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广唐寺塔(延津县)

广唐寺塔,又称“白马塔”,坐落在延津县塔铺街道办事处塔铺村广唐寺旧址,始建于唐天宝年间,从其建筑风格推测,应重建于宋代中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200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唐寺塔建于唐天宝年间。天宝(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使用15年。明万历《延津县志》记载有“广堂寺”,“在县北二十里塔儿铺,正殿三楹,后殿三楹,伽蓝祖师殿各三楹,大门三楹,有塔建于唐天宝间,祷雨灵应碑记一通”。[6]明嘉靖《延津县志》记载:白马塔“其下有泉眼,人不敢废,遇旱祷雨即应”。[7]清康熙《延津县志》记载:“唐天宝古塔在广唐寺。”

广唐寺塔造型充满唐风宋韵,其抛物线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象肃穆,栩栩如生。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津县地处河南省北部,古称酸枣县,宋改延津县,县治在塔铺建治长达1400余年,可谓历史悠久。古黄河又长期在境内穿越并泛滥改道,可谓灾难深重。据明碑载,该塔是为镇河水泛滥而建。

广唐寺内有刻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修广唐寺塔记》石碑一块,上面记载着这样的内容:

广唐寺创于故酸枣邑,时梁武天监丁酉岁也,浮屠,唐后水陆殿如之中,[8]名曰“白马塔”,屹屹然,不知何以一篑之不覆。即邑迁通郭(村),居人列寺之东向,乃以塔名铺,迄于今,治则西北之于东南相距二十里许矣。

广唐寺塔为一座平面六角七级仿楼阁式砖塔,自地面以上通高26.8米,底层直径9.6米。塔外形高耸挺拔,自首层塔身以上宽度逐层收敛,高度均匀递减,使塔体外形轮廓呈秀丽的抛物线形,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造塔技艺,对于古代建筑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千余年来,该塔历经风雨侵蚀,塔体损毁严重,塔檐脱落,塔顶无存。该地以塔名邑,故有“塔铺”之名。

明代诗人越应扬曾题《广唐古塔》七绝一首,记录了这座古寺的非凡气度:

灵鹫莲峰出化城,法云空寂念无生。慈航肯度诸方便,一拯民穷即大乘。[9]

明嘉靖《延津县志》记载,延津县有古塔二:

一在大觉寺,外有檐阿,层隔实其内,人不可登。一在广唐寺,虚内,层分,数十人登之可以望远。其下有泉眼,人不敢废,遇旱祷雨即应。[10]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的《延津县志》中也有着这样的记载:

唐天宝古塔在广唐寺,虚内数层,塔顶容数十人登,旱祷雨即应,人呼为灵祠。

千余年来,该塔历经风雨侵蚀,塔体损毁严重,塔檐脱落,塔顶无存,急需抢救维修。2020年,延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委托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该塔进行了勘察设计,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维修。广唐寺塔将以新的英姿矗立在黄河故道,它见证了延津邑治和古黄河的历史变迁,它所蕴涵的黄河文化和白马文化,对当今传承黄河文明和挖掘黄河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