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冲突加剧?!这才是跨越式成长的好机会

外面下雨,孩子出门,你让他带把伞,他不带,你苦口婆心地讲,淋湿了会生病,他不耐烦地把卫衣的帽子一抖,戴到头上,头也不回地走了;班主任发短信,让家长多督促下孩子的作业,可你坐在孩子旁边,孩子扭来扭去,就是不肯好好写作业,你提醒他时间有限,他回一句你先出去;孩子拿着手机做作业,一个小时还没做完,你说他又在玩手机,他气愤地说你血口喷人,顺便再把门锁上;考试考砸了,你尽可能地压制自己的怒火,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还是让他横挑鼻子竖挑眼,明明是他错了,搞得像是你错了……

只要家里有个青春期的孩子,相信以上的经历大多数父母都有过,于是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无奈地感慨:越大越不懂事,都没法沟通了!

在青春期孩子的眼中,唠叨不休、指手画脚的父母面目实在可憎,我已经忍耐到了极限,现在自己已经成长,无须再忍,适时要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他们操纵的傀儡了;在父母眼中,藐视父母、叛逆跋扈的孩子更是无法无天,我为他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一个好脸色,岂有此理?!

于是,冲突一再加剧,甚至水火不容。

这世上,父母永远在等孩子感谢,孩子永远在等父母道歉。

青春期,是孩子和父母矛盾最剧烈的时期,同时,也是孩子飞跃式成长的时期。

这时期的孩子面临生理、心理的极速变化,出现一系列青春期的问题,但父母如果引导得当,孩子的成长也是惊人的。以下五个方面,非常值得父母学习和运用:

一、从幕前转到幕后

一直以来,都是父母领着孩子走路,父母决定上什么培训班、去什么地方游玩,等等。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希望的是他们带着父母,他们决定上什么课、去哪里玩。这时候的父母,应理性地选择站在孩子身后,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风吹雨打,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手相助即可。这种位置的转换,让孩子感受到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让孩子有了更多成长的空间。青春期的孩子急需要通过这种自我主导性来获得认同感;反之,他们大多会选择对立或者反叛的方式来向父母抗议。上次就碰到一个妈妈向我吐苦水,她给初三的儿子报了三个培训班,现在每次上课前儿子就闹情绪,责怪妈妈:“这都是你要我上的,又不是我想上的!”

二、管教方法从“收”变为“放”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变坏,担心孩子早恋,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担心孩子走上歪路,所以对青春期的孩子管教得很严格,交友、学习、生活,面面俱到,稍不留意,孩子犯个错误,父母马上就想当然地认为:“你看,我不管就更糟糕了!”我甚至听过很多父母说:“尽力管都很糟糕,不管都不敢想了!”正如父母所担心的,在严格管控下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而事实上,这只是青春期孩子为了自由,努力摆脱父母而做的反抗。

所以,父母应该学着对青春期的孩子放手,让孩子负责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从错误里吸取教训,锻炼自立能力。

德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舒马赫曾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里指出,父母要改变管控的心态,需要时常记住这三点:1.应对孩子,不要操控他,而是要赋权让他自我感觉良好;2.当你心平气和、果断坚决地表达你的看法和信念时,你的孩子更可能会听;3.没有哪个成人讲过由于父母太理解他们而度过了一个可怕的童年。

话说回来,那些喜欢管控孩子的父母,就算现在对孩子的控制成功了,以后付出的代价将是,与孩子渐行渐远,产生更大的隔阂。

三、多鼓励少批评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你说孩子笨,他真的就会笨给你看;你说他骗人,他真的就会骗人;反正你不信任孩子,就别指望孩子会给你好结果。所以,聪明的父母都瞪大了双眼,找出孩子的优点,不断放大,同时自动屏蔽那些让人恼火的缺点。要知道,负面标签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确不好,从而真的就越来越不好。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肯定和正面鼓励,最怕的就是咄咄逼人,让孩子承认了错误再去打翻身仗的父母,这样的父母会让他们倍感挫折。美国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里说:“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四、商量比命令更有效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别人帮忙时,大多数人都是客气礼貌的,“能不能帮我一下”比“快来帮下忙”更能让别人伸出援手。换位思考一下,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忙时,我们自己更喜欢哪种措辞呢?比如我们挡住了别人的去路,“让开,我要过去”和“不好意思,能让一下吗”,显然,我们更容易接受后者。可见,在交流方式中,商量永远比命令更容易让人接受。对孩子而言,自然也是如此。当孩子不愿意放下手机时,父母都会恼火地喊:“马上放下手机,快做作业。”而孩子总会嘴上答应,却不行动,究其原因,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再听命于父母,在他们的眼中,父母已经不再是权威了,于是经常阳奉阴违。这时候父母可以改命令为商量:“今天作业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是不是要马上开始了?”若孩子还是无动于衷,可以再给予孩子选择权:“现在玩 5 分钟手机还是等做完作业再玩 10 分钟手机呢?”孩子当然喜欢玩 10 分钟,那么,父母可以再强调一下:“我尊重你的选择,相信一个半小时后,手机就又可以归你玩了。”这样温和的商量,比命令更有效。

五、身教大于言传

我见过很多家长,带孩子上培训班或者陪孩子做作业时,都是眼不离手机,即便是在处理工作,但在孩子眼中,父母都在玩手机,却要他努力学习,好好写作业,他心里很容易失去平衡,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开始反抗父母的孩子。如果父母自身都贪玩,孩子怎么能静下心学习?还有些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不明事理,所以动辄给孩子灌输各种大道理,无形中让孩子心生反感。在知乎有一则调查结果:让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的父母行为中,首位的就是“唠叨”。而往往,言传很容易就变成了唠叨。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无意,对孩子来说都是榜样。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教育青春期孩子。若是父母绷紧了弦,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过于在意关注,无形之中就放大了负面之处,给孩子施加许多无形的压力,导致亲子冲突日益加剧。而往往,有问题才有成长,有问题才有机会,青春期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后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敏感期,越早正视,越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单程旅行”,是不可逆的,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也就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成长发展期,希望父母们珍惜这种机会,让孩子健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