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德国环境史研究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环境史学研究在国际环境史研究的启发引领下也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阶段,无论是中国环境史研究,还是西方环境史研究都齐头并进,已取得了很多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环境史研究方面,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学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等研究部门的成立标志着各具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环境史研究业已形成,特别是王利华多卷本《中国生态环境史》、夏明方《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王建革《9—20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环境对运河及圩田体系的影响》、周琼《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余新忠《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进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大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开展则标志着国内环境史研究正处于一个鼎盛发展期。2018年11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则标志着国内环境史研究规范指导和各研究团体合力的形成。可以预见,在该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环境史研究必将变得更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也将继美欧之后成为全球环境史研究的一支重要主力军。而在西方环境史研究方面,国内的研究也处在一个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阶段,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全球史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梅雪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史及其对史学的创新研究》在国内西方环境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取得了最前沿成果。高国荣的美国环境史学研究也颇具权威,包茂红的全球史研究所具有的宏阔视野则奠定了他在国内西方环境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许多西方国别环境史和区域环境史研究已逐步展开,其中包括浙江大学王海燕的古代日本灾害社会史研究、四川大学肖晓丹的法国城市环境史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李鹏涛东非殖民环境史研究以及本人的德国环境史等。在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其他研究如印度、俄罗斯、东欧、北欧、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等国别环境史、地区环境史的研究也会随之赶上,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国内全球环境史研究。有鉴于此,该研究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可确立德国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丰富国内的国别环境史研究。德意志民族素以严谨务实、坚忍执着、尊重科学、崇尚自然的优秀品质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超强实力决定了他们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他们在环境立法、保护自然环境和环境教育等方面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引领人类生态文明时代的走向。作为一个西方工业革命开展得不算早的国家,德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下半叶超越英法,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的头号强国?探究这其中的奥秘,不难发现,德国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从19世纪的工业污染的治理和家乡保护口号下回归自然理念的诞生,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奇迹”背景下环境的日益恶化、70年代的反核运动、80年代森林大面积死亡后西德社会的全面反省和彻底整治,尽管发展与治理这条道路走得异常艰辛,但在历史的艰难曲折中他们却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只有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方可运用,它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的健康幸福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并建立一个强大的、有应对未来挑战能力的德国(zukunftsfähiges Deutschland)。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德国环境史研究也就有了许多活源之水和动力支撑,近三十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反映了德国学者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实践努力和重要贡献。应该说美、中、德、英等国的环境史研究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何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对美、英、德等国的环境史进行深入研究恰逢其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逐步丰富和完善国内的国别史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研究一起,在全球环境史这根主线的引领下,共同促进这门新史学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环境史研究需要具有时代担当精神。如何写好新时代历史,2019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已为广大史学者指明了方向:“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知古鉴今,资政育人。”[71]这应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史学工作者真正的时代担当。既然环境史研究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面向现实,积极回应重大社会关切,那么这样的研究就需要广大环境史工作者不断整合各方面的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本土及其他国别史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此外,他还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72]其中的这个“智”也应包含环境史研究应具有时代担当这种智慧,尤其是在当前“一带一路”的形势下,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就需要广大环境史学者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同时,不断拓宽新视野,开辟新领域,研究新课题,吸收整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从而织就一个广泛密切、绿色繁荣、文明共享的“全球生态之网”,这是环境史学者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也是文明交流史发展方向和希望之所在。


[1] 包茂红:《约克希姆·拉德卡谈德国环境史》,载于其专著《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页。

[2] Jost Hermand,Grüne Utopien in Deutschland.Zur Geschichte des ökologischen Bewußtseins,Frankfurt a.M.: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1,S.118-133.;Günter Haaf,Rettet die Natur,Gütersloh:Praesentverlag Heinz Peter,1981,S.253.

[3] Jost Hermand,Grüne Utopien in Deutschland.Zur Geschichte des ökologischen Bewußtseins,Frankfurt a.M.: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1,S.118-133.;Günter Haaf,Rettet die Natur,Gütersloh:Praesentverlag Heinz Peter,1981,S.253.德国学者包括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教授拉德考在内普遍认同这一时间起点。另,这里需对该学者的汉译名作更正说明:目前国内学者援引此学者姓名或用“约克希姆·拉德卡”,或用“约阿希姆·拉德卡”。因这两种翻译多从英语转译,不合乎德语发音,故改为“拉德考”为宜,整个姓名翻译应改为“约阿希姆·拉德考”。下文采用此译。——作者。

[4] “环境史”一词最早见诸美国环境史学者纳什(Roderick Nash)1972年发表的《美国环境史:环境史现状》一文。

[5] Roderick Nash,The Stat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in:Herbert Rass,ed.,The State of American History,Chicago:Quadrangle Press,1970,p.250.

