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政治道德修养
所谓政治道德,就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所坚持的伦理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道德修养则是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道德塑造,主动培养和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由于墨子的政治伦理学说具有儒墨融合的特点,因此墨子的政治道德修养说一方面接受了部分儒学思想的影响,注重研习修身、忠孝等道德主张,同时,墨子也根据自己的学说对政治道德修养进行了新的阐发。
一 敬天明鬼
墨子是有神论者,故在政治道德修养方面,他也认为敬天明鬼亦为政治伦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否则必将招致祸患,关于这一点正如墨子所言“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63]
应当注意的是,墨子“非命”观念根深蒂固,其敬天明鬼思想实则更为强调遵循“天鬼”爱憎行事以此消弭灾荒,而不是专注于对“天”“鬼”本身的祷祝。如墨子曾云:“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64]墨子又言:“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不尊明也,圣王之道也。”[65]可见,墨子在这里已经明确指出,世人欲“除天下之害”,免于“祸祟”的惩罚,尊崇神明是必不可少的,而敬事“天鬼”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通晓天鬼的“福”“憎”,并在此基础上“顺天之意”,兴利除弊,如此才能达到“除天下之害”的目的。显然,墨子敬天明鬼思想,有一定鬼神的外衣,但仍然强调“非命”的一面,应当说这也体现了墨子学说的一贯特色。
不过,墨子毕竟是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思想家。因此墨子所说的敬天明鬼,除了要“顺天”“法天”、多行善举之外,还应坚持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以求禳弭灾患,获取福安。如汤遭遇大旱,“告于上天”,墨子即赞赏道:“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66]可见,灾患发生时,墨子对于祭祀消弭灾患也持积极襄赞态度。
祭祀祈祷以人神沟通为出发点,以祭告活动为途径,以获得神鬼福佑为直接目的,显然更为强调“天”“鬼”作为人格神的一面,在鬼神思想影响深远的先秦时期,这既是普遍的做法,也反映了墨子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浓厚宗教性特征。
二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
由于墨子曾学儒,谙熟儒学,因此墨子的政治道德修养论也留有浓厚的儒墨结合痕迹,这尤其表现在墨子对君臣父子关系的论述上。
君臣父子关系本是儒家特别关注的问题,君惠、臣忠、父慈、子孝,也是儒家所强调的人伦纲常标准和追求的理想境界。对此,墨子也推崇“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67]“为人臣者求之君而不得,不忠臣必且乱其上矣。”[68]基本上认同、继承了儒家的这一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在谈及君臣父子关系时,更为强调君父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主张作为强势一方的君父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政治道德修养作出示范,以此教化、引导臣子,从而实现政治道德修养目标的达成。如墨子说:
是故古之圣王发宪出令,设以为赏罚以劝贤。是以入则孝慈于“亲戚”,出则弟长于乡里,坐处有度,出入有节,男女有辨。是故使治官府则不盗窃,守城则不崩叛,君有难则死,出亡则送。[69]
在这里,墨子就谈到只有君主首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唯有君主“赏罚以劝贤”,才能引导人们知法度,讲人伦,做到“坐处有度,出入有节”。再如墨子云:“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70]所讲也是此意。
可以看到,墨子在谈到政治道德修养时,是很强调上行下效,主张君父,特别是君主在整个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导作用。这样看似乎将君父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与臣子间似乎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但细加品酌便会发现墨子苦心,因为在当时背景下,君父地位高于臣子是客观事实,墨子强调君父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导性,看似维护了他们的地位,但实则抬高了对他们的道德要求,使其具有更重的道义责任。墨子云: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71]
墨子在此谈道,君主若远离圣王之道,不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更不要说臣忠、父慈、子孝之类,实际上也正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君主的政治道德责任。
三 节用、互利
墨子的节用、互利思想,既是墨子经济层面的道德伦理体现,也是其政治道德的重要显现。
节用理念是墨子学说突出的特色之一,也可以被视为墨子政治道德思想之一。
墨子认为节用说的实施,离不开圣人,如墨子云“圣王为政”则“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72]墨子还进一步具体说道:“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73]对此,墨子又具体解释道:“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74]墨子又称:“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75]
由此可以看到,墨子已经意识到了统治者若能够为政“养俭”,那么即使有水旱之灾,也可能做到无冻饿之民,显然,这是充分肯定了统治者节用对政治治理的明显功效,墨子才说“是以其民俭而易治”。[76]以此可见,墨子提倡的节用思想,既针对统治阶级,也面对下层民众,其内涵相当广泛,显然这并非仅仅是针对突发危机而发,而是内容较为系统全面的一种道德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节俭主张,不仅针对普通人有具体要求,对国君、官宦节俭之道也阐释得十分详细,如墨子言: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77]
墨子明确主张凶饥之年,人君仕宦皆应采取“彻鼎食”“损禄”等举措,以节俭之道应对灾荒。
总体来说,墨子既认同崇尚君惠、臣忠、父慈、子孝这样的儒家伦理,也提出了节用的政治主张,其政治伦理和政治道德带有鲜明的儒墨结合特征。
在先秦诸子中,墨子多以浓厚的平等观念示人,墨子提出了“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78]之说即为其中典型。墨子核心思想“兼爱”实质上即是一种曲折的平等观念,《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论墨家“尊卑无别也”,[79]班固也指出墨家“不知别亲疏”[80]的特征,正表明了这一事实。
墨子对社会财富分配的态度带有平均主义取向,墨子在《非命上》中即云:“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81]
墨子爱利万民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平等观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也可以说,他的这种带有平均主义思想的分配原则实则就是为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82]他以文王之治为例描述说:
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天屑临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此文王之事,则吾今行兼矣。[83]
故此,在政治与经济伦理思想方面,墨子提出义利统一说,主张追求“天下之大利”。
在墨子政治思想中,对利的肯定是一个重要特色。如墨子谈到何谓仁之事,就主张仁之事即为“必务求兴天下之利”。他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84]
实际上,墨子对利相当重视,以至把它上升到了天志的高度。墨子认为“利”是天命所致,如他曾言“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85]由此出发,对于政治家,墨子主张“有爱而无利”。[86]认为他们应放弃私利,为谋取公利而有作为,将义和利有机统一起来。
四 非乐、非儒
墨子主张节用,反对奢侈,对于儒家所推崇的厚葬与礼乐尤为反对,进一步形成了“非乐”“非儒”等主张。
墨子弃儒,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儒家过于注重礼乐制度,徒然靡费财用。墨子曾指出:“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87]他还诘问道:“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88]可见,墨子认为礼乐耗费大量资财,但对于兴利除弊却并无益处。因此墨子直言“为乐非也”。
