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肖邦出生前波兰已失去独立地位

1810年3月1日肖邦诞生。当时的波兰,作为独立的国家,在欧洲的政治版图上已不复存在。

对此,波兰史书上这样概括:

1772—1795年间,波兰三次被三个强邻——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打败。其领土被瓜分:俄国吞并了463,200平方公里,普鲁士吞并了141,400平方公里,奥地利吞并了128,900平方公里(波兰原来的版图面积达733,500平方公里)。从1795年至1918年,波兰失去主权长达123年之久。

1806年,拿破仑战胜了普鲁士,并于1807年在普占区建立了华沙公国。1809年又增加了奥占区的部分领土,华沙公国的领土达到了155,430平方公里。拿破仑的举动给波兰带来了复国的希望,于是人们便积极地为之卖命。但实际上拿破仑并没有对波兰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许诺,只是想利用波兰土地上的各种资源为其称霸的政治目的服务。

1812年,拿破仑被库图佐夫打败,华沙公国的土地随之被沙俄占领。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列强之间达成谅解,建立“波兰王国”(史称“会议王国”,意即由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讨价还价而产生的国家),领土面积为128,500平方公里,但被划入沙俄的版图。1815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成了波兰国王,而他的弟弟康士坦丁公爵当了波兰王国军队的统帅。华沙公国的西部沦于普鲁士的统治,称为波兹南大公国,其统治者的代理人是安东尼·拉季维乌公爵,即后来肖邦在一个时期内的艺术庇护人。被奥地利瓜分的那部分领土(即克拉科夫及其市郊)成为自由市,也就是所谓的“克拉科夫共和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以,拿破仑的失败使当时波兰人的复国希望彻底破灭了。

1830年11月,20岁的肖邦在永远地离开波兰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波兰王国”里。肖邦像大多数波兰青年一样,自幼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对占领者怀有强烈的仇恨。所以,当11月华沙爆发反俄武装起义时,刚抵达奥地利不久的肖邦就打算立即回国,和同学们一起去参加战斗,哪怕战死沙场。虽然他被好友劝阻,留在了异乡;但其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别人都认不出他了。他整天就想知道同学们参战的情况,也为父母、姐妹和心仪的女友的安全提心吊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发出了反对强权世界的强烈呐喊:“上帝,你在哪里?难道你就看不见莫斯科佬所犯的罪行,抑或你就是莫斯科佬?”(这种话在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波兰意味着最大的反叛!)一夜之间,他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追求浪漫爱情的阳光少年,变成了一个心事重重、忧国忧民的真诚的爱国者。白天,他忙于应酬,晚上回到住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在痛苦”,“我在悲痛欲绝”,“我在钢琴上打雷”。他用这些来发泄他内心的不满、愤怒、抗议和思念等各种情感。在起义被镇压后,他就决定“自愿流亡”国外,连俄国护照也不再保存,成为一名无国籍者。他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剧变很快便在创作中体现出来,一个“悲情肖邦”由此产生。听众随之从他的一些作品中可以听出“连谐谑曲也穿上了丧服”(舒曼语)。一首《c小调练习曲》(作品第10号之12)代表了他的革命激情,似排山倒海般的宣泄,无怪乎人们称之为“革命练习曲”;而其《葬礼进行曲》则是整个民族大悲剧的无以复加的呈现。(顺便插一句:这首曲子,阿图尔·鲁宾斯坦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在私人沙龙里应主人之邀只演奏过两次,而邀请他演奏的两位朋友不久都遇到了不幸。因此他迷信起来,决定在私人家里决不再演此曲。有人说,是曲子引起的悲伤实在难以忍受……)《军队波洛奈兹》更成了激发波兰爱国主义感情最有力的颂歌……肖邦虽然身处异乡,但对祖国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反抗外国统治者的事件都记挂在心,对那些为争取祖国独立而战斗过的流亡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他还经常倾囊帮助流落他乡的同胞。1846年2月,克拉科夫地区爆发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武装起义,肖邦把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于这一事件,则是又一个例证。这都是因为他坚信“波兰没有灭亡”,“波兰一定会崛起”。他的这种不变的爱国情怀始终引导着他的行为和创作。笔者认为,这正是理解肖邦及其音乐创作的一把钥匙。

肖邦出生和成长于非独立的波兰,成年后被迫生活在异乡,并在那里创作,这就使其作品具备了特殊的意义。世界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传承性。一个国家的灭亡,必然会引发各种形式的民族反抗,而文化上的冲突、对抗表现得尤为强烈。当生存已成为整个波兰人民最大的需要时,只有牢牢地守住自己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才可获得波兰民族唯一的生存机会。正是由于这个残酷的历史使然,伟大的作曲家肖邦的音乐创作便与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大画家马代伊科的历史绘画联系在一起,顺应本民族的迫切需要,在激励整个民族为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斗争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作品成了波兰最宝贵的文化遗产。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加之这一听觉艺术搭上了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快车,使肖邦变得更为世人所知,其地位似乎也比另外两位显得更高了。

梁全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