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苏轼

1036年(景祐三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四川眉州的老苏家正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忙碌着,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这家的男主人苏洵,更是脸上心里一齐乐开了花。长子景先已经六岁了,这六年来他一直想再添个儿子,但只在去年得了一个女儿,如今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苏洵高兴,无比高兴,当然,他也很爱自己的女儿八娘。

刚生产完的程氏正卧床休息,一脸疲惫却也难掩喜悦之情。苏洵于床边坐下,握着程氏的手道:“夫人辛苦了。”这时乳母抱着孩子过来,一脸笑意道:“老爷你快看,这孩子长得多像你啊!”苏洵有些激动:“快给我抱抱。”他从乳母手中接过孩子,仔细端详起来,小家伙刚刚还哭声如雷,此刻却睡得十分香甜。瞧着婴孩可爱的面庞,苏洵心头忽然涌上一种异样的感觉。

苏洵祖上家境殷实,在眉州一代属中产之家,虽不算十分富裕,倒也能雇上几个仆人。苏家的院子十分雅致,有竹子、梨树、荷塘,还有菜园子。屋内更有万卷藏书,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多年后,他的儿子苏轼作诗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其中有这么几句: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书香满屋,庭院清幽,可这儿的主人苏洵偏偏不爱读书,这大概与他父亲苏序有关。苏序对苏洵并不多加干涉,只顺其天性。少年苏洵既不知养家之累,又无严父管教,聪明顽皮的他便效仿李白、杜甫,到处游历以增长见识。至于读书作文之事,在他看来没什么难的,同龄人中比他聪明的寥寥无几,他自信只要自己肯发愤,一定能超过那些人。因此,读书一事,苏洵从未上心。

今年的苏洵已经二十七岁,看着怀中的婴儿,他突然发现自己很强烈地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光耀苏家门楣,脸上的表情也不由得严肃认真起来。

“我得给儿子做个好榜样,如今该去的地方也都去过了,是时候好好读书了。”苏洵暗暗想着。此后,他果然发愤苦读,多年后成为散文名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历代读书人视为榜样。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他。

早年间,别人曾劝苏序:“你这个儿子不好好读书,你也不管管。”苏序笑道:“这我倒不担心。”或许,他早已料到苏洵会在某一天自己发愤。

话说回来,此刻的苏洵还只是刚刚下了个决心,正在一片沉思中。

“老爷,孩子的名字你可想好了吗?”程氏的一句话将苏洵拉回现实,对啊,得给孩子取个名字,取什么好呢?

一日,苏洵读《左传》,读到《曹刿论战》这一篇,就是那个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曹刿是鲁国人,一日,他听说齐国即将攻打鲁国,便打算向鲁庄公献上自己的计策。乡民们对他说:“这是那些官员的事,你又何必操心?”曹刿却说:“当官的没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他认为要想打赢这场仗还得靠他这个平民百姓。

如此自信必然有些本事,果然,不多久曹刿便说服鲁庄公让他指挥这场战争。之后,在长勺打得齐军落花流水。齐军兵败逃跑之时,鲁庄公下令追击。曹刿说:“且慢,小心有诈,还是让我先查看查看。”

于是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这里的辙就是战车的压痕,轼则指战车上的车把手。曹刿登上战车,扶着车把手,通过观察车辙和队形来判断是否有诈,发现敌军确实是落荒而逃,才说可以追了。

最终,鲁国大胜,这便是著名的长勺之战。

苏洵读到这里,发现这个轼和辙大有用处,但又不是关键之用,正符合他对这个孩子的期望。这大抵是很多父母的心思吧,盼着孩子出息又怕他太有出息。太有出息便意味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未知,令人忧心,苏洵深知高处不胜寒这个道理。

于是苏洵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轼,他想如果再得一子就叫辙。苏洵很感激曹刿,让他一次就把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取好了。兄弟二人,一个叫车把手,一个叫车轮印,苏老爹取名字很接地气又不俗气。

这个孩子自此便有了名字,唤作苏轼。两年后,苏轼的哥哥景先不幸夭折了;三年后,弟弟苏辙出生了。

说到苏轼,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他的祖父苏序。因为苏轼身上很多地方都跟苏序这个老头儿有相似之处。苏序的父亲共生了九个儿子,但只有苏序活了下来。苏序其人,不喜读书,偶尔读书也只略晓大意,无意功名。平日里,慷慨大方,乐于助人。

