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狭窄河谷区高面板坝变形综合控制技术
- 向国兴 欧波 周伟 罗代明 李国英等编著
- 802字
- 2021-10-22 21:58:18
第1章 峡谷区高面板坝特点和运行性状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面板堆石坝专家库克(J.B.Cooke)将堆石坝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抛填堆石坝时期、抛填堆石坝向碾压堆石坝的过渡时期以及现代重型碾压堆石坝时期。
1850—1965年,美国采用堆石抛填法建成多座高度30m以上的面板堆石坝,如迪克斯河(Dix River)坝(1925年,坝高84m)、盐泉(Salt Spring)坝(1931年,坝高100m)、考斯格威尔(Cogswell)坝(1934年,坝高85m)、下比尔1号(Lower Bear No.1)坝(1952年,坝高71m)、下比尔2号(Lower Bear No.2)坝(1952年,坝高50m)。这一时期的堆石坝多采用抛石法填筑,即将大块石从高栈桥向下抛投并用水枪冲射使之密实。由于堆石料压实不足,竣工后坝体位移可达到坝高的1%~2%,50m以下的低坝尚能承受这种变形,70m以上堆石坝,因变形太大均发生严重面板裂缝和坝体渗漏,如盐泉坝混凝土面板裂缝宽达2.5cm,漏水量很大。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上已不再建造此种堆石坝,这一阶段抛填堆石坝的修建高度受到限制,而带有反滤层的黏土心墙堆石坝取得了快速发展,抛填堆石坝逐步向碾压堆石坝过渡。
20世纪60年代末期,重型振动碾应用于压实堆石和砂卵石。通过振动碾压设备压实的堆石体,可获得较高的密实度,坝体沉降变形大幅减小,使得混凝土面板的工作状况大为改善,坝体的修筑高度得以进一步提高。1971年澳大利亚建成的塞沙那(Cethana)坝(坝高110m)、1980年巴西建成的阿利亚(Areia)坝(坝高160m)、1993年墨西哥建成的阿瓜密尔(Aguamilpa)坝(坝高187m),标志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走向成熟。我国采用现代技术修建碾压式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始于1985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工程数量、建坝高度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迄今,国内坝高百米以下级的工程已较多,百米级甚至两百米级的面板坝也已不少,如贵州洪家渡(坝高179.5m)、湖南三板溪(坝高185.5m)、湖北清江水布垭(坝高233.0m)等,正在筹建中的大石峡、茨哈峡、古水等工程的坝高达到250m左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与抗渗稳定性好、地质条件要求低、抗震性能好、造价便宜,已成为当前土石坝的主要坝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