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秀美山川

第一节 太行山(新乡段)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牧野新乡是山河拱卫之城,山河文化相互交融。山,指太行山;河,指中华母亲河黄河和新乡卫河。

太行山一名五行山,或称皇母山。在今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尚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汉书·地理志》河内郡野王县:“太行山在西北。”《元和郡县图志》引《述征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括地志》:“太行连亘河北诸州,凡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明代《卫辉府志》记载:

太行山西南跨怀庆,北接彰德,迤逦燕云,绵亘数千里。其间峰谷岩洞,景物万状,虽名因地立名,然实皆太行也。

[1]

嘉靖《辉县志》记载:

太行山在县志西北五十里,西南跨怀庆府界。峰麓虽各有名,总呼为太行。宋程伊川云:“太行千里一块石”。[2]

太行山“始于怀而终于幽”,这是古人的说法,先南后北,也是从中原说起的叙事法。如果按现代地图上北下南来说,就是“起于幽而终于怀”了。我们来看太行山的山体走势,恰似个英文字母的“S”形,这飞动的“S”形,又俨然是一条昂首甩尾的巨龙。叫人想起翻江倒海的飞龙、吞风吐雾的云龙、兴云降雨的蛟龙。张衡浑天仪上的龙,古碑螭首图案的龙,也似太行山这条巨龙,它的龙首恰好在首都北京,而龙尾则连接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大自然的赐予?抑或是一个奇妙的“天人合一”的意象。

“天下多名山,太行居第一。”“得太行而得天下。”800里太行山,被称作“华夏龙骨”,“千里太行贯神州,沧海碧波一巨龙。”宋代著作也说:“太行横亘中国,号为天下脊。”因此太行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太行山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万,人称“中华民族的摇篮”。

宋代范成大诗《太行山》:

西北浮云卷暮秋,太行东麓照封丘。横峰倒岭知多少,行到燕山翠未休。

宋代徐范诗《太行山》:

茫茫远树隔烟霏,猎猎西风振客衣。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3]

明代于谦有诗《太行山》:

信马行行过太行,一川野色共苍茫。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4]

清代道光年间《辉县志》对太行山作了描述:

太行山由县西南环绕西北,绵亘数千里,直抵于海。其在县境者百余里,距县治或四五十里、七八十里不等。西南曰驼峰,正西曰石门,曰九莲,曰紫轩巍,曰白鹿。西北曰道人峰,曰华严岭,曰双人峰,曰瘦驴岭。正北曰玉柱峰,东北曰黑麓,曰百福。随地异名,皆太行也。县北为方山,亦发脉太行,巍然突峙,为辉邑主山,一支直注东南为滑山,为共山。一支折而西南为九山,为苏门,泉水出焉,若鹿台,若鳌来,屹拱太行。[5]

人们习惯上把太行山分为三段,即北太行(河北部分)、西太行(山西部分)和南太行。河南境内的部分为南太行,新乡正处于南太行的核心位置。

南太行长185公里,穿越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和济源5个地区,海拔在2000米左右。南太行正处在太行山南部“S”形拐弯处,南方来的暖湿气流在这里受到高山峡谷的阻隔,形成迎风坡雨,降水充沛,植被发育好。相比北太行,南太行降水更为丰沛,人类对山体开发更为悠久,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载体。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为交通要道。南太行既有北方山之雄伟,又具有南方水之灵秀。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所长冯德显非常深情地说: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6]

作家聂作平说:

南太行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它是太行山这曲乐章的华彩段落,是太行山这首长诗的诗眼,是太行山这个美丽女子的锦瑟年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