有一年闹灾荒,乡亲们没有粮食吃,他便卖掉自家祖上积攒下来的田产来接济乡民,乡亲们感念他的恩德,等到丰年之时都拿着粮食回报他。他却说,这些田产本来就是要卖掉的,与大家无关,以此拒绝乡亲们的报答。

做了好事却不求回报,还尽力减轻乡亲们的心理负担,苏序倒颇有君子之风。不仅如此,他还很有远见。每年丰收之后,他不像别家一样存储稻米,而是用自家的稻米换别人家的稻谷,将稻谷存储起来,别人都觉得奇怪。后来又碰上灾年,很多人家没有粮食吃,苏序家的粮食却很充足。原来稻米在天气潮湿时容易发霉坏掉,而稻谷却可以存储数年之久。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能看得如此长远并付诸实践的只有苏序一人。不用说,乐善好施的苏序又将稻谷分给缺粮的人家,同样不求回报。

苏序虽不爱读书,却是一个非常知礼的好青年。为了不丢了礼数,他从不在路上骑马,因为骑马视线太高,有时候会看不到地上的老者。平时行走在路上,只要对面有人来,他都会上前施礼。有人看到他对士大夫施礼,便以为他是那种巴结媚上的人,后来才发现,他对田间的农夫也是如此礼待,转而对他十分钦佩。久而久之,苏序的优良品质越发凸显,乡民们对他也越来越敬重,因他排行老七,便尊称他为“苏七君”。

苏序喜欢喝酒,时常带着一壶酒,与亲友们就地而坐,喝酒聊天,兴致来了,还要唱上一曲,旁若无人,随性自然。

1024年(距苏轼降生还有十二年)的某天,同样也是苏序日常饮酒的一天,五十一岁的苏老头正饮到兴头上,忽听得二儿子,也就是苏轼的二叔苏涣赶考高中。与此同时,程家,也就是苏轼的外祖母家,苏轼的舅舅程浚也高中了。程家有财有势,如此荣耀之事必要大加庆祝一番,苏序却并不把这当作大事,更不打算铺张庆祝,虽然他也开心。

苏二叔高中后差人将喜报和官服送到父亲手中,苏序一看便明白儿子高中了,高兴极了。然而,彼时的苏序,是个醉了的苏序,向亲友宣读完喜报后,便将吃的肉、喝的酒连着官服喜报胡乱打包作一团,找了一个小伙帮他扛行李,便优哉游哉地骑着毛驴回家去了。

苏家高中的消息早就传播开来,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谁知看到的却是苏序醉酒骑毛驴的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程家觉得这个苏老头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长大后的苏轼却说只有不流于俗的高人雅士才能欣赏祖父的质朴自然。

乐善好施,性情旷达,慷慨大方,多年后,这些品质在苏轼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连爱喝酒这件事,祖孙俩也非常相像。当然,这是后话。

出生于1036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摩羯座)的苏轼,属鼠。古人一出生便算一岁,过年又长一岁,也就是说苏轼出生十一天后,便算两岁了。(注:后文提到的所有人的年龄都是按照这个规则来算,此外,如不做特别说明,本文提到的所有日期都是阴历日期。)

苏轼打小聪明顽皮,与苏老爹小时候很像,说起来,他爷爷苏序也是如此,祖孙三代都曾是精力充沛爱折腾的淘气少年,简直共用一个童年。淘气的苏轼经常带着弟弟一起掏鸟窝,还在菜园子里挖土,寻宝。十二岁那年还真让他挖出一件宝贝,那是一块晶莹透亮的石板,上面还有绿色条纹,十分好看。苏洵将它制成一方砚台并取名天砚,宣布这块天砚归苏轼所有。苏轼得了天砚,这砚还是自己亲手挖出来的宝贝,别提有多高兴了。

唐以前砚台就是用来研墨的,中唐后,砚台开始具备观赏价值,到了苏轼所处的北宋年间,砚台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几乎并驾齐驱,发展成一种文玩。文人之间经常一起寻砚、赏砚,彼此也会赠砚以表情意。砚台不仅仅是文人写作的武器,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父亲赠儿子砚台则表达了一种期望与祝愿,祝愿儿子能够成就一番文名。

