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典与教义

初期白莲教在典籍、教义、忏仪、戒律上直接继承了弥陀净土宗和天台宗的部分内容。至元代,又有总结和发展。无论在南宋还是元代,白莲教宗教家为了普通信仰者对教义和忏仪的掌握,都做了简化、通俗化、具体化的工作,使一般文化水准较低者易懂、易听、易接受,达到“不舍家缘,不修禅定,但念佛名”,就可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

一 经典

茅子元在创教时代,曾遍读佛经。据《庐山莲宗宝鉴》慈照宗主条记载,他“撮集《大藏要言》,编成《白莲晨朝忏仪》……述《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开示莲宗眼目”。在发配江州后,随方劝化,即成颂文,编成《西行集》。乾道二年(1166年)后,又集《弥陀节要》《法华百心证道歌》《风月集》,行于世。多数佚失。但《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为《庐山莲宗宝鉴》选入书中,而《弥陀节要》《白莲晨朝忏仪》部分内容亦载于是书。《庐山莲宗宝鉴》有清代版本行于世,后为日本《大正藏》收入。今见之清代版本之《庐山莲宗宝鉴》应为元版之再刻本,日本学者小川贯弌在1943年《支那佛教史学》曾发表《元代白莲教刻藏事迹》一文。中国学者杨讷编《元代白莲教资料汇编》,内《庐山莲宗宝鉴》非单行本,采之于佛藏。

元代白莲教经典主要集中于《庐山莲宗宝鉴》《庐山复教集》《庐山白莲正宗昙华集》中。《复教集》与《昙华集》作者为元代僧人果满。据《元代白莲教刻藏资料汇编·编者前言》介绍:“《复教集》过去有周叔弢氏翻印的元刊本,今已不易见到。”而《昙华集》元刊残本尚存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内。以上三著作中又以《庐山莲宗宝鉴》最为重要。除叙、跋之外,共分十卷。大体内容有五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白莲教教理,以念佛得归西方净土为根本信仰,介绍了口称、观想、实相等念佛的实质内涵。广泛提示了佛教经典关于念佛三昧之论述,说明茅子元圆融四土理论之精华所在。第二部分,阐明若得佛果之首要条件在修善业,深信因果,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十善业。非如此,难得念佛正因。第三部分,阐明白莲教乃东晋慧远大师所创立,述昙鸾、智、善导、法照、少康、省常、慈觉、延寿、慈云诸佛教台、净大师行迹,最后叙及于“慈照宗主”茅子元,以明白莲教千载以来的源流正派。第四部分,阐述白莲教“修进功夫”即日常之修行及晨、昏之忏仪,指出“行住坐卧,不离道场,举动施为,无非佛事”。人之所在,即修行之所在;心之所在,即修行之所在。这才是真实功德,净业道场。第五部分,指斥诸类异行、异教、异端,辩明真如本性说,辩明见闻知觉,辩明双修,辩明三车,辩明三关等,不仅指斥不类白莲教的所谓佛教异端,更多地指斥道家的诸内丹修持之方法。认为世多传习此道,尽入邪路,唯白莲念佛得三昧,才能免堕迷津,得正法。总之,《庐山莲宗宝鉴》是一部内容丰富,但又庞杂的白莲教教义的总结,是研究宋、元白莲教最重要的典籍。

二 教义——天台宗四土信仰与《圆融四土图》

茅子元创白莲教,作《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简称《圆融四土图》)。四土理论是茅子元宗教教理的核心。僧人宗鉴说他“依仿天台出《圆融四土图》”。志磐则云“所谓四土图者,则窃取台宗格言”。总之与天台宗有关。

