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机构入院评估操作手册
- 隋国辉
- 2503字
- 2021-12-30 13:04:48
第一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中国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和晚婚晚育政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2000年,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0%; 2020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预计到2025年,65周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1999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的19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已经增加了1.1亿。
根据联合国颁布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14%即可称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可以被称为超老龄化社会。1982年的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明确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上述的划分标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将于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于2050年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与趋势
(一)老年人口基数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9亿,占总人口的13.5%, 2014年已经超过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将超过4亿,2051年将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4亿。
(二)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快
1990—2020年,中国的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而中国仅用了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中国的老龄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较高的递增速度,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地区发展不均衡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卫生医疗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劳动力迁移以及户籍政策,会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地区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2020年,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山东省、四川省和辽宁省,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5.16%、14.99%和14.98%;程度较轻的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58%、7.16%和5.68%。
1979年上海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城市行列,2012年宁夏最晚进入人口老年型城市行列,时间跨度长达33年。由此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由东到西的阶梯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年人,独居或只与配偶生活的老年人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四)城乡倒置显著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携子女进城务工,这些都导致了农村老龄化水平偏高,这种城乡人口数量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与发达国家的历程相反,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仍是中等偏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六)高龄化、空巢化进一步加速
2015年,全国8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 400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年人100万人,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同时,空巢化进一步加剧,2010年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有4 15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到2015年已超过5 100万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日益突出。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各年龄层次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第二,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60岁以上人口增多。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各年龄层次人口比例的变化
1949—1957年,中国一直处于死亡率低、出生率高的人口状态,人口迅速增加。其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年均34.7%的较高增长水平。
1958—1961年,中国年平均出生率下降到2.2%,死亡率上升到16.6%,呈现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人口状态。粮食缺乏导致人类非正常死亡,这让中国政府认识到人口过多的危害。从此,中国开始宣传少生孩子的政策,并提倡计划生育。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1970年起,中国推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生育政策。政府对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奖励,并倡议一对夫妇最多生育两个孩子,且两个孩子的出生间隔时间在三年以上。到1980年,中国人口还不到10亿。随后,中国政府推行了严格限制的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来,年均人口出生率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3年。
(二)平均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死亡率下降且人均寿命延长。1949年以前,中国的新生儿死亡率在200‰~250‰,城镇约120‰,农村高达300‰。农村新生儿死亡率比城镇高出很多的原因是:医院少、健康意识薄弱、传统的多生孩子观念、文化水平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引入了新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数量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新生儿的死亡率逐步下降。1973—1975年,中国的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47‰左右,到2015年下降到8.1‰。随着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中国人均寿命也在逐渐延长。1955年,中国人均寿命为44.6岁,而到2015年中国人均寿命为75.99岁,其中,男性从43.8岁延长至73.64岁,女性从45.5岁延长至79.43岁。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问题;第二,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制度的普及;第三,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引入;第四,有专家指出,收入的提高也会延长人均寿命。从理论上来说,人均GDP 每增长10%,人均寿命就会提高0.65岁。医疗条件的改善是新生儿死亡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和农村都建立和完善了合理的医疗供给体系,如设立市县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乡镇卫生所等,并全部纳入政府管理。由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部分致死的流行性病都得到了控制。1980年起,中国逐渐认可个体开业行医的营业资质,使得医疗机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990年以后,中国的医疗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综合医院数量、中医院数量和专科疾病防治医院数量都在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