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
- 钟汉华 赵建东 林张纪主编
- 10672字
- 2021-10-22 19:08:36
2.4 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成本分析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成本、质量、工期是施工的三大目标,其中成本反映的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承包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心应包括计划预控、过程控制和纠偏控制三个重要环节。施工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的支出,是非直接用于也无法直接计入工程对象,但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可以直接计入工程对象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和施工措施费等。其中直接成本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的主要部分,一般要占施工企业的成本的90%以上,是施工企业成本的重点控制对象。如今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能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首要竞争能力,施工企业只有对成本实施有效地控制,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2.4.1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如下。
(1)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3)进度报告。进度报告提供了每一时刻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式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此外,进度报告还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隐患,并在事态还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损失。
(4)工程变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变更是很难避免的。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等。一旦出现变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就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当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包括已发生工程量、将要发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判断变更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除了上述几种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以外,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文本等也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2.4.2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确定了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只照搬计划指标,还要不断、有序地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与反馈工作,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成本控制分为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五个步骤。
(1)比较。就是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图2.4 施工成本控制过程图
(2)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而造成的损失。
(3)预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估算整个项目完成时的施工成本,预测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
(4)纠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5)检查。它是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实际的实施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只订计划不比较,更谈不上分析与纠偏了,认为计划只是写给上级看的,我们凭借经验就可以控制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如图2.4所示,这几个步骤在工作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是实现施工中对成本的动态管理的有力保障。
2.4.3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经验表明,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很多,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4.3.1 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法
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法是在成本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的监督检查,成本的发生与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成本的控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称为成本的过程控制。成本的过程控制主控对象与内容如下。
1.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照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
项目组建后一般通过招标来确定人工费的单价,项目人工费分定额内用工和非定额内用工,控制非定额用工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重点,要十分注重避免返工及重复用工的发生。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人工费控制中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是很重要的。
2.施工材料费的控制
施工材料费的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材料费一般占建筑工程造价比例的60%左右,做好材料管理、降低材料费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径。材料费的控制从材料的用量和材料价格两方面进行控制。材料用量的控制一般用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和包干控制等方法控制;材料价格的控制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买家、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耗等所组成,因此主要是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
具体在施工中材料的控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控制。
(1)材料的采购供应控制。因为施工周期较长、需求数量较大、品种复杂,这个环节是实现工程进度计划的保证,所以必须事前做好材料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产地、货源、生产及流通等第一手资料。对大宗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等材料实行招标采购,降低成本,转移涨价风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其他材料尽量多用当地材料代替外运材料,就近采购,减少中转环节。采购时一般集中选择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供应商或厂家,供货的时间、质量、数量可以得到有力的保证。
(2)材料的计划、保管控制。材料采购是集中或分批采购,但消耗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所以做好计划与保管工作是一个持续而又重要的环节。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材料领用、回收、库存统计和供应的年度、季度、月材料计划工作,避免材料储备过多而占用资金、场地、仓库,有的储存时间过长甚至会变质,储备过少又不能保证生产连续进行;合理设置仓库、堆场和加工场位置,节约场内外运费;为保证施工用料的不均衡和不间断,必须按材料品种,供应条件,制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库存量;回收包装用品,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加强验收,防止缺吨、短方、少尺、少件现象。
(3)领料的限额控制。施工班组严格实行限额领料,控制用料,凡超额使用的材料,由班组自负费用,节约的可以由项目部与施工班组分成,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节约与自身利益相联系,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掌握节约材料的方法,降低材料废品率,如钢筋的使用,能使用短料的地方尽量使用短料,或通过对焊接长后使用,减少浪费;增加模板等在工程中能重复使用的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对降低成本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4)严格规章制度控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以及奖罚制度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节约材料的意识。要求进行材料检查、抽检测试,监督材料合理使用、回收利用工作,严格控制材料规格和质量,避免大材小用、优材劣用。
(5)材料的包干使用控制。工程中辅助材料很多,若管理不善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对于辅助材料的管理,建立材料包干经济责任制,推行仓库管理承包、材料资金包干等经济承包制度。如扎丝、铁钉采用将材料包含在人工单价中的方法,适当提高人工单价,让施工班组包干使用。