四土即四种果报土。初为天台宗祖师智创于其著《维摩经玄疏》(或曰《维摩经玄义》之误),是天台宗止观学说与净土思想融汇的产物。智颉以《法华经》为据,以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定释迦一代说法的次第及说法时仪式、教法的深浅层次。天台宗之所以判教,是基于人根性不同,根性利者可直接受大乘教,行顿法;而根性钝者,难悟大乘,只能渐次引导,故曰渐教。同时由于人的善恶不同,受尘世五浊的影响不同,不但在判教的层次上差别显著,而且在往生净土时也迥然有别。这样四种净土国的理论便应运而生了。智在其著《维摩经疏示四种佛国》中讲:

佛国差别之相,无量无边,今略为四:一、染净国,凡圣共居;二、有余国,方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自居;四、常寂光,妙觉所居。[93]

他又解释:染净国又叫凡圣同居国。凡人有善恶两种,圣人则分实圣权圣。四种人同居,故云秽土。这四种人或因根性或因忏悔,同登净土,凡圣皆依正果。此国又叫凡圣同居土。[94]

有余国又叫有余土,是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之所居也”。居此土者,根性钝者通三藏教,根性利者可通别教、圆教。智认为它是“有变易所居之土”,故名有余土,又叫方便。[95]

果报国又叫果报土。理解此土需要与判教中的别教联系。别教是指那些对教理明智而果断者的判教层次。此中人往生净土得其实果报,“受法性报身,以观实相,发真无漏”,以便达到更高层次。“亦名实报无障碍土”。[96]

常寂光国亦云常寂光土。《观经疏明四土宗致》中解释得比较明确:

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97]

佛教讲佛有三身:“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法身为“自性清净,皎然无点”[98]。法身即佛之真身。可知居寂光土者即佛。因此智说:此土“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亦名法性土”[99]

以上即四种果报土的来由。

茅子元以智的四土理论为基础,制数种图,以示说明,并未违背台宗四土理论的本质。他制图的目的很明确,他认为宋代一些僧侣在传法上已失伦次,致使:

四土混乱无伦,智转行融,致使利钝不分,因果俱失。只言净土,不知净土高低;只说唯心,不知心之深浅。故见诸家相毁,各执一边,谁知自破宗风,非魔能坏。今则略开一线,述出四图,削去迷情,顿明心地,然后沙河法界收一纸之中,无量法门出乎方寸之内耳。[100]

茅子元制图的目的之一在于廓清有关净土业的糊涂认识,以图示的方法,简单明了地表达四种土的不同果、位、德、智等层次。依据修行者的利钝、善恶分四土的高下。

在论及五重玄义的体、用、宗时,通过不同的排列,表明了居不同净土者对三者的认识的高下利钝之分。而体、用、宗又与涅槃经之三德结合。故图示出:同居土者,“三德迷”;方便土者,“解脱德”;实报土者,“般若德”;寂光土者,“法身德”。又与应身、报身、法身三身之说相应合。在破迷解惑、情与智的关系上同样表明了居土层次的不同,因而利钝能力之不同。迷不破则惑不解,而惑不解,皆在于为情所碍,则智不通。由此可见,从佛教的立场上讲,四土图有其内在的逻辑力量,并非不伦不类。

茅子元制四土图的第二个原因,是以图解的方式扩大四土思想的影响,使文化水准不高的人或所谓根性钝者,能直观地领悟,从而扩大教势,广揽门徒。例如,他画了凡圣同居土图,并加以解释:

此土但有信愿念佛,不断烦恼,不舍家缘,不修禅定,临命终时,弥陀接引,皆得往生净土,便获神通,得不退转,直至菩提……[101]

其实将枯燥的经文化为图示,在宋代并非茅子元独创。《四教集注》的作者天竺寺僧玉岗,就曾绘制了《天台五时八教图》。他认为:末世机钝,不易领悟天台判教之玄妙,故立图,俾使见者一目了然。其画图的目的与茅子元同。

从教义的角度看初期的白莲教和创教人茅子元,并未见其与正统佛教有多大的迥异处。其“异端”表现在男女同习修持及独立成体系的宗教组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