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不美的音乐

不美的音乐虽然也具备某种程度的丰富性,但是它存在着感性和理性分离的现象——理性设计的有序,在直观上却感受不到,甚至相反,被感受为无序。这类音乐无论归属美还是反美都不合适,因此另外单列类别。

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阿多诺(W.Adorno,1903—1969)曾大力赞扬勋伯格的创作为“进步的”,而批评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为“退步的”,因为在他看来,前者以现代不美的音乐来否定异化的现实世界,是正确的,而后者则否定音乐与现实的关系并企图回到古典美的呈现,是错误的。当然,勋伯格音乐的所谓“不美”,是相对于传统音乐那种调性体系的有序美而言的。对只适应传统调性音乐的耳朵而言,无调性的音乐确实是不美的。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表现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表达内心感受的主张,但是采用的表达方法不一样。题材上,表现主义所要表达的是20世纪上叶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因此在形式上它采用了反叛传统样式的新手法。正如美国的格劳特(D.J.Grout)在他的《西方音乐史》中所说的那样,“表现主义的特点是绝对强烈的感情和革命化的表达方式”(参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766页)。他列举勋伯格1909年创作的一个角色的歌剧《期望》为例,指出他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力量,采用了不协和的乐汇、裂变的节奏、支离破碎的非主题化旋律、古怪的配器等等手法。格劳特说:“《期望》、《幸运之手》和《月迷彼埃罗》都属于表现主义。它们,直至其中最小的细节,都力求不美不真,只求用鞭辟入里的手法,不计较题材、歌词、(歌剧中的)布景设计和灯光、以及音乐多么怪诞,只求让人们知道作曲家所要表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同上第767页)然而,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勋伯格仍然采用了一些统一作品的手法,如依靠歌词内容来求得长篇作品的统一。而到了后一个阶段,勋伯格创造的“十二音体系”(1915—1923),则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创作方法。它只是避免传统调性的出现,但采用对无调性“原形”的逆行、倒影、倒影加逆行以及各种音程的移位这样的手法来统一作品,因此在基本立场上仍然是传统的,仍然是为了遵循“变化与统一”这个音乐创作的有序性美学原则。

不过,正是这种被称为“序列主义”的音乐隐含了一种危机,即理性的有序与感性的有序之间脱节的危机。由于音乐听觉非常注重音高在时间上的排列顺序和起伏方向,而反时间顺序的逆行以及反方向起伏的倒影这二者与原形的关系,在听觉辨认上很困难,这样,理性上可分析的统一关系,感性上却不一定能觉察,音乐欣赏又毕竟是直观的感性活动,那么就很难感受到各音列关系的有序美。如果没有在节奏、曲式等方面保持直观上可感受的有序性,那么整个序列音乐作品就只能通过理性分析来欣赏。在发展到后来的整体序列主义(音高、节奏、力度甚至音色都全面控制的)音乐那里,这种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的脱节充分显露了出来,有些作品甚至造成听觉上杂乱无章的感觉。

如前所述,音乐创作要遵循人类的听觉审美感知规律。如“接近组合律”、“意义组合律”等。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影响人们常规音乐听觉感受,或者说使人们产生感知的困惑。一般规律是:感性上有序的音乐,在理性分析上也是有序的,但是,理性分析为有序的音乐,在感性上未必全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人的感性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感性的延伸。例如,我们难以想象超过三维的空间,但是在数学上却可以用公式轻易表达出来,并进行各种计算。我们看不到太远的事物,于是发明望远镜等设备来延伸感官;辅助的感官无法达到的事物,则可以发明相关仪器来替代感官,并用理性来分析、接受。也就是说,感官直接接触的世界,远小于理性可以抵达的世界。20世纪许多现代主义音乐采取计算的方式来产生结构,于是难免造成其中有些作品的有序结构难以被直接感知。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以C大调音阶为例。通常音阶中各个相邻音之间为二度音程(大二度或小二度),是自然音阶的最小距离。这样的距离很容易使听觉将各个音串起来,形成一条直线型旋律线。但是,如果将音阶各音分布在音乐常用的整个音域,例如钢琴的整个音域,使多数相邻音之间处于间隔若干八度的复音程关系,那么人们就难以辨认这个音阶了。迄今为止的每一次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

现代主义序列音乐在感性和理性分离的问题上最为突出。由于序列音乐允许在纵横两个维度上排列,而且没有规定各音列出现的顺序,因此对十二音作品的乐谱进行分析,要找出音高序列原形及其逆行、倒影和逆行倒影和各种移位音列都很困难,直观上要听出各个音列的关系就更困难——几乎不可能。除了音高控制之外,十二音作品在其他维度还是自由的,可以按照传统方法来创作。因此人们还比较容易接受它们。

整体序列主义的作品在音高、时值、力度和音色上都有原始序列,因此作品的每个音都是严格预置的。可是,在听觉上,这些严格预置的有序音组织,却显得凌乱无章。原因在于预置的各音,未能在听觉上被组合成能理解的意义单位。以布列兹双钢琴作品《结构I.a》为例,这个作品各音被分布在两架钢琴的四行乐谱上,跨几个八度的复音程很多,正好背离接近组合律,造成音与音之间缺乏旋律线的联系;加上时值、力度和触键法的不同,每个音成了独立的事件,彼此是离散的。因此有人说:整体序列主义作品是人工控制的很有效的无序音乐。这要和偶然音乐作对比。比如即兴演奏,由于经验的作用,往往难以产生真正无序的音组织,甚至听起来比整体序列主义作品更“有序”。

电脑音乐是由作曲家输入素材和生成法、由电脑完成计算而产生的。其计算结果作曲家事先并不知晓,因为难以预知。显然,电脑计算的结果在理性上应是高度有序的,但是听觉上却未必感受到明确的组织。例如《水晶石世界》、《月亮上的银苹果》等等。毕竟电脑不是人脑,没有人的灵性。电脑完全靠预设的逻辑程序来运行,它的计算空间远远大于人能够感觉的空间。因此它计算出来的有序的东西,有些能够让人感觉到,有些则无法让人感觉到。

必须说明的是,对不同的感性需要而言,美的、不美的和反美的音乐在价值上比高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价值总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能满足审美主体需要的,就被他判断为有价值的。对作曲家而言,只有创新的东西才有意思。例如,整体序列主义显然是序列主义发展的结果,作曲家从对音高的控制发展到对音高、时值、力度、音色全面的控制,这个过程就像一条路,作曲家一旦有开端,必然要走到头。在这条道路上,他们自然觉得每向前走一步,就有新的天地出现,就能获得新的价值。作曲家的天地就是以音响为核心的所有可能性的范围,也就是美、不美和反美相加的范围。对欣赏者而言,如果按历史顺序来审美,那么他们也将步作曲家之后尘,在审美饱和发生的时候,不断向前寻找新的审美资源,其结果必然也会拓展到整个美、不美和反美的范围。从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世界看,美和不美是相对的,各个文化圈有相同有不同。不过,在传统音乐这个世界里,通常只有美和非美的主观判断,谈不上后现代主义的反美。而且,不同文化圈的审美判断往往不是以有序/无序为尺度的,而是以审美习惯为依据的。因此,在认识上要很好地区别这二者,不要混为一谈。关于审美判断的问题,将在“音乐的审美标准”题下详细探讨。

思考题

1.音乐的美有什么指标?

2.反美的“反”指什么?反美的音乐都有哪些类型?

3.不美的音乐指哪些音乐,有何特征?

4.如何对待美、不美和反美的音乐?

5.美学上对美和非美的判断,和普通人的判断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