(6)技术措施控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等可降低材料消耗,例如改进材料配合比设计,合理使用化学添加剂;精心施工,控制构筑物和构件尺寸,减少材料消耗;改进装卸作业,节约装卸费用,减少材料损耗,提高运输效率;经常分析材料使用情况,核定和修订材料消耗定额,使施工定额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材料管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工作量较大的工作,降低材料单价和减少消耗量决不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而是在保质、保量、按期、配套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材料的基础上,监督和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进一步达到材料成本最低的目标。
3.机械使用费控制
机械一般通过租赁方式使用,因此,必须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施工机械的使用费的控制主要从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控制。为有效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支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保证人停机不停地满负荷运转,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
(2)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
(3)加强现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障机械的正常工作,避免因不正确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
(4)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4.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
有些作为总包的施工单位,由于其施工的资质有限和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会将诸如桩基础、弱电、消防、栏杆、门窗等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由此带来分包费用的控制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项目经理部在确定施工方案的初期就要确定需要分包的工程范围。对分包费用的控制,主要是要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
2.4.3.2 赢得值法
工程成本与进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成本支出量的大小与进度的快慢、提前或滞后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虽然累计成本支出是与项目进度成正比的,但进度超前、滞后都会影响成本支出的大小。因此为了研究进度与成本综合指标,从而真正有效地控制成本,美国国防部于1967年首次确立了赢得值法,这是一种项目管理中成本—进度的监控方法,近年来受到了极大关注,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赢得值法的核心是将项目在任一时间的计划指标、完成状况和资源耗费综合度量,也就是说将进度转化为货币来测量工程的进度。赢得值法的价值在于将项目的进度和费用综合度量,从而能准确描述项目的进展状态,能全面衡量工程进度、成本状况。赢得值法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可以预测项目可能发生的工期滞后量和费用超支量,从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为项目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它是对项目进度和费用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1.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
赢得值法用三个基本参数来表示项目的实施状态,并以此预测项目可能的完工时间和完工时的可能费用,三个基本参数如下。
(1)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它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按实际完成工作量及按预算定额计算出来的费用: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2)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计划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所需的预算费用,主要是反映进度计划应当完成的工作量(用费用表示):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3)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费用,主要是反映项目执行的实际消耗指标: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2.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
在以上三个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它们也都是时间的函数)。
(1)费用偏差CV,是已完工作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之间的差:
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它是指检查期间BCWP与ACWP之间的差值,当CV为负值时表示执行效果不佳,即实际消费费用超过预算值即超支。反之当CV为正值时表示实际消耗费用低于预算值,表示有节余或效率高。若CV=0,表示项目按计划执行。
(2)进度偏差SV,是已完工作与计划工作预算费用之间的差:
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它是指检查日期BCWP与BCWS之间的差值。当SV为正值时表示进度提前;SV为负值表示进度延误;若SV=0,表明进度按计划执行。
(3)费用绩效指数(CPI),是指挣得值与实际费用值之比:
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当CPI>1表示低于预算,CPI<1表示超出预算,CPI=1表示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吻合。若CPI=1,表明项目费用按计划进行。
(4)进度绩效指数(SPI),是指项目挣得值与计划值之比:
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当SPI>1表示进度提前,SPI<1表示进度延误,SPI=1表示实际进度等于计划进度。
3.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
偏差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1)横道图法。用横道图法进行费用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横道的长度与其金额成正比,它反映的信息量较少,一般在管理高层应用。
(2)表格法。表格法是进行偏差分析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项目编号、名称、各费用参数以及费用偏差数综合归纳入一张表格中,并且直接在表格中进行比较。由于各偏差参数都在表中列出,使得费用管理者能够综合地了解并处理这些数据,并且通过对指标和参数的及时监控分析,准确掌握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状况和趋势,进而采取纠偏措施使项目能控制在基准范围内。用表格法进行偏差分析具有灵活、适用性强的优势,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进行增减项,而且信息量大;可以反映偏差分析所需的资料,有利于费用控制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控制;就目前发展来说表格处理还可借助于计算机,从而节约大量数据处理所需的人力,并大大提高速度。费用偏差分析表见表2.4。从表格中反映的各个参数值与指标值可以看出,铝合金卷闸门安装的SV=0,CV<;0,说明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同步,但费用已经超支,说明控制不太得力;而塑钢窗的安装工程SV>;0,CV<;0,说明虽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要快,但费用出现超支,也应当采取措施来纠偏。
表2.4 费用偏差分析表
(3)曲线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可以形成三条曲线,如图2.5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则表示费用。BCWS曲线为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曲线,表示项目投入的费用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积累,直至项目结束达到它的最大值,所以曲线呈S形状。ACWP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费用,同样是进度的时间参数,随项目推进而不断增加的,也是呈S形的曲线。图中的CV=BCWP-ACWP,由于两项参数均以已完工作为计算基准,所以两项参数之差,反映项目进展的费用偏差。SV=BCWP-BCWS,由于两项参数均以预算值(计划值)作为计算基准,所以两者之差,反映项目进展的进度偏差。利用赢得值法评价曲线进行费用进度评价,可以直观地看出项目进展状态,若发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修正错误,以达到有效配置资源、按时完成任务、控制成本的目的。如图2.5所示的项目,其表现出来的CV与SV均小于0,这表示项目执行效果不佳,即费用超支、进度延误,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图2.5 赢得值法评价曲线
(4)费用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
1)一般来说,产生费用偏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见表2.5。
表2.5 产生费用偏差的原因表
2)赢得值法参数分析与对应措施见表2.6。
表2.6 赢得值法参数分析与对应措施表
通过三个基本值的对比,可以对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作出明确的测定和衡量,有利于对工程进行监控,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
3)赢得值法分析应用。赢得值分析法实际上是两个比较与两个评价。一个是通过BCWP和BCWS的定量比较,得出施工工作对于计划进度是提前完成还是落后进度的评价,估计出该任务是否能按时完成。另一个是通过BCWP和ACWP的定量比较,得出施工支出对于计划是节约还是超支的评价。
