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治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83年),吴王夫差开挖了山东第一条人工运河,沟通了济水和泗水。公元581年,隋朝兖州刺史在泗河修建了金口坝,用以排水和灌溉。公元1411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重浚会通河,修建南旺分水枢纽,实现了引汶济运,使京杭运河全线贯通,济宁也逐渐成为九州通衢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全市人民兴水利、除水害,先后开挖治理了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泗河、白马河等骨干河道,兴修了尼山、西苇、贺庄、华村、龙湾套等大中型水库,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了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障。近年来,济宁市以“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着力打造“南北贯通、东西互济、蓄引结合、河湖相联、城乡一体”的现代水网,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相继实施了治淮洪水南下南四湖湖西堤加固、湖东堤续建、湖内疏浚等工程,南四湖整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实施完成了28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40余条中小河道治理,全市整体防洪减灾能力大幅提升。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现通水。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程管理和执法不断加强。

济宁市水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河流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状况等水利基础信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有的水信息资料已难以满足水利改革与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济宁市于2010—2012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此次水利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河湖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水土保持情况、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等。

此次水利普查,对于准确把握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全面掌握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系统分析城乡供水和水生态保护能力,全面掌握河流湖泊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程度,入河排污情况,供用水规模、用水结构和区域分布,分析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河湖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河湖资源环境状况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谋划水利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通过水利普查,获得与水相关的资源环境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能够填补国情国力基础信息体系中水信息的空白。

即将与大家见面的《济宁基础水信息》,以水利普查数据为基准,整理汇总分析了济宁市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水利基础信息,必将为济宁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济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济宁市水利局局长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