乐既是文化娱乐,也关乎德行修养。墨子并不否认乐的存在价值,墨子认为,“身知其安”“口知其甘”“目知其美”“耳知其乐”,可见音乐是符合人之本性,契合人之常情。故此《墨子》说:“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89]
墨子认为,乐虽有存在的必要,但却应该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如果乐“亏夺民衣食之财”,墨子就对其持否定的态度了。因为墨子认为,让百姓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国家首务,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是绝不应过分追求声色之乐。[90]墨子说: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91]
在墨子看来,乐之是非最终也要看是否符合民众的利益,尤其是基于现实的生存需求。因此,墨子提出非乐的根本目的仍在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有学者就认为,“墨子属于理性功利主义者而非感性功利主义者,他并不否认也没有贬低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而是主张首先必须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并反对在人民大众衣食问题解决之前为满足少数人的需要而大事铺张文化娱乐活动”[92]。
墨子对儒学抱有矛盾的态度,他既承袭儒学的众多思想,也对儒学进行了批评,墨子“非儒”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因此,非儒也带有政治道德的性质。[93]
墨子曾明确阐述了对儒家学术观点的抵触,包括主张兼爱,反对“亲亲有术,尊贤有等”;主张非命,对待“天命”思想的二重性与独立性;批评“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的观点,反对儒家以古为师的理念。
由此看来,墨子对儒学是持有较为严厉的批判态度。不过也应看到,墨子政治道德既有“非儒”一面,也有借鉴儒学一面。如墨子仁学就借鉴了儒家仁学以爱为本的理念,以孝亲为前提,以兼爱为依归,体现的正是墨学承传性与革新性的结合。尽管墨学“二本”思想也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但可以看到的是,墨子所打造从“亲度”到“天下度”的思维导向,也为解决“非儒”与承继儒学之间矛盾提供了某种依据,从而使得墨子对儒学的观点具备了一种思想自洽。
五 自省
墨子在构建其政治道德理论时,虽以功利主义为基石,但同时也重视贵义、修身等政治道德修养。墨子生活的年代,正是传统道德体系走向崩溃,新的社会价值重构尚未形成的阶段,以往视为当然的义先利后、言行一致等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倾覆,也正由于此,墨子才提出了贵义修身的政治道德主张。这表面上似与其功利主义主张相背离,但两者之间恰相成为相互补充、互为表里的关系。墨子属于理性主义功利论者,他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看作是义,因此对于为政者的道德要求必定是舍个人之小利而取国家百姓人民之大利。[94]所以他说:“万事莫贵于义。”[95]怎样才能做到贵义呢?墨子说:“必去六辟,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从事于义,必为圣人。”[96]这就是说,在墨子看来,为政者应当以圣人为标准,从思想、言论、行动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
墨子说:“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97]“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98]这就是说,君子对仁的把握不是仅仅知道其名,而是要真正去践行,但在当时社会上,却存在这样名不符实的所谓君子士人,故此墨子提出了修身主张。墨子认为,修身是为政之本。他说:“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99]墨子提出的修身主张,是希望以此让当时的从政者将政治伦理内化于心,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以从根本上改善从政者的政德,这与儒家等学派的修身主张有相似之处,反映出了墨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关于如何修身,墨子提倡“反其身者”,主张形成自省的思维习惯,这与儒家有相似之处,与西方哲学中的“反思”思想也颇类似。[100]墨子又云“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修身》)。可见,墨子在谈到修身时,仍坚持将兼爱精神注入其中,这也体现出墨子修身思想的独特方面。[10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之学竞相出现,各个学派的思想家纷纷谈古论今,既发表对古代治术君臣的看法,又以此为镜鉴,提出对当时政治体制和政治伦理的观点。作为先秦时期的显学,墨家也积极投入这一潮流当中,既借鉴儒学法家,又基于自身多做阐发,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思想架构。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凡是谈到当代政治的时候,多会将其与尧舜汤武等古代明君圣贤及桀纣等暴虐之君作比较。墨子认为,自尧舜以来,逾千年的政治发展轨迹说明,唯有遵循天志,做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才可以真正做到安国利民,国泰民安。可以看到在墨子那里,无论是对古代历史经验教训的追溯,其与当代政治的比较及其对现实的分析批判,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反思意味。墨子常由这种反思得出的政治结论,再经由天志思想予以强化,由此确立这种政治反思牢固的权威性地位。
《墨子》对历史上政治经验的总结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敬天事鬼和爱人。墨子认为,只有兼爱天下之百姓,列德而尚贤,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赏善罚暴,“则下天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于是“天鬼之福可得也”。如果亲近小人,暴虐百姓,恣意取乐,就会逆天之志,就会受到天的惩罚。这样,《墨子》在进行政治经验总结时,就触及了历史变动原因的一些方面,把总结历史上政治得失的视角从天神转到了人世。[102]
[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9页。
[4] 钟文先、陈虎:《试论墨子政治思想的渊源与特征》,《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2页。
[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6页。
[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4-205页。
[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页。
[9] 钟文先、陈虎:《试论墨子政治思想的渊源与特征》,《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5页。
[1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1页。
[1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3页。
[1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44页。
[1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页。
[15] 魏义霞:《论墨子“以尚贤使能为政”的政治哲学》,《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
[1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75-476页。
[17]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18]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5页。
[19]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2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2页。
[2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75页。
[2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页。
[23]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24]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112页。
[2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页。
[2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25页。
[27]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2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4页。
