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论 《中国古建筑考古》讲稿,是李志荣同志根据1986年修订后的《中国古代建筑》讲义手稿整理后改订的。讲稿内容除唐含元殿龙尾道部分略有修订外,全稿其他文、图均无改动。又稿内手绘插图皆属示意性质的插图,原绘于讲稿内或背面,是为了讲课时随手在黑板上绘图作参考准备的——同时也要求同学随堂摹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李同志整理讲稿时,几乎全部保留了这些手绘示意图样,主要是想较完整地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和后来的考古系(1983年考古独立成系)开设这类类似科技性课程的上课方式。至于这些手绘图样,大部分在讲稿中都标注了出处,可据以査阅它们的来源。

基本内涵与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课是专为学考古的同学开设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般建筑史是为建筑创作(设计)服务的,是为今天的建筑实践作借鉴的,是古为今用的。我们的古代建筑课也是古为今用,但是为今天的考古工作服务的,因此,这个课的内容是从考古工作的需要考虑的。考古工作需要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很多,有很多已是中国考古学各段的主要内容,如城址、墓葬。这些我们当然不会去重复它;但有些大型居住址的布局、主要殿堂平面,各段考古学中可能分析得少些,我们要涉及。我们这课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针对现存地面上的古代建筑。现存地面上的古代建筑,明清以前主要是个体建筑物。因此,我们要着重个体建筑物。考古工作的第一步是断年分期,所以我们要着重个体建筑物的年代特征。在断年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分区、分类型的探索,是考古工作的第二步,因此我们要在各时代的个体建筑中,注意地区和类型的差异。现存地面上的古代建筑主要是统治阶级上层的建筑物,这些统治阶级上层的建筑物大都是高级建筑,其中更多的是官式建筑,所以我们讲述分析的古代建筑很少讨论到古代的民间建筑,事实上古代的民间建筑也很少能保存下来;即使是间接的图画资料也很少。不论分析官式建筑的年代,或是探索它的地区性和类型问题,都要从具体建筑物的细部入手,着眼于细部难免琐碎,这一点大家要有思想准备。

我们这个课的主要重点既是个体建筑物,首先我们就要了解我国个体建筑物基本的组织结构。我国个体建筑物基本的组织结构可分三大部分:一、台基;二、木架;三、屋顶。我们古代建筑主要是木结构,木结构需要有坚固的台基,这一点和西方的垒石建筑不同。我们的古代建筑非常重视基础,即所谓奠基工程。一座建筑物的开始,首先要挖较深的基座,然后施夯版筑一直到接近地平面,然后建台座,台座之上布石础,础之下还筑有更坚固的础基,这种础基唐以后多用碎砖、夯土相间捣实(磉)。石础之上才立木架。木架最下面是柱子,前后柱上置梁,柱梁之间设斗栱,梁有多层。上梁与下梁之间施驼峰、蜀柱、斗子,左右梁之间施枋、槫(方木曰枋,圆木曰槫,槫在明清时叫檩、桁),从柱子到各层梁的驼峰、蜀柱、斗子、枋、槫等,都是木架部分(图1)。上下槫之间顺架椽子,椽上铺望板,布瓦装脊,这个部分是屋顶。屋顶有各种样式(图2),常见的有四注(四面坡,也叫庑殿顶)、歇山(九脊顶)、悬山(两面坡)和硬山(两端不出头的两面坡)。硬山山墙高出屋脊的叫封火山墙,这种形式多见于长江流域。上述的是一般屋顶。也有一些特殊建筑物上使用各种攒尖顶(圆的、多角的)和盝顶(也叫覆斗顶)。四注和歇山两种顶,也有使用重檐或三檐的。个体建筑物基本组织结构这三大部分(台基、木架、屋顶)中最重要的是木架,木架中变化最清楚的是柱梁之间的斗栱,其次是梁,梁有多层,所以也叫梁架。斗栱和梁架是我们分析个体古代建筑的重点项目,也可以说是这个课的基本功。为了打好基本功,所以这两项都各有一次作业。通过两次作业,也就把个体古建筑的专用名词弄清楚了,因此这两次作业对学习是很关键的。

图1 个体建筑物台基和木架的组织结构与名称

图2 个体建筑物常见的几种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