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 彤 施以德

2009年的暑假,当其他一起受训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的同组同学开始享受第一年高强度训练后难得的悠闲时光时,我们——巴彤、李斌彬、杨希洁和施以德等几个人却处于新的焦虑和不确定之中。因为华盛顿精神分析中心的老师把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的一位名叫尼迪娅·利斯曼-皮桑斯基的老师介绍给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在她的带领下,接受一个为期两年的被称作婴儿观察的远程训练,以拓展不同文化下的培训实践。中心介绍的这位老师是国际精神分析联盟(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的培训分析师和儿童精神分析师。当时,我们参与的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的培训是每周一次的远程在线课程,每周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再加上参加个体督导需要写英文逐字稿,每个人的付出和工作量都非常大。我们真的还要给自己加码,再参加一个还搞不清楚是什么的培训吗?我们了解到的是,每周都要进入家庭观察,写英文的观察报告,参加小组讨论,为此,我们着实纠结了一阵子。不过,也许就如同人类的婴儿具有不容忽视的能力,可以吸引身边的成人与其互动,照看其身心的发育发展一样,“婴儿观察”这个名字似乎冥冥之中吸引了我们,我们答应了,但说好先做一年,因为我们不确定能够坚持下来。确实啊,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在实际中该怎么做,又能收获什么。而摆在面前的实实在在的焦虑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在暑假结束前找到一位孕妇,她的孩子最好在9月出生,而我们要得到她和她的家庭的同意,到她家里去观察婴儿,每周观察一次!

“什么?”当亲朋好友听到我们需要他们帮助寻找孕妇的请求,基本上都是先一脸困惑地这么问。当年的我们并不理解,我们面对的焦虑,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叫作“原始焦虑”(primary anxiety)。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不确定感引发的焦虑,跟一位即将做妈妈的孕妇及其家庭面对的焦虑是一样的——新生婴儿即将诞生引发的原始焦虑。当年的我们并不知道,当我们体验到这种焦虑,从这一刻起,我们的培训就已经开始了。在后来的这些年里,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范式,在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中学习,我们的收获有多么丰厚。

后话是,经过了大海捞针般的艰难寻找之后,在2009年秋天开学之际,我们每个人都找到了一个愿意接受我们上门观察的家庭,开始了我们后来知道的由埃丝特·比克创建的、现在被广泛称为塔维斯托克模式(Tavistock Model)的婴儿观察训练。当婴儿观察训练进行了半年的时候,我们众口一词地向尼迪娅老师提出,我们收回原来先做一年的计划,我们要做完整的两年培训!

2011年,我们四位完成了婴儿观察的训练。两年来,我们亲身经历了自己对心理发展的理解得到深化的过程,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空间又得到拓展,我们期望这样的体验性学习可以继续深入,于是,我们又开始在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接受同一观察性学习项目的塔维斯托克模式工作讨论(Work Discussion)培训,以及名为“看一看,等一等,想一想”(Watch,Wait & Wonder,也称作“3W亲子互动辅导”)的母婴早期干预培训,均为期一年。经过三年这样的全面培训,我们体会到了这样的观察和体验性的学习对我们每个人的临床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当尼迪娅老师推动我们在她的督导下带领中国当地的小组用中文工作时,我们感到责无旁贷。此间,在首届中国心理治疗大会上,我们四位毕业生以中国第一个塔维斯托克模式婴儿观察小组的身份开办了关于婴儿观察的工作坊,分享亲身的经历体验,帮助国内同行第一次认识到这种独特的专业训练模式,并由此激发了同行们对这一培训的好奇与热情。

2012年,我们四位毕业生创建的麦德麦德教育咨询开始招收第一批中国本土的婴儿观察小组。为了使更多同行了解这样一个新型的培训范式,也因为我们第一次带领中国本土的小组而产生的不确定感,我们决定免费带领第一批中国小组。经过面试精选,12位同行加入我们的两个婴儿观察小组,他们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可以用母语写作,可以在同一空间参加小组讨论的同行。在课程开始的初期,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的尼迪娅老师和另一位分析师阿尔韦托·皮桑斯基(Alberto Pieczanski)来到北京,跟我们以及第一批学员见面,跟同行们分享塔维斯托克模式观察性学习项目的教学范式、整体结构和理论背景。更重要的是,经历三年远隔重洋的工作,这一次,我们终于有机会彼此得见,尼迪娅欣喜地说:“我终于闻到你们的气味了。”这一次的会面,两位老师也帮助麦德把第一次带领本土婴儿观察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9月,两个新的小组开始工作了。尼迪娅以督导的身份继续跟我们一起不懈地努力,我们四位从毕业生变为老师,两两搭档,各带领一个小组。12名学员也像我们当年一样,带着极大的焦虑和不确定感进入培训,找到愿意接受观察的家庭,遵循训练的设置,周复一周地观察婴儿的成长,小组中文的语言环境和彼此在一起的空间环境,使小组讨论成为足够好的容器。作为老师,我们也再次经历如新手妈妈一样的原始焦虑,面对新的不确定。尼迪娅像一位老祖母一样,既抱持住我们的忐忑,又保护着我们和学员之间自主发展的空间,不过度侵入。正如人类母婴关系的发展,小婴儿有能力教会新妈妈怎样做,只要妈妈能够承载自己的焦虑,耐心观察,就有从婴儿身上学习的机会。有尼迪娅的容纳,我们也承载自己作为新手老师的焦虑,维护好小组讨论的框架,使学员们的观察和体验的材料在讨论中被不断地展开和深化。对于我们,除从受训学员到带组老师的转变外,另一个新的体验是我们用自己的母语工作!