这种结合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的关键是随时发现差异和低效率就积极地着手解决它,以期降低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前提是根据预先制订的工程成本计划和控制基准,一旦项目目标确定,如何控制成本,节约支出,让每一项支出均控制在测算目标范围之内就成为项目成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从实施的开始,就须制定降低成本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从而随着工程进度发展实施有计划、有措施地支出控制,并且及时、定期地把控制成果与控制基准相比照,并结合其他可能的改变,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修正或更新项目计划,预测出项目完成时成本是否超出预算、进度会提前或落后,而且这种监控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之中。
2.4.4 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账簿、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分别是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
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通过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有组织有系统的方法,来记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然后据以提出一些用货币来反映的有关各种综合性经济指标的数据。由于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2.业务核算
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如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登记,质量登记,工效、定额计算登记,物资消耗定额记录,测试记录等。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它的特点是对个别的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例如各种技术措施、新工艺等项目,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可以对准备采取措施的项目进行核算和审查,看是否有效果,值不值得采纳,随时都可以进行。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它的计量尺度比会计核算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因为它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等特有的方法,不仅对大量的经济现象进行主要研究,也很重视个别典型事例的研究,所以不仅能提供绝对数指标,还能提供相对数和平均数指标,可以计算当前的实际水平,确定变动速度,可以预测发展的趋势。
在施工企业一切部门中,对一切人员的全部经济活动,应进行全面的核算。在工作中以生产经营部门为核心进行计划与统计核算,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进行会计核算,以技术部门为核心进行业务技术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三种方法,达到对施工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指标进行分类和综合核算的目的。
2.4.5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由于施工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分析的内容也很多,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我们把它分为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综合成本分析方法。
2.4.5.1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数量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影响程度,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并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而且在比较中,既要看降低成本额,又要看降低成本率。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几种形式。
(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积极因素和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与计划对比时,还应注意计划本身的质量,如果计划本身出现质量问题,则应调整计划,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以免挫伤人的积极性。
(2)将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只能代表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侧面,只有成本指标才是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尤为重要,一定要真实可靠,而且要有深度。
(3)将本企业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标杆企业,力争先进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构成成本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为: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前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值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值相等。
3.差额计算法
这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
(1)相关比率法。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因而可以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
(2)构成比率法。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关系(即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3)动态比率法。就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动态比率的计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2.4.5.2 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所谓综合成本,是指涉及多种生产要素,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成本费用,如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等。
(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通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系统分析,可以基本上了解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所以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2)月(季)度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坚持每月(季)一次的成本分析制度,分析成本费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让主管和员工时刻关心计划控制实施状况。这对于具有一次性特点的施工项目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月(季)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按照成本目标指定的方向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2)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落实。
3)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成本分析中,发现人工费、机械费和间接费等项目大幅度超支,就应该对这些费用的收支配比关系认真研究,并采取对应的增收节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如果是属于规定的“政策性”亏损,则应从控制支出着手,把超支额压缩到最低限度。
4)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5)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6)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3)年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其分析内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企业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不得将本年度成本转入下一年度。而项目成本则以项目的寿命周期为结算期,要求从开工到竣工到保修期结束连续计算,最后结算出成本总量及其盈亏。由于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除了要进行月(季)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外,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企业汇编年度成本报表的需要,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因为通过年度成本的综合分析,可以总结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一般有几个单位工程而且是单独进行成本核算(即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项目,其竣工成本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营效益(如资金调度、对外分包等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施工项目只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单位工程),就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竣工成本资料作为成本分析的依据。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公司今后在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