小区是否又被封闭。每个疫情相关的消息都触动着每一个人敏感的神经。而回头看看,我们到底信了多少谣言。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微信群的截图在各个群里传得火热,也就是在“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刚刚用上临床一两个星期的时候,截图称这个药物已经有效了,ICU的病人全都好了。当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从来不信任何微信截图的我,都赶忙去和中日友好医院的同学求证,但是相关科室的同学一脸茫然,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听到类似的消息。
比这个更可笑的就要属双黄连了。因为知名媒体一句随意的微博,全国人民都上街购买双黄连,不但双黄连断货了,就连双黄莲蓉月饼都断货了。
但是,就在大部分人蜂拥而上时,却始终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冷静地去分析,去求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的思维模式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你从聊天方式上就能看到,有些人是赞同优先,就是先认同别人的观点,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有些人则是杠精体质,就是无论你说什么,即使和他的观点一致,他也会找出不一致的点来否定你,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遇到同一个信息的时候,有些人会焦虑,有些人会不在乎,都是因为人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要知道自己适合接收怎样的信息,要先判断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众型人格
这样的人通常会选择“随大流”,但是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这种人,因为看起来似乎没有主见。但是“从众”其实是个中性词汇,并没有褒贬,只是说这类人更喜欢跟随大众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不会错”,甚至即使是错了,他也会认为“大家都这样,又不止我一个人”。如果你经常这样想,那么你可以认为自己是从众型人格。
这样的朋友,我最不建议的就是去使用百度、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更不建议你使用头条、抖音来学习知识。很简单,你会被自己的焦虑淹没的。我见过的最抓狂的病人,她到医院时几乎已经崩溃了,她每一句话的开头都是“网上说”“百度说”……但是她听不进去医生说的任何一个字,似乎她来医院并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求证网上的信息是不是可靠的。
这样的读者朋友,我真的建议你们克制一下,宁可不查,也不要一个劲地查个没完。我建议这类朋友可以选择更加封闭一些的KOL体系(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例如腾讯医典、百度医典、得到、丁香园等,或者自己关注的一些知名科普达人的微博、知乎账号。
这有什么好处呢?和自己漫无目的地在网上搜索有什么差别呢?在于信息的选择。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筛选能力和调性,它们的筛选比普通老百姓要更强一些,不但会考查意见领袖的创作能力,更会关注他的资质和专业性。因此,平台选出来的意见领袖所表达的观点,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正确的,即使有错误,那也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所以,你只要选择一家平台来深度阅读就好了。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准、越适用于你,才是越好的。
模仿型人格
我来解释一下模仿型人格与从众型人格的差别。从众型人格是看大家都在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而模仿型人格,他会愿意选择相信一个成功的案例。
我的丈母娘曾经患癌,在手术结束之后,我就给她打了打预防针,告诉她不管这个时候街坊邻居来说什么,只要是对病情指手画脚的,就当没听见,然后转移话题,如果对方执意要说,就送客。
为什么我会对这件事情态度这么强硬呢?我们且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发生在90%以上家庭当中的故事。众所周知我家有癌症病人,即使我打了预防针,让所有人警惕那些“亲戚”,令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不知道哪里的亲戚来做客,三句话不到就开始切入主题。“你这个不化疗不行呐,我那个邻居当时就没化疗,头年做的手术,第二年就复发了,那人马上就没了啊。”丈母娘听了我的劝,没有太把她说的当回事,也没留她吃午饭就把她送走了。我们得知此事十分气愤,因为大家都能感受到病人的心情多少受到了影响,那几天晚上都没有睡好,白天也没有精神,食欲下降了很多。
我的丈母娘就是模仿型人格。说是模仿,换句话说就是耳根子软,不管网上怎么说、医生怎么说,都不如身边一个街坊或亲戚说的有用。对她来说,讲道理她是很难听懂的,即使听懂了,也不如自己亲眼看见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来得信服。所以身边的人如果得的是和她差不多的病,那这个人是怎么治的,怎么好的,就是她唯一的信仰了。针对这样的病人,首先要尽可能屏蔽她的一切不靠谱的信息来源。只是因为自己的道听途说,就“看似好心”地给别人支招提醒,摆出一副久病成医的姿态,这些人有的时候即使心是好的,做的恶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坏人了。
病人家属大多数都是懂了一点就认为自己知道的是真理。但要知道,真理是个概率,如果你和医生看到的东西一样多,也许你就不敢那样笃定地给出答案了。大多数人都说癌症病人如果不化疗就会复发,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就该建议所有的病人都去化疗。但你知道化疗有并发症吗?你知道化疗也会死人吗?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这一行做久了的医生都感觉如履薄冰、步步惊心,作为一个只是一知半解的街坊,你哪来的胆量给别人建议呢?给别人推荐个股票如果跌了,大不了以后不推荐就是了,如果推荐个治疗方案病人没了,你于心何忍?