又一个两年过去了,在这一届学员的毕业日,看到他们在毕业论文中将自己的洞察娓娓道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批学员的成长。有了这一届带组的经验,我们从2014年开始提供远程学员的培训,这两个组的学员也竿头日进般成长。在这一届学员将要毕业之际,我们萌生了写一本书的想法,把历届中国学员对本土婴儿观察的体验和思考呈现给读者。塔维斯托克模式的婴儿观察项目在中国开展了八年时间,相比于它的发源地英国,我们才刚刚起航。但看到麦德的学员们在这个领域所做的探索,已然不再是蹒跚学步的婴儿,而是有力量和能力的少年、青年,他们以精神分析的视角,探索眼前这个人类心灵最初的成长。观察者探索和成长的历程,对观察中国婴儿的材料、理论和应用的了解和思考,让我们萌生了写作本书的意愿:将观察性学习的态度、技术和经验推广至更大范围的专业人士,推动临床工作者了解并运用观察性的态度与技术,以提高临床效果;帮助对此感兴趣的照料者透过观察者的视角,提高对儿童内在世界的意识,以提供更好的养育,在婴儿和他们的互动中,帮助这个小宝宝获得足够好的发展。

思考与写作的过程是另一个探索的过程,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是在写作项目进程中整个写作团队对伦理议题的讨论和思考。为了保障写作项目在符合伦理的框架下推进,麦德正式成立写作项目伦理组,并邀请项目之外有经验的同行进入其中。经过伦理组与全体写作组成员的层层递进和方方面面的讨论,以及和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的澄清,帮助全体写作成员一如既往地遵循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伦理守则开展和推进写作项目,在该伦理守则的框架下,思考并处理写作过程中涉及的专业关系、隐私权与保密性、研究与发表等相关内容。每位作者都向家庭传递了写作项目的意愿,家庭在了解的基础上均表示同意使用他们的材料。本书写作涉及的临床材料,也都依据伦理守则的要求,做了必要的处理或征得来访者的同意。在这里,我们诚挚地感谢所有支持我们出版本书的家庭!

关于本书的写作,从萌生想法到交付书稿,整个项目由施以德牵头组织,巴彤负责伦理事宜,并得到肖广兰的专业建议。巴彤、李斌彬、施以德负责汇集初稿,并协助每一位作者整理思路、修改稿件。本书涉及的英文稿件的翻译由李斌彬、巴彤和施以德完成。杨希洁、郑凯负责全书的术语统一和修订。

我们真诚地感谢麦德的两位同事,肖广兰和马丽平,她们作为书稿的第一读者,提供了非常直接和宝贵的修改意见,使本书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

感谢华夏出版社的编辑刘娲和贾晨娜,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她们反复与麦德编辑团队讨论磋商,以专业的出版经验帮助本书更加统整。

在众多人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目前的这部书稿。从内容上,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遵循观察性学习项目的框架,介绍婴幼儿观察、工作讨论和理论讨论;第二章是关于婴儿观察中各个主题的文章;第三章是关于幼儿观察的文章;第四章是关于婴幼儿观察与临床实践的文章,作者们对把观察性学习应用于临床工作进行了探讨。从形式上,本书以合集的形式,以不同的主题构成了四大部分内容。从作者阵容上,不仅有麦德的老师和优秀的毕业生,还有来自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的名师。

此外,在书稿的加工润色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到,本书的一些特点可能会引起读者的疑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希望补充说明三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个独特的范式及其蕴含的意义。一是本书所汇集文章的蓝本是麦德学员们的毕业论文,对于毕业论文,我们更侧重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在最初构思合集时,我们参考国外专业文章的形式,文章结构包括关于主题的介绍、相关理论、观察/临床案例、讨论和结论。同时,我们希望给予作者充分的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并不严格要求统一模式。因此,读者会发现各篇文章的结构和侧重略有不同。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不同的文章之间可能欠缺统一性,而好处在于作者得以保留其个人特色,正如每个人都有其发展而来的不同的人格和气质。