苏轼六岁时,苏老爹开始教他读书。此前,苏老爹一个人默默苦读,誓取功名,毕竟苏轼出生那天他就立志苦读,何况二哥苏涣、内兄程浚,还有两个姐夫都已经科考成功。自诩聪明的他曾说只要自己努力,分分钟超过那些人,自己吹的牛,含泪也得圆回来。

苏老爹应该庆幸自己生在宋朝,这个最重视文人的时代。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他认为战乱不断都是因为武将们专权好战造成的,只有重文轻武才是千秋万代之道。因此北宋的考试有很多,给足文人入仕为官的机会。

北宋的科举形式主要有三种:常科、制科和武举。

常科包括进士、明法、明字等十余科,其中最受重视的就是进士科。进士科每三年举行一次,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大比之年,春闱都指省试。殿试比较特殊,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殿试后才算一名进士,所谓状元就是殿试第一。

既然是考试,自然是有人通过有人通不过。宋仁宗年间,有一个叫张元的人就没通过殿试。可他竟然因此转投西夏,后来还做到西夏国相。这件事情可把宋仁宗刺激坏了,要是人人都向张元学习,那还了得?吓得宋仁宗赶紧宣布以后殿试不再刷人,只是排个名次。也就是说只要过了省试,就是准进士了。

制科是一种非常规、不定期的考试,主要为朝廷选拔一些特殊人才,需皇帝下诏才能举行,而且必须要有公卿大夫的推荐才可以参加。这项考试非常难,参加的人少,通过的人更少,因此通过制科要比中进士还要荣耀。当然,进士也可以参加制科考试。

武举则是选拔有武艺的人入仕为官,在北宋是不太被重视的。

苏轼两岁的时候,苏老爹进京考进士没考上,第二年参加茂才异等科(一种名叫“茂才异等”的制科考试)又未考中。经过考试的屡屡毒打,苏老爹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他决定闭门苦读。这一年,苏轼三岁,苏老爹开始潜心研究历朝历代的治乱得失,专攻治国理政之道。

三年后,苏老爹已经学有小成,开始教苏轼读书。次年,苏轼七岁,苏老爹送他到眉山天庆观北极院的私塾学习。私塾的老师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道士,名叫张易简。

有一天,一个人来拜访张老师并与他谈起了国家大事。当时,宋仁宗刚起用欧阳修、范仲淹、韩琦等贤能之人改革朝政,老百姓对此津津乐道,有一个人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仁宗的圣德,张老师与客人谈论的正是此事。

谁知,苏轼和几个同学居然在窗外偷听他们二人说话,苏轼越听越好奇,大声问屋里的张老师:“先生,这些人都是谁啊?”

张老师和客人听到苏轼发问,当时就乐了,问苏轼:“你一个小朋友,问这个干什么呀?”

苏轼说:“这些人难道是天人吗,如果他们是天人我就不敢问了,如果不是天人,为什么不能问?”

这句话把张老师说得一愣一愣的,张老师仔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给这群小朋友讲了欧阳修等人的故事。

私塾的一百多名同学中,张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苏轼和陈太初。这两位同学机灵古怪,聪明好学,一点就通,这样的学生又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位道士老师的影响,苏轼和陈太初都很喜欢道学,苏轼曾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意思是说:“以前,我心里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总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读了庄子后,我发现这本书完全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此书深得我心,深得我心。”

至于陈太初同学,后来干脆做了道士,白日飞升去了,飞升的故事还颇为传奇。

陈太初晚年时非常贫穷,曾投奔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不仅收留了他,还送了他许多钱财,谁知他转眼就将钱财给了其他穷人,之后便在门外打坐,不吃饭也不喝水,如此过了几日,竟将自己活活饿死了。朋友只好叫人将尸体搬走,谁知那天是大年初一,仆人们都觉得晦气,谁也不愿意搬尸体。这时,陈太初居然又活了,他微微一笑:“不劳驾各位,我自己会走。”说罢,站起身来,径直向野外走去,重新找了个地方打坐,几日后静静死去,这便是道家所说的白日飞升。

苏轼每天从私塾放学后,还得在家继续学习,不仅要完成学堂的作业,还要完成父亲给他留的作业,学习任务很重。不久,弟弟苏辙也成了他的同学,兄弟俩一处学习一起玩耍,整日形影不离。

