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文化自信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① 这是我国对当今世界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指出国际权力结构、全球秩序与治理结构、国家竞争形态等都处在重大变化中,人们物质和精神的生产、生活也在迅速改变,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政治、文化、网络、信仰等构成新的挑战与威胁。虽然现在我国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但由此而引起的文化激荡与碰撞将会更加激烈,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更需大力提升,以巩固好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须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彰显文化自信,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思潮泛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值观的正常培育和践行,需要从理性层面寻找价值取向问题的解决和纠偏办法。通过对儒家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两者都包含着调节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正向功能,所倡导的价值具有共通性,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有很多契合之处;弘扬儒家优秀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可实现其民族特色与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作为决定发展方向的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①,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②。总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价值观的较量呈现新态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虚拟社会的治理与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变性的新特征,文化领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为我们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重大挑战。在国际方面,世界形势深刻变化,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道路依然存在种种障碍;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引起的价值观冲突不断,意识形态的竞争更加激烈,西方价值和意识借助经济优势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国内方面,民众自主与民主意识增强,利益多元化,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复杂,必须切实加以协调和解决;社会思潮多样化冲击主流价值观,对社会大众的思想产生极大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考验;个体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道德虚无化、功利化、庸俗化不断蔓延,给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坚定、明确、积极的应对,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展示出我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引导和校正社会价值追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①

(二)弘扬儒家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儒家优秀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了很大作用,是“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② 的文化基因。弘扬儒家优秀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我们建成和谐社会、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中国和平崛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与发展的丰厚沃土,二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历史上享有“独尊”的特殊地位。中国传统价值系统就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依据。弘扬儒家优秀文化,“无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是对于人类社会应对理性文化的深刻危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④。

儒家优秀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扎根于儒家优秀文化之中,否则,恐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儒家经典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大同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提供文化来源,其“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立己达人”“不欲勿施”等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宣传儒家经典思想的精神,并用以解决利己主义、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进一步挖掘儒家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传统文化认同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涵。

儒家优秀文化的培育和推广经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有重要启示。儒家文化能够盛行数千年不衰,因其拥有天然合理性的终极依据、涵盖一切的理论框架、解释现象的知识系统以及切合当时并可供操作的政治策略,同时还采用了符合大众接受要求和接受心理的大众化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大众化经验中汲取智慧是十分明智和有益的。

(三)以儒家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儒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和主干,儒家优秀文化代表了社会意识形态主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于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从历史中吸收营养,提升文化自信。

儒家优秀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根基,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者蕴含着许多一致的价值观,儒家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源头活水和精神命脉。同时,儒家优秀文化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和传播方式手段,建构了层次有序的价值观,加强对道德价值规范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有效载体途径①。

汲取了儒家思想精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适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更容易被中国人理解和接受。“儒家思想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① 借鉴儒家思想精华有利于打牢公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促进公民道德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借鉴、传承和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深挖儒家思想的精华,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一方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做到“知行合一”③“言行一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宣传活动,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中传播儒家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大家践行儒家思想,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① 习近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人民日报》2018年6月24日第1版。

② 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第1版。

③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电影艺术》2017年第1期,第4-10页。

④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第1版。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第1版。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3日第1版。

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③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党建》2014年第3期,第4-6页。

④ 李小娟:《如何理解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时代意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9期,第85-90页。

① 涂可国:《儒家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理论学习》2016年第3期,第1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