二是对于不甚了解婴幼儿观察的读者来说,文章中作者分享的个人情绪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些许困惑,甚至怀疑婴幼儿观察这个培训方式的科学性。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告诉人们,婴幼儿观察培训有别于以理论和技术为主导的培训,婴幼儿观察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观察员/临床工作者对于情绪的觉察与容纳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于养育还是对于临床工作都同样重要。当代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告诉我们,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拥有完全发展成形的、管理身体行动的爬行脑和管理情绪的情绪脑,有能力参与并调节同照料者的互动。而人脑中管理意识、说话、写作、推理、决策、判断等能力的新皮层,却是在出生后的头三年中发展的,管理外显记忆的海马也是在晚些时候才成熟起来。因此,婴儿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已经发展出完整的以行动编码的程序记忆及情绪性记忆,但缺乏外显/象征记忆(拉斯廷,2015)。这些用行动和情绪写就的“程序”是无法在意识层面解开的,它需要另一个人用自己开放的情绪体验来接收、体会,并思考。

毕比(Beebe)等以婴儿为对象的研究者(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婴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与照料者的互动,便能够判断其以后的依恋模式。依恋模式所包含的是自我和重要他人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关系模式及相关的情绪。以行动和情绪记忆编码的依恋模式不在意识层面,未能被思考,但它会持续地在潜意识里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甚至影响下一代。安全的依恋模式有赖于照料者去觉察尚没有语言的婴儿的行动背后的需要、动机和情绪,并及时地做出适当的反应,即共情与调节的能力。而一些照料者自身的养育经验、成长史、创伤史、生理或心理疾病、由亲密关系和生活而来的压力等,影响了他们对婴儿共情与调节的能力,倘若这种影响持续不变,那么婴儿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因此,提高照料者对婴儿的行动和情绪的觉察,以及对自己的情绪如何影响对婴儿的反应的觉察,是亲子心理咨询的工作重点(例如,Cohen等,1999;Beebe,2005)。

在精神动力学/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框架里,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母婴关系(例如,Winnicott,1949;Loewald,1960)。咨询师需要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通过其行动所表达的未能言语化的需要、动机和情绪。咨询师通过觉察自己的情绪反应与联想,也许可以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也可以了解自己可能存在的、会阻碍对来访者的共情与调节能力的困难(Racker,1957)。婴幼儿观察作为培训咨询师的前置训练,担当了重要的任务,即在不需要学员承担干预责任的情况下,集中以体验的方式学习非言语的、潜意识层面的行动与情绪,包括观察对象和自己的情绪过程,并以观察材料作为佐证,分辨物理现实和心理现实。因此,本书的文章中包含观察员的个体情绪体验,这一部分是了解观察的对象和现象的宝贵的辅助材料。

三是就研究方法而言,观察员通过自然观察法了解常规的婴儿与照料者的互动和发展,虽然他们或多或少地具备一些精神分析的知识,但每次在观察和记录时,他们并不使用理论和术语来预设所观察的材料,而是尽量把自己所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的,依照顺序写下来。在小组讨论中,组员慢慢地从原来毫无头绪的材料里,发现了一些现象和反复出现的模式,这时再辅以理论来尝试理解。在写作文章时,作者对于感兴趣的现象和模式,或者尝试用理论来阐释,或者就其所发现的现象和模式,进一步讨论相关理论,深化其中蕴含的意义。文章中每一个被观察的婴儿与家庭就是一个案例,这种个案研究法可以用来探究那些从大规模的统计中研究推论出来的某些社会历程和机制。由于婴幼儿观察培训所具有的目的和特点,文章并不是经过预先设计的研究报告,我们也无法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做出科学性推论,甚至,婴幼儿观察法无法如临床研究那样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但它能够针对情绪的历程,提供新的、无偏见的证据(Rustin,2009)。

下面,请和我们一起,沿着作者们探索的脉络,开始阅读和体验之旅。

参考文献

朱迪思·拉斯廷.婴儿研究和神经科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拓展临床技术.郝伟杰,马丽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5-40.

Beebe,B.(2005).Mother-Infant Research Informs Mother-Infant Treatment.Psychoanal.St.Child.60:7-46.

Beebe,B,Lachmann,FM,Markese,S & Bahrick,LE(2012).On the Origins of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Paper I.A Dyadic Systems Approach,Psychoanalytic Dialogu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lational Perspectives.22:2,253-272.

Beebe,B,Lachmann,FM,Markese,S,Buck,KA,Bahrick,LE,Chen,H,Cohen,P,Andrews,H,Feldstein,S & Jaffe,J(2012).On the Origins of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Paper Ⅱ.An Empirical Microanalysis of 4-Month Mother-InfantInteraction,Psychoanalytic Dialogu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lational Perspectives.22:3,352-374.

Cohen,NJ,Muir,E,Lojkasek,M,Muir,R,Parker,CJ,Barwick,M,Brown,M(1999).Watch,Wait,and Wonder: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New Approach to Mother-Infant Psychotherapy.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Vol.20(4),429-451.

Loewald,H.W.(1960).On the Therapeutic Action of Psycho-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41:16-33.

Racket,H.(1957).The Meanings and Uses of Countertransference.In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Psychoanalytic Quarterly.76(3):725-777.

Rustin,M(2009).Observing Infants:Reflections on Methods.In Closely Observed Infants.Ed Miller,L,Rustin,M,Rustin,M,Shuttleworth,J,London:Duckworth,52-75.

Winnicott,D W(1949).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In Int.J.Psycho-Anal.30: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