受苏洵的影响,大苏同学苏轼和小苏同学苏辙也非常勤奋好学,加上二人天资聪颖,苏老爹教得很不费力,甚是欣慰。可以想象父子三人的日常应该是秉烛夜读,月下详谈,那个场面一定是父慈子孝,一片和谐。然而,聪明归聪明,好学归好学,苏轼同时也是个爱掏鸟窝、爱挖菜园子的淘气包,偶尔也想偷偷懒。可是懒不是你想偷就能偷的,苏老爹一心望子成龙,家教非常严格。

大苏同学老年被贬外地时,做了一个梦,醒来后写了一首诗叫《夜梦》,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大意是说:“有一天晚上,我梦到自己回到了童年时期,正玩得开心呢,老爹突然来检查作业。跟老爹说好读完《春秋》才能玩,可我才读到桓公和庄公,还不到一半,这可怎么办?我当时就被吓醒了,心脏怦怦跳个不停,好像挂在钩上的鱼一样,别提多难受了。”

由此可见苏老爹有多么严厉,威力竟然可以持续这么久,直到大苏成为老苏的时候依然心有余悸。有这样一个老爹,兄弟俩实在没什么机会偷懒,比我们聪明的大苏和小苏还比我们刻苦,这就是别人家的、老苏家的孩子。

除了苏老爹外,另一个人对苏轼兄弟俩的教育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人就是苏轼的母亲程氏。程氏是标准的大家闺秀,饱读诗书,通情达理,温柔贤惠,一心相夫教子。

苏轼八岁时,老苏又进京赶考去了,一直到苏轼十岁时才回来。没错,老苏又没考上。已经三十七岁的老苏科考三连败后深受打击,彼时正四处游历散心。他决定游历一番后就待在家里教两个儿子读书,彻底放弃科考。

老苏不在家的时候,就由程氏教苏轼兄弟读书。有一天,母子三人读《后汉书》,读到《范滂传》。

书上说,范滂是一位疾恶如仇、很有气节的名士,曾在太尉黄琼门下供职,揭发了很多贪官污吏,因此惹下不少仇家。后来仇家当权,一心清除异己,虽然范滂已罢官在家,仇家却依然不肯罢休,诬陷范滂犯了死罪,到处缉拿他。朋友要带他逃走,范滂却选择投案自首,因为他不想连累别人,临死前他恳求见母亲最后一面。

见到老母亲后,范滂泪眼滂沱道:“母亲,儿子对不起您,不能尽孝了。”

范滂的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她强忍悲痛对儿子说:“孩子,自古忠孝难两全,你如今深受百姓爱戴,与名士李膺、杜密齐名,还有什么可遗憾的?人要知足,母亲以你为荣。”

范滂听后,从容赴死,年仅三十三岁。

十岁的苏轼听到这里,深受触动,对母亲程氏说:“母亲,我也想做范滂那样的人,您愿意吗?”

程氏摸摸小苏轼的头,慈爱地说:“你能做范滂,难道为娘的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听母亲这么说,苏轼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像范滂那样的人物。多年后,他的确像范滂一样胸怀天下,造福百姓,刚正不阿,宁折不弯,成了百姓爱戴的好官。可见,立志也得从娃娃抓起。

苏轼十一岁时,开始为科举做准备。为了熟记各种经典,常常手抄几遍以加深记忆,而且,每写一个字都要像练习书法一样认真,十分刻苦。也是在这一年,苏轼写了一篇文章叫《黠鼠赋》,讲述了一只老鼠通过装死而逃走的故事。

文章大意如下:

苏子在床上坐着,忽听到有老鼠的声音,他一拍床,声音就停止了,他一停下,声音就又响起来了。于是他让童子去检查,童子发现床底下只有一只袋子,袋子里也只有一只死老鼠。童子就纳闷了,这老鼠都死掉了怎么还会发出声音,难道刚刚发出声音的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将老鼠倒了出来,这时候老鼠突然活了,一溜烟儿跑了。这个狡黠的老鼠让苏子陷入了沉思,好像有人对他说都是因为你不够专心,才会被一只老鼠的声音吸引,还被它利用,帮它逃走。苏子发出感慨:“人往往能够经得住大事,却在小事上失败,这都是因为不够专注啊。”

这篇文章受到老苏的极大肯定,文中“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一句,更让老苏拍手叫好,称赞不已。

这一句的意思是:“人能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美玉时(指蔺相如砸和氏璧的典故)不动声色,却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能徒手打老虎,却在见到蜂蝎时脸色大变。”言下之意,大事之成,源于人们谨慎小心、准备充足。小事之败,源于人们的疏忽、不够专注。事无大小,成败全看是否用心。很难相信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居然出自一个十一岁的孩童之口。

