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庭档案如何分类?

家庭档案分类是家庭档案整理的第一步,是指在整理过程中,将档案按照来源、时间、内容等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科学的分类可以体现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方便查找和使用。

首先,应该明确分类原则。一是分类标准统一,在同一级类目分类标准要一致,确保该层次类目划分符合逻辑关系;二是分类要彻底,应囊括所有作为分类对象的全部家庭档案,如果有些实在无类可归,可以将其归入其他类;三是便于保管和利用,分类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层次不要过多,过于烦琐,使用起来要方便。

其次,要选定分类方法。档案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根据不同标准形成的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其中适合家庭档案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一是内容分类法,分为婴幼档案、学生时代档案、婚恋档案、职场档案、财产档案、社交档案、健康档案、家史档案,外加其他类;二是名称分类法,分为文件类、证件类、证书类、票据类、书信类、照片类、声像类、病历类,外加其他类;三是载体分类法,可以分为纸质类、胶片类、磁介质类、光介质类,外加其他类;四是成员分类法,按照成员姓名建立相应的类别,外加其他类;五是性质分类法,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教育类、法律类、社会类、卫生类,外加其他类(详见下表)。

表2-10 常见的家庭档案分类方法

表2-10 常见的家庭档案分类方法续一

表2-10 常见的家庭档案分类方法续二

再次,根据家庭档案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两种分类方法进行组合分类。当然,如果档案数量不多,也可单纯采用一种分类方法。鉴于保管和利用的方便,首先区分不同载体,分开保管。常用的复合分类方法有成员—内容分类法、内容—成员分类法、名称—内容分类法。不同的分类方法的适用情况不同:

成员—内容分类法适合家庭成员工作、生活独立性强,形成的档案数量相对较多的家庭,那些属于整个家庭的或者属于两个人以上的档案归入其他类(详见下表)。

表2-11 成员-内容分类法

表2-11 成员-内容分类法续表

内容—成员分类法符合档案生成规律,体现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适合大部分家庭使用。一级类目内容划分为婴幼、学生时代、婚恋、职场、财产、健康、社交、家史类,然后除财产档案和家史档案外各类别区分不同成员,详见下表:

表2-12 内容—成员分类法

名称—内容分类法比较适合家庭档案载体丰富、相对纸质档案数量较少的家庭,按照文件名称分类,突出了文件的用途和属性,需要从不同内容的档案中抽取相同名称的材料,如果配合检索工具查找起来会更方便些。

表2-13 名称—内容分类法

表2-13 名称—内容分类法续表

名称—成员分类法比较适合家庭档案类型丰富、家庭成员个人档案数量多且整理基础好的家庭,先按照文件名称分类,突出了文件的用途和属性,需要从不同内容的档案中抽取相同名称的材料,然后按照家庭成员分类方便查找和利用,类目内文件可以按照形成时间排序,每类中不易区分成员的组成其他类。如果建立索引目录查找起来会更方便些。

表2-14 名称—成员分类法

表2-14 名称—成员分类法续一

表2-14 名称—成员分类法续二

以成员作为分类标准,需要考虑某些档案内容是否不仅涉及一人,例如婚恋是两个人的事,这部分就很难按照成员分开;再如财产是家庭共有的,也不能按成员分开;家庭历史更不可能区分家庭成员;实物档案和一些很难区分成员的档案可单独设类。学习、工作是家庭成员独立于其他成员之外的个人行为。家庭档案的一部分如婴幼档案、学生时代档案、职场档案、健康档案,可以按成员进行整理排列。类别的划分和选择应考虑到利用实际。例如,我们经常会填写一些重要的表格,里面会有一栏在何时何地受过什么奖励,因此奖励和荣誉材料应当集中保存。此外,设置分类标准时,一般按第一层次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达到一定数量,否则无法划分第二层次。

最后,制订分类方案。根据选定的分类法,将所有家庭档案对号入座,分别归到所属的类别,使每一份档案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安排好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