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即使有家人在身边也无法避免“老后破产”

在两代人同住家庭中愈发常见的新型“老后破产”

“两代人两败俱伤”这一现象究竟有多普遍呢?在我们去往全国各地进行取材的过程中,札幌市厚别区作为取材地之一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彼时厚别区正积极推进对低收入人群的相关援助措施,并率先施行于2015年4月通过的《生活困难人群自立援助法》,且于2014年起设立了针对老年人群的咨询窗口“生活及就业援助中心”,该窗口是厚生劳动省的示范工程,旨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各方面的咨询。在对咨询者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三十至五十多岁的子女问题的咨询”这一方面的案例数占总体的半数以上。果然,两代人同住的趋势愈发明显,咨询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翻阅了相关咨询的具体内容后,我们发现,在这些子女相关问题的咨询中,占数最多的是“子女的失业问题”。这一事实也证实了“两代人两败俱伤”这一现象。除此之外,大多是“子女工作收入不稳定”“子女无法找到正式工作”等问题,反映了老年人对同住的子女工作或收入的担忧。

厚别区的老年人家庭中究竟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就此询问了民生委员(1),他们平时通过长者关怀活动等与老年人接触的机会较多。众多委员表示“在老龄化愈发深化的城镇中,已步入中老年的子女们以失业或看护为契机,回到家乡后便与父母同住”,这样的家庭数量正显著增加,引起了各方关注。

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曾对“因地方城市就业困难,年轻人正向大城市及周边转移”这一主题,前往札幌取材。高中刚毕业的年轻人们向我们抱怨道:“哪怕不计较是否正式员工,也没法找到工作。”看中年轻人这一心理,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的承包工厂在札幌市内一处租借大楼的会议室内举办了“招募派遣员工”说明会。会场内挤满了前来应聘的年轻人。

如今时代变迁,派遣工作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在札幌,干着非正式工作的人们在失业后也开始回到家乡。当然,在札幌市内求职的难度也很高。失业的人们即便回到家乡,也很难再找到稳定的工作。我们得知,不少人依靠着年迈的父母的养老金生活,俗称“靠养老金族”。

新札幌站位于厚别区的中心,在这里能够换乘JR(2)或地铁,交通非常便利。走出车站后,周边各种商业设施、科学馆、水族馆等鳞次栉比,热闹非常。但是除去上下班时段以外,车站周边人影稀疏、冷冷清清。厚别区现正在推进为在札幌市中心上班的工薪族们开发住宅的计划,区内零散分布着几处大规模市营住宅。在新札幌站附近也林立着外观漂亮的市营住宅,乍一看还以为是高层公寓。据悉,这些建于昭和四十年代(3)的市营住宅最近进行了翻修。也许是出于这一原因,居住者中有不少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居住在住宅区(4)的老年人。其中不乏依靠养老金生活或是领取生活保护的人群。

市营住宅区之一的“枫叶台新村”便是民生委员所描述的“年迈的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正日益增多”的住宅区。从新札幌站坐公交车去往枫叶台新村的话需要十分钟,但是车次较少,步行前往至少要花上二十分钟。这里所谓的“至少二十分钟”指的是,由于该住宅区面积过大,从新札幌站步行至其最近端需要二十分钟,而步行至最远端则需四十分钟,就住宅区而言可谓规模巨大。置身其中,沿着贯穿中心的大路行走,四周全然被住宅区环绕,似没有尽头一般向远处延伸。

枫叶台新村建于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时值“团块世代”(5)结婚生子的年代。至今已过去四十多年,建筑物愈显陈旧,五层高的楼体竟未配备电梯。据悉,在建造当初,市营住宅区实行与收入对应的租金减免政策,即便是没有存款的年轻家庭也能够安心入住,因而很快被预定一空。此后,有些人建造了自己的房子,离开了住宅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此长住。因为在这里,对于靠养老金或其他微薄收入生活的人群而言,能够享受“租金减免政策”,意味着能得到与收入相对应的租金优惠,低养老金收入的老年人等没有足够的钱搬去他处,便选择在此长久居住下去。因此,在此处的约5 000户住家(9 834人)中,约四成为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

为调查厚别区老年人家庭的具体变化情况,我们与民生委员协会共同开展了问卷调查。我们想借此问卷了解,究竟在现实中,有多少中老年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生活。在对问卷结果进一步分析后,我们还想确认下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子女究竟是出于何种原由重新开始与父母同住;在同住后,又有多少家庭陷入了生活困窘的境地。在回答此问卷的家庭中,我们希望能寻得一户典型人家,进行深入取材(调查问卷结果将于下文交代)。

接下来我们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便来自上述典型家庭之一,我们与安田义昭(八十岁)在枫叶台新村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