[6] Rolf Peter Sieferle,Perspektiven einer historischen Umweltforschung,in:Fortschritte der Naturzer-störung,Hrsg.von Rolf Peter Sieferle,Frankfurt a.M.:Suhrkamp Verlag,1988,S.307-368.

[7] Ted Steinberg,Down to Earth:Nature,Agency and Power in History,in: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7,No.3,June 2002,p.803.

[8] John R.McNeill,Obeservition on the Nature and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in:History and Theory: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Vol.42,No.4,Dec.2003,p.6.

[9] Bernd Herrmann,Umweltgeschichte.Eine Einführung in Grundbegriffe,Berlin/Heidelberg:Springer Verlag,2013,S.6.原文为:Umweltgeschchite befasst sich mit der Rekonstruktion von Umweltbedingungen in der Vergangenheit sowie mit der Rekonstruktion der Wahrnehmung und Interpretation der jeweiligen Umweltbedingungen durch die damals lebenden Menschen.Sie bewertet den zeitgenössischen Zustand der Umwelt und die zeitgenössischen umweltwirksamen Normen,Handlungen und Handlungsfolgen nach wissenschaftlichen Kriterien.Umweltgeschichte befasst sich also mit sozionaturalen Kollektiven in historischen Kontexten und systematisiert die Abläufe in diesen Kollektiven nach soziokulturellen und naturalen Kriterien.

[10] Bernd Herrmann,Umweltgeschichte.Eine Einführung in Grundbegriffe,Berlin/Heidelberg:Springer Verlag,2013,p.6.

[11] 梅雪芹:《环境史:看待历史的全新视角》,《光明日报》2016年8月27日第11版。

[12] 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有关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的相关著述为例》,《史学月刊》2014年第4期。

[13] 王利华:《作为一种新史学的环境史》,《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4] 王利华:《环境史研究的时代担当》,《人民日报》2016年4月11日第16版。

[15] 此语为已故中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根蟠先生(1940—2019年)对环境史研究所做的精炼概括。

[16] Helmut Jäger,Einführung in die Umweltgeschichte,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1994,S.11-21.

[17] Donald Wortser,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in:Donald Worster,ed.,The Ends of the Earth: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291.

[18] Alfred Crosby,The Past and Present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in: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0,No.4,Oct.1995,p.1184.

[19] Bernd Herrmann,Umweltgeschichte,Eine Einführung in Grundbegriffe,Berlin/Heidelberg:Springer Verlag,2013,S.VII-VIII.

[20] Jost Hermand,Grüne Utopien in Deutschland,Zur Geschichte des ökologischen Bewußtseins,Frankfurt a.M.: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1.

[21] Arnold J.Toynbee,Menschheit und Mutter Erde,Die Geschichte der großen Zivisationen,Düsseldorf:Claassen Verlag,1979,S.501.

[22] Joachim Radkau,Natur und Macht,Eine Weltgeschichte der Umwelt,München:Verlag C.H.Beck,2000,S.155.[德]约阿希姆·拉德考:《自然与权力》,王国豫、付天海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23] 约阿希姆·拉德考:《自然与权力》,王国豫、付天海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德文版第204页,中文版第200页。

[24] 约阿希姆·拉德考:《自然与权力》,王国豫、付天海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德文版第284页,中文版第286—287页。

[25] David Blackbourn,Die Eroberung der Natur,Ein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andschaft,München:Deutsche Verlags-Anstalt,2006,S.23.(该书现已有中文版问世,书名为《征服自然:水、景观与现代德国的形成》,王皖强、赵万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6] 荷兰乌特勒支(Utrecht)大学史学教授范·温特(Johanna Maria van Winter)所撰文章内容为中世纪欧洲饮食文化研究;丹麦罗斯基尔德(Roskilde)大学史学教授缪勒—克里斯滕森(Vilhelm Møller-Christensen)所撰文章内容为丹麦西兰德省(Seeland)艾贝尔霍尔特(Aebelholt)修道院环境考古研究。

[27] 论文集收录了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九位世界著名史学家的论文,分别为:
- Charles R.Bowlus,Ecological Crisis in Fourteenth Century Europe,in:Lester J.Bilsky,Historical Ecology,New York:Kennikat Press,1980,pp.86-99.
- William H.Te Brake,Air Pollution and Fuel Crisis in Preindustrial London,in:Technology and Culture 16,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pp.337-359.
- Anthony E.Dingle,The Monster Nuisance of All:Landowners,Alkali,Manufacturers and Air Pollution,1828-1864,in: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5,1982,pp.529-548.
- Thomas F.Glick,Science,Technolog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The Great Stink of 1958,in:Lester J.Bilsky,Historical Ecology,New York:Kennikat Press,1980,pp.122-139.
- Donald Worster,The Black Blizzards Roll,in:Sodbusting,Capital I and V,in:Dust Bowl.The Southern Plains in 1930'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 Clarence J.Glacken,Changing Ideas of the Habitable World,in:William L.Thomas,Man's Role in Changing the Face of the Earth,New York/Chicago:New York a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 William Coleman,Providence,Capitalism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i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7,1976,pp.27-44.
- Donald Fleming,Roots of the New Conservation Movement,in:Perspectives in American History,Bd.6,1972,pp.7-91.
- Rolf Peter Sieferle,Perspektiven einer historischen Umweltforschung,1988,S.307-368.