在天庆观学习四年多后,苏轼又来到眉山寿昌书院学习,随他一起的还有弟弟苏辙。寿昌书院的刘巨老师很会写诗,曾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首自己的《鹭鸶诗》。诗曰:

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苏轼听后便说:“不如把‘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改成‘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刘老师一时没反应过来,事后他反复推敲琢磨,觉得还是苏轼改得好,后来还在课堂上夸奖了苏轼。那时的苏轼年仅十三岁。不得不说,刘老师能接受一个十三岁小孩的指点,并且公然表示这小孩比自己厉害,心胸气量真是不一般。

看到这儿,我们发现,苏轼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好人好事。不过就像所有皇帝出生那天都会天降异象一样,每个名人也都有一个小时候被刁难但凭借过人才智顺利化解掉的故事,苏轼也有这么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天,有六个人请苏轼吃饭,苏轼听说请他吃大餐,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到了饭店后,却发现桌上只有六个菜,苏轼很纳闷:“不是请我吃饭吗,七个人怎么只有六个菜?”

这时,有一人说:“大家今天想吃哪道菜,就必须说一个跟这道菜有关的典故。”接着,他又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罢,将一条鱼挪到自己面前。这时,第二个人也说话了:“苏子卿贝湖牧羊。”一盘羊肉被端走。

“张翼德涿县卖肉。”一盘猪肉被端走。

“秦叔宝长安卖马。”一盘马肉被端走。

“关云长刮骨疗毒。”一盘排骨也没了。

此时就剩下一盘青菜,又一人说:“诸葛亮隆中种菜。”于是,最后一个青菜也被拿走了。

这时,苏轼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人是想看他出丑啊。可是机智如苏轼,这怎么能难得倒他呢?他不慌不忙地说:“秦始皇并吞六国。”接着,就把六盘菜都挪回自己面前。那六人面面相觑,却又无可奈何。

光阴荏苒,转眼苏轼已长成十五岁的小伙,姐姐八娘也要出嫁了,夫君正是母亲程氏的侄儿,也就是苏轼的表兄,名叫程之才。表兄妹结婚在古代可以说是标配,八娘自幼饱读诗书,通情达理,如今嫁给知根知底的表兄,想来会有一个美满的姻缘。可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让人不可想象。苏轼怎么也想不到姐姐八娘竟然会被程家虐待,嫁过去不过两年光景,竟然抑郁而死。苏家与程家就此结下梁子,苏轼也牢牢记住了程之才这个名字。

姐姐是个可怜人,姻缘不幸,而苏轼却好像命中注定会有一段良缘。

1051年(皇祐三年),十六岁的苏轼来到中岩书院王方门下求学。有一天他随老师王方到中岩寺游春,同行的还有许多文人雅士。寺中有一处天然鱼池很有趣,只要游人拍手,池里的鱼儿就会游过来。于是,大家都拍着手跟鱼儿游戏起来,热闹极了。这时寺中一位和尚提议:“不如大家给这处有趣的鱼池取个名字吧。”

众人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说叫“引鱼池”好,也有人提议叫“藏鱼池”。王方却觉得这些名字都不太合心意,于是问他的得意弟子苏轼可有什么好名字。

彼时的苏轼已颇有才名,心中也早已取好了名字。但场面话还是得讲两句,他十分谦虚地说:“我才疏学浅,怕是取不出什么好名字来。不过既然老师要我说,我就简单发表一下看法吧。”说罢,大笔一挥,写下“唤鱼池”三个字。

“唤鱼池,妙啊。”众人不停地夸赞起来,王方也十分满意。

相传,王方的女儿王弗就在池边不远处,也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还让丫鬟送给父亲。王方打开来看,竟也是“唤鱼池”三个字。“这真是天作之合。”王方暗自感叹,已有意将爱女许配给苏轼。

1054年(皇祐六年),受父母之命,十九岁的苏轼与十六岁的王弗正式完婚。次年,弟弟苏辙也完成了人生大事,娶同里史家姑娘为妻。彼时,兄弟二人都小有才名,又都有佳人相伴,一时传为美谈。

转眼来到1056年(至和三年),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苏老爹觉得两个儿子学问已成,如今也都成了家,是时候带他们会会天下英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