[2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页。
[3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页。
[3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12页。
[3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页。
[3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页。
[3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页。
[3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6-67页。
[3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5页。
[37]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1-122页。
[3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页。
[3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页。
[40]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94页。
[4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页。
[4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页。
[43]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3页。
[4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页。
[4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页。
[4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页。
[4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页。
[4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页。
[49]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6-127页。
[50] 本节参考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第一章第四节“君主集权制”撰写,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7-132页。
[5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76页。
[5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7页。
[5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7页。
[54]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7-448页。
[5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1页。
[5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1-82页。
[5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页。
[5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7-88页。
[59] 杨俊光:《墨子新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60] 徐希燕:《墨子的政治思想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4期。
[6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页。
[62] 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6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0页。
[6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6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9页。
[6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6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0页。
[6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8页。
[6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0页。
[7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页。
[7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1页。
[7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7页。
[7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29页。
[7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7页。
[7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164页。
[7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页。
[7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27页。
[7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79]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1页。
[80]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8页。
[8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8-269页。
[82]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8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1-112页。
[8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页。
[8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8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07页。
[8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2页。
[8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252页。
[8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页。
[90]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9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3页。
[92] 窦炎国:《墨子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载任守景主编《墨子研究论丛》(八),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559-560页。
[93]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94] 窦炎国:《墨子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载任守景主编《墨子研究论丛》(八),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563页。
[9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9页。
[9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2-443页。
[9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3页。
[9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4页。
[9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页。
[100] 窦炎国:《墨子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载任守景主编《墨子研究论丛》(八),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564页。
[101]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102] 钟文先、陈虎:《试论墨子政治思想的渊源与特征》,《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