[28] Rolf Peter Sieferle,Perspektiven einer historischen Umweltforschung,in:Fortschritte der Naturzerstörung,Hrsg.von Rolf Peter Sieferle,Frankfurt a.M.:Suhrkamp Verlag,1988,S.11-12.

[29] Bernd Herrmann(Hrsg.),Umwelt in der Geschichte,Göttingen:Vandenhoeck & Ruprecht,1989,封底页。

[30] 现为弗莱堡(Freiburg)大学历史学教授。

[31] Franz-Josef Brüggemeier und Thomas Rommelspacher,Geschichte der Umwelt im 19.und 20. Jahrhundert,München:Verlag C.H.Beck,1989.

[32] 其中包括环境史学家西弗尔勒,他撰写的题为《能源》(Energie)一文载于论文集第20—41页。

[33] Franz-Josef Brüggemeier und Thomas Rommelspacher,Geschichte der Umwelt im 19.und 20. Jahrhundert,München:Verlag C.H.Beck,1989.封底页。

[34] 包茂红:《约克希姆·拉德卡谈德国环境史》,载于其专著《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4—325页。

[35] 1987年,德国史学会为鼓励德国大中小学生书写历史故事专门设立了“联邦总统奖”。“环境也有历史”这一口号(Die Umwelt hat doch Geschichte.)为“德国历史”(Deutsche Geschichte)知识竞赛主题下汉堡大学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师生所提出。(Arne Andersen(Hrsg.),Umweltgeschichte,Das Beispiel Hamburg,Hamburg:Ergebnisse Verlag,1990,S.21.)

[36] Ingolf Lamprecht(Hrsg.),Umweltprobleme einer Großstadt,Das Beispiel Berlin,Berlin:Colloquium Verlag,1990.

[37] Ernst Schubert und Bernd Herrmann(Hrsg.),Von der Angst zur Ausbeutung,Umwelterfahrung zwischen Mittelalter und Neuzeit,Frankfurt a.M.: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4.

[38] 高国荣:《美国环境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66页。

[39] Wolfram Seemann(Hrsg.),Umweltgeschichte,Themen und Perspektiven,München:Verlag C.H. Beck,2003.2002年底,拉德考在接受北京大学包茂红教授采访时,他提到希曼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教材即是此论文集。详见包茂红《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5页。

[40] Joachim Radkau und Frank Uekötter(Hrsg.),Naturschutz und Nationalsozialismus,Frankfurt/New York:Campus Verlag,2003,S.37.

[41] 吴羚靖:《与环境史有约:我的历史研习之旅——梅雪芹教授访谈录(上)》,《历史教学》2020年第4期。

[42] 德国弗莱堡大学网站(https://www.wsu.geschichte.uni-freiburg.de/forschung)。

[43] 德国弗莱堡大学网站(http://www.wald-und-forstgeschichte.uni-freiburg.de/de/copy_of_uwe-eduard-schmidt)。

[44] 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网站(https://www.geschichte.tu-darmstadt.de/index.php?id=3125)。

[45] 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网站(https://www.geschichte.tu-darmstadt.de/index.php?id=3169&L=0Sven)。

[46] 肖晓丹:《欧洲城市环境史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4—85页。

[47] [德]约阿希姆·拉德考:《自然与权力》,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英译本序言第15页;转引自高国荣《全球环境史在美国的兴起及其意义》,《世界历史》2013年第4期。

[48] [德]约阿希姆·拉德考:《环境史的转折点》,崔建新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0卷第4期。

[49] 包茂红:《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8页。

[50] 拉德考和于科特曾于2005年9月访问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51] 世界环境史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我国学者梅雪芹等曾参加过这两次大会。2019年7月22日—26日,第三次世界环境史大会在巴西弗洛里亚诺波利斯(Florianópolis)市的圣卡琳娜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Santa Catarina)举行。大会主题为“合流:大加速时代的南方世界和北方世界”(The Global South and the Global North in the Era of Great Acceleration)。