除了隔绝这些不靠谱的亲戚朋友之外,也不要让病人过多地刷小视频和病人故事。这些故事往往会回避很多关键信息,只是表达自己一个片面的观点。我就见过不止一个小视频,病人已经做了手术,但是它就只强调病人之所以能够痊愈,是因为采用了某种先进的生物免疫治疗,而且描述的细节非常到位,看上去和真的一样。模仿型人格的病人看到别人有治愈的机会,就会想去尝试,但也往往因此落入陷阱当中。对于这样的病人,你可以为他筛选一些比较正能量的医患故事来增加疾病治疗的信息,例如“果壳病人”这样专业的平台。
批判型人格
这种人轻易不会上当,因为批判型人格首先会预设一件事情是假的,然后再通过证据证明它是真的。如果一个人是这样的思路,绝大多数的伪科学都骗不了他。如果一篇文章提出了某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例如“某某癌症被攻克”这样的消息,不会全网所有的主流媒体都这样报道,反而会有相当一部分辟谣类的科普专家出来拆解它的不可信之处,这样一来,这个消息就不会对批判型人格造成影响,反而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他对这个领域的理解。
能够选择书籍这个媒介并且读到这里的你,一定是一个对知识有渴求,更是对求知的过程有着非常严格标准和仪式感的人。所以你也和我一样,我们都是求知路上的同行人。对于咱们这类人来说(这么快就和读者打成了一片,我可真是个优秀的作者),不怕信息多,也不怕信息不专业,我们终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鉴别真伪。但是我们也有怕的事,就是我们无法判断真实信息的优先级。
我举个例子。我是一名胸外科医生,对于肺癌是比较熟悉的,现在有朋友问我,胃癌有个新一代的靶向药物,到底好使不好使。我去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网站上查询最新的研究,确实可以看到这个靶向药物从数据上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我还是不敢给这个朋友准确结论,为什么?
因为从我能够查到的信息中,无法确定这个药物是否已经在中国上市,也无法确定这个对欧美人好用的药物,在亚洲人身上会不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肺癌的免疫治疗就有这种情况,虽然国外的效果非常好,但在国内使用时发现大多数病人都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这个药物无法长期使用。这种数据是我从文献上看不到的。即使文献有报道,那么如果两篇文献的观点不一致,我该相信哪个,而放弃哪个呢?
所以对批判型人格的人来说,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也许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需要在现实当中进行求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医生求证。我有一个投资银行总经理的老哥,因为自己的父亲患肺癌,所以对这个领域了解得颇为透彻。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医生说用某个靶向治疗。他和医生关系还不错,就对医生说:“看网上的文献,二代的靶向药针对的人群似乎不是我父亲这种突变类型?”刚好医生也并不是一个自负傲慢的人,所以他也一并仔细查看了相关文献后,发现确实如老哥所说,于是一起决定不使用这个靶向治疗。所以,优秀的医患关系本身就需要病人和家属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