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戒律的产生与发展

印度的时间与历史一向模糊不清,从现存的资料推测,释尊之前的印度思想界大概有两条思想脉络:明线是天神的,胜利者的,高种姓的,婆罗门教的;暗线是阿修罗的,失败者的,低种姓的,顺世论的。这两条线索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交互影响的。正如《摩诃婆罗多》史诗所言,诸神与阿修罗合力搅拌乳海以取长生药,但成功后诸神击败阿修罗而占有了全部。虽为神话,其暗示的内容大抵如实。

于释尊其时,印度思想界亦可分为两大系统:一为婆罗门思潮,二为沙门思潮。婆罗门思潮固可视为明线之发展,然沙门思潮则不尽是暗线之推演。沙门思潮,以非婆罗门之教为特色,其说纷纭,其数竟有九十六种。[1]若论聚众之广,持论之精,则有六派可为其中翘楚:

其一曰无因外道(富兰迦叶Pūraṇa-Kassapa),主杀人无罪,祭祀无功,无因无果之说;

其二曰顺世外道(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主四大归空,命终断灭,无魂无业之说;

其三曰实在外道(波浮陀迦旃那Pakudha-Kaccāyana),主一切命定,人力无用,无因无缘之说;

其四曰捕鳝外道(散若夷毗罗梨沸Sañjaya Belaṭṭhi-putta),主可是可非,亦是亦非,不可决定之说;

其五曰耆那外道(尼乾子Nigaṇṭha-Nāta-putta),主因果业报,行业最重,苦行消业之说;

其六曰邪命外道(末伽梨瞿舍梨Makkhali-Gosāla),主业力无穷,一切前定,及时行乐之说。

此六派又可分为三,其一为前三派,可视为顺世论之流脉,只是无因外道主论道德,顺世外道主论物质,实在外道主论命定罢了;其二为捕鳝外道,其观点近术而非道,似乎是辩论之法则;其三为后二派,邪命外道自耆那外道中分化而出,观点相近,行持却截然相反。此六派中,耆那教最盛,其时于不少地区可与佛教争锋,迄今仍有学统流传。[2]

佛教之学,应属沙门思潮。但佛教自身绝不会承认自己的思想与其他沙门学派有任何关联[3],而婆罗门之传统,亦被拉下神坛,而为释尊无上正道之陪衬。其后数百年间,沙门诸学派唯佛教一枝独秀,一分为二,二分十六,而步入部派佛教时期,与婆罗门正统六论分庭抗礼。佛教之戒律,也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探讨佛教戒律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学的问题。从佛经中探讨佛教戒律史,很容易被其中充斥的大量神话[4]混淆。但同时期或是再早之前的其他印度资料,可信度还未必比得上佛经,内容之详尽则更不如之。从印度佛教戒律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戒律的发展是与佛教的分裂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佛教的分裂往往来源于对戒律的分歧。对印度佛教戒律的探讨虽非本书重点,但对戒律之发源不可不谈。而其后之展开,无论是佛教戒律本身的理论推演还是印度社会对佛教戒律的影响,都足为戒律中国化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