[52] 这十届分别为:
第一届:2001年9月4日—8日,主办方为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大会主题为“环境史:问题与潜力”。
第二届:2003年9月3日—7日,主办方为捷克查理大学,大会主题为“应对多样性”。
第三届:2005年2月16日—19日,主办方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大会主题为“历史学与可持续性”。
第四届:2007年6月4日—9日,主办方为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大会主题为“环境关联: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
第五届:2009年8月4日—8日,主办方为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和瑞典马尔默大学,地点在丹麦哥本哈根,大会主题为“地方生计与全球挑战: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因该学会与美国环境学会等多个国家地区的环境史学会联合主办本次会议,所以此会也称为第一次世界环境史大会。
第六届:2011年6月28日—7月2日,主办方为芬兰图尔库大学,大会主题为“海陆之间的接触”。
第七届:2013年8月20日—24日,主办方为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逊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大会主题为“自然的循环——水、食物和能源”。
第八届:2015年6月30日—7月3日,主办方为巴黎凡尔赛大学,大会主题为“跨学科环境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九届:2017年6月28日—7月2日,主办方为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大会主题为“国家、经济体系、文化和宗教视域中的环境”。
第十届:2019年8月21日—25日,主办方为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大会主题为“环境史界域”。

[53] 前两届与会人数较少,第一届“只有一个意大利人,一个西班牙人,两个法国人与会”,“而与会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德国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等等却有数十人之多”,[(法)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高毅、高暖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第129页。]第二届也反应平淡。(包茂红:《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4页。)

[54] 欧洲环境史学会网站(http://eseh.org/conferece/archive/third/report2005)。

[55] 欧洲环境史学会网站(http://eseh.org/conferece/archive/Amsterdam2007/LIST%20OF%20 PARTICIPANTS.pdf)。

[56] 我国学者梅雪芹、侯深和费晟曾参加此会。

[57] 高国荣:《美国环境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68页。

[58] 包茂红:《约克希姆·拉德卡谈德国环境史》,《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332页。

[59] 高国荣:《美国环境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59—374页。

[60] 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为:
1.《西方环境危机根源考》,《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6期。
2.《环境史视野下的中世纪德国农业生产研究》,《农业考古》2013年第6期。
3.《德国环境史研究综述和前景展望》,《鄱阳湖学刊》2014年第1期。
4.《环境史视野下中世纪日耳曼人的食物构成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5.《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环境史研究》,《鄱阳湖学刊》2015年第1期。
6.《“二战”后德国环保运动之肇端与演进》,《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7.《环境史视野下纳粹德国时期哥廷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教育学》2016年第11期。
8.《西方文化史中的人与动物关系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9.《中世纪德国城市饮用水供应和垃圾处理问题研究》,《鄱阳湖学刊》2017年第1期。
10.《中世纪德国环境灾害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11.《工业博物馆的环境史研究价值——以德国威斯特法伦工业博物馆为例》,《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4期。
12.《威廉·里尔的德意志森林政治工具化思想研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13.《环境史视野下君特·施瓦布的森林保护思想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14.《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汉堡港油污问题研究》,《昆明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15.《“二战”后德国吕内堡荒原自然保护区英属军事训练场环境问题与生态修复》,《鄱阳湖学刊》2019年第1期。
16.《德国核文学发展概述》,《鄱阳湖学刊》2020年第1期。
17.《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鲁尔工业区环境问题与综合治理》,《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61] Stephan Schmal,Umweltgeschichte,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Bamberg:C.C.Buchners Verlag,2001,S.4.

[62] 钱乘旦:《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解放日报》2003年12月18日第11版。

[63] [美]查尔斯·扎斯特罗:《社会问题:事件与解决方法》,刘梦编,范燕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6页。

[64] Wolfram Seemann(Hrsg.),Umweltgeschichte,Themen und Perspektiven,München:C.H.Beck Verlag,2003,S.41.

[65] “地方性知识”原为人类学概念,在此借指特定区域的原居民面对环境变迁主动调整技术手段和适应社会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的互相适应与选择中形成合理的生计模式,并用特定的符号体系将其概念化和抽象化,以此来表达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理念。(刘向阳:《取向转型:从“衰败论叙事”到“地方性知识”的环境史》,《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4日第11版。)

[66] Verena Winiwarter und Martin Knoll,Umweltgeschichte,Köln:Böhlau Verlag,2007,S.145.

[67]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周立红:《乡村史、气候史及年鉴学派——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教授访谈录》,《史学月刊》2010年第4期。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气候史创始人,代表作有《蒙塔尤》和三卷本《人类气候比较史》等。

[68] 高国荣:《美国环境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71—372页。

[69] 王旭东:《重视疾病研究,构建新疾病史学》,《光明日报》2015年3月28日第11版。

[70] 梅雪芹:《环境史:看待历史的全新视角》,《光明日报》2016年8月27日第11版。

[71]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新华社北京2019年1月3日电,见人民网网站(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103/c1024-30502233.html)。

[72]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新华社北京2019年1月3日电,见人民网网站(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103/c1024-3050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