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从司母戊大鼎说起

2010—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该馆图录和展览中,将在学界享有“中华第一大鼎”“中国第一大鼎”“青铜时代第一鼎”等盛誉的司母戊大方鼎,更名为“后母戊青铜方鼎”“后母戊鼎”(1)。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更名事件引起学界和公众的强烈反响。

由于学界对这件商代大鼎的铭文释读有不同的认识,致使多种释读方案共存,所以“后”“司”之辨至今仍属学术讨论范畴。以“后母戊鼎”替代“司母戊鼎”称名,应属更名而非正名。迄今已沿用数十年的“司母戊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在学界对其铭文决出正误并形成共识之前,对这件大鼎还是沿用学界和社会认知度相对较高的称名为妥(2)

司母戊大鼎及其铭文

依最新公布的数据,司母戊大鼎口长约1.16米,宽约0.79米,通高1.33米(3)。20世纪50年代测定大鼎的重量为875千克,而据90年代的最新测定,其总重量为832.84千克(4)。随着岁月流逝,大鼎应存在减重现象。有学者推算大鼎的原重量应在1吨(1000千克)以上(5)。尽管有学者根据殷墟的考古材料推测其可能并非商代青铜器中最大最重者(6),但就实物而论,司母戊大鼎的体量在目前公布的商周时代青铜器中居于首位。

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中商后期的年代数据

大鼎一面长腹内壁铸有阴文铭文“司母戊”,据学者释读判断,该器应用作祭祀先妣(多认为是作器者之母),作器者应为一代商王。大鼎的年代被推定为殷墟文化第二期或第三期,与妇好墓的年代近同(7)。甚至有人认为,其主人与妇好都是商王武丁的固定配偶。大鼎自耳至足,装饰以云雷纹为底纹托浮兽面纹的多重花纹。显然,这是一件王室重器。如此庞然大物,犹如鬼斧神工,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考古学家、冶金史专家和工艺学家们,对司母戊大鼎的铸造工序,做了合乎逻辑的推断。在讲述制造过程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穿插进对其中生产者群体和场景的简要勾画。

殷墟都邑内的铸铜作坊一般位于小屯宫殿区周边、邻近洹水,面积有1万—5万平方米,里面生活着由数以百计工匠组成的生产群体,他们按照等级,分为管理者、高级工匠、一般工匠等。铸造大鼎这样的重器,需要来自不同族群、拥有不同技能的工人(如甲骨卜辞中的“百工”“多工”)在管理者(如卜辞中的“司工”“尹工”)督导下按程序完成生产任务。

首先是设计,除了作蓝图之外,有时可能还会先制作器物的同比例小模型。然后进入制模、制范阶段。先由土工取土,进行水洗、过滤、沉淀、添加羼和料,准备制作陶范和熔铜浇铸用具的土料。接下来,由铸型陶工用范土为大鼎制作模范。大鼎采用复杂的复合范(块范法)铸造技术制作。复合范由若干外范和内范(模)等铸型组成,它们构成铜液流入的型腔,铜液冷却后生成铸件。这些铸型多以可塑性强的黏土为原料,制成泥范或陶范。这些工序要求极高。铸型原理以及模拟实验显示,先用陶土做大鼎的芯模,大小与大鼎相同;然后在上面描绘、雕刻出花纹和铭文。成型的陶范经过修整、晾干、焙烤并对变形的地方进行局部修整才能使用,焙烤可增加其坚固程度。两个相同的大、小面可以分模翻制。模子倒扣在泥土的台座(也是一块范)上,开始制(翻)范。陶范的焙烤在倒焰式陶窑中进行,一般需要3—5天。关于大鼎的用范数量推论不一,多认为有20—52块。

之后是铸造。将铸型合成型腔是第一道工序。一般是用数十块范和芯作上下、内外围合,内里用泥芯撑形成型腔,从足部浇入铜液。铸工在铸造场地附近修筑熔铜炉,先制作熔铜、浇铸器具。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铸造活动的记录。卜人对大鼎浇铸进行占卜,卜知浇铸结果。铸铜场地备有冶炼好的铜、锡、铅等金属料,可按铸件性质配置、熔炼合金。铸造875千克的大鼎,需准备铜料1200—1500千克,或熔化的铜液近2000千克。

司母戊大鼎分范铸造示意
(据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插图七·二三改绘)

然后,由炼工按比例配置铜、铅等金属料块,添加木炭,鼓风。当炉中温度约达900摄氏度时,金属原料即可熔化成合金液体,通过预先烧烤形成的硬面流道泻出。用来浇铸铜液的器具,最初认为是在殷墟出土的一种像“将军盔”的陶坩埚(浇包),但其容量小,如用它铸造大鼎,需要数十个连续浇注。而如用殷墟铸铜遗址发现的草泥熔铜炉,3—6座炉分组使用,即可以供应得上。

大鼎经过主体铸型浇铸、补铸足底部,待铜液冷却凝固后,除去外范,脱离内芯;然后在口沿上加铸鼎耳,打磨清理后,最终完成铸造。

大鼎铸造场面想必十分壮观,推测需要数以百计的人员参与,若从制范、运输到管理都算上,或可达二三百人。在大鼎浇铸过程中和完成后,要用牛、猪、人作为牺牲举行祭祀仪式,大概即卜辞中记载的“受工牢”。

就这样,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铜重器,按照当时商王祭祀活动的需求,经设计、铸型、铸件等工序,在专门的铸铜作坊中问世了(8)。司母戊大鼎是中国青铜时代进入鼎盛期的标志,具有“中国特色”的青铜文明开始大放异彩。

德国汉学家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教授指出,中国人发明了包括青铜器铸造在内的“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模件化生产以多种方式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结构”。而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方方面面——分工及工序流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组织与管理,都对中国文化有首创贡献(9)。如此高超的复合范青铜铸造技术、精密的生产管理体系乃至背后的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高度都是如何达成的呢?我们就以青铜冶铸技术的源流为主线,勾勒出此前东亚大陆千年大变局的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