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研究
- 赵可云
- 5185字
- 2021-10-20 19:52:34
第三节 学习社会化的内涵及理论阐释
一 学习社会化的界定
个体只有通过社会化过程,其行为才能构成连贯一致的人格,对于儿童来说,社会化过程在其启蒙阶段所塑造的角色认知和角色表现、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作用。[6]参照郑杭生对社会化的定义,学习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与群体、社会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形成学习风格,内化学习方式、学习伦理、学习规范,发展学习能力,表现出社会化学习行为,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对自我和社会认知,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7]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对相对处于弱势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其所表现出的学习社会化行为与能力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成年期的社会适应、角色转变都具有重要影响。
人只有在社会环境中生存才能更加完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城镇,当地的居民常常遇到一种从未见过的生物出没于周围的树林中。每当夜晚来临,有两个像人一样的生物,但是“它们”用四肢走路,跟随在狼群后出没在树林中,后来大狼被居民打死,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神秘的生物。“它们”其实就是两个小女孩。年长的七岁左右,小孩子两岁左右。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她们也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她们刚到孤儿院时,只能像猫狗一样在地上的盆子里吃东西。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学会了穿衣,直立行走,会对其他孩子笑,能使用100个左右的单词。
上述事例表明,一个人即使有人类的遗传基因,但如果没有经过社会行为和技能的学习,个体就不能和大众的社会价值保持一致,就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个人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成为一个社会合格的成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角色所需的知识和背景,使得个体的各种行为与社会的规范相吻合,进而成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个完整的存在。社会化是个人通过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社会行为规范、社会文化和个性化人格,达到个人与社会态度、价值观念一致的过程。
(一)学习谋生手段
人类的一切生存手段都需要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从最初的吃饭穿衣,到职业技能,都是一个特定社会对新生代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也应该是一个生产者。因此,人就必须学会谋生的技能,即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都是在家庭条件下传授的。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人的谋生手段需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校教育来获得,从而才能在复杂社会环境中适应各种生存挑战。无论如何,这些谋生手段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这是人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为了保证人与人之间互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建立起来的,它避免了新一代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量地犯错,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社会生活。实际上,大多数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通过世代积累和选择而形成的,这样对于后来者来说,社会行为规范就是先于他们而存在的,他们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才能有效地融入社会群体。个体在学习并内化了社会行为规范后,才能保证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为自己社会性的成长做保障,使得社会在一定的秩序下发展进步。
(三)学习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个人融入社会的重要枢纽。因此,个体学习社会文化是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其生存的范围不同,文化的特质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一个生活在国际大都市的孩子与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孩子,生活在国际大都市的孩子一出生可能听到的就是肖邦的钢琴曲,而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一辈子可能连肖邦是谁都不知道。然而,这种差异却不影响个体学习其所处的生活空间的社会文化。
(四)学习形成个性化人格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个体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对自我的认识程度,使得个体在社会中形成了与其他个体有着本质区别的个性特质。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社会角色的判断,这种定位形成了独特的人格。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理解自己同其他人的差异的,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个体的学习社会化,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自身的人格特征,个体的个性得到认同,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且在其中学习自身的角色知识,完成自我的社会化过程。
二 学习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性
学习社会化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个体从出生开始,历经各种社会化过程,逐渐掌握社会成员所要求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从个人必须不断使自己适应社会来看,需要不断发展自我,从浅层认知、到深层认知,从较少认知到较多认知,从掌握不熟练到掌握熟练,其自身的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等都随着主体学习社会化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长期性
学习社会化过程不仅有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还有成年时期,甚至中老年还有许多需要学习与适应的地方:如家庭关系、职业关系等。这是贯穿个体终生的过程,也是学无止境的过程,秉承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三)主动建构性
个体在学习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且发挥着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以及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内在条件交互作用,表现出主动地有所选择、有所取舍。
三 学习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一)“镜中我”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个体所想象的在别人面前是什么样的形象,这个阶段是感觉的阶段,个体设想他人对自我的感觉。第二个阶段是指个体想象他人对个体自身形象的评价,这个阶段被称为解释或定义的阶段,个体在这个时期想象他人对自我的判断。第三个阶段是指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感觉,像骄傲、委屈等,这个阶段是对个体自身的反应阶段。家庭被看作一个群体,家庭对于社会化作用也是巨大的,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动作以及父母之间的谈话,了解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和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以及意见等,进而通过对这些感觉的认知,试图表现出父母所期待的行为。
在库利看来,初级群体中的个体自我意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学习社会化能够形成自我意识,儿童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形成他人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社会其他个体对自我的判断,最终进行自我反应,产生相应的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推动个体向某个期待的方向发展,这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自我形象的认识,使得个体在社会初级群体中得以充分发展。
(二)认知理论
皮亚杰作为儿童如何思考的理论研究先驱者,他的研究试图说明儿童在出生之初便已知道什么,并且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新知识,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具有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皮亚杰在社会化的研究当中,对于儿童不同阶段的思考活动做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他看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儿童的行为活动都对应着相应的智力操作类型,进而通过这些类型为儿童的知识获取定义了相应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尽管某些儿童能够比其他的儿童更快地度过这些阶段,但是儿童的发展必须经过同样的顺序,他将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形式操作阶段。
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不同阶段的认知结构。例如在前操作阶段,从2岁左右延续到7岁。这个时期,儿童学会理解和运用各种符号,学会说话,而且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其他个体。前操作阶段的儿童在同一个时刻只把精力集中在情境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是高度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还未能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看待社会的角度几乎完全是自我的角度,因此就不能理解其他的社会活动,并且不能从其他社会成员的角度看待问题。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会影响其看待社会的方式,如果处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结构中,也就是说,缺少相应的家庭结构来引导儿童的个体意识的发展,会使得儿童形成一种不健康的自我中心主义,不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符号互动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对符号互动论发展具有很大的贡献。在米德看来,个体的行为活动最初的动机是一种没有目标的特殊力量,个体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变化而改变自身的行为活动。环境中改变个体行为的客体对人们行为的发展起到刺激作用,在整个过程中,这些客体被看成是与活动行为相互关联的。个体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相同的意义,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些肢体动作完成一些社会行为。随着行为的发展,符号也得到发展,并且这些符号也被有意义地运用到社会行为当中。
米德同样认为,个人行为与客观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到社会性行为当中。个体的参与使得社会行为发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个体的人格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得到发展。实现社会行为发展是以语言等媒介作为条件的。某些社会行为对应某些符号的意义,比如一些手势等特定的行为动作。这些特定肢体动作在社会行为过程中逐步有了相对应的符号意义。个体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相同的意义,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些肢体动作完成一些社会行为。随着行为的发展,符号也得到发展,同时这些符号也被有意义地运用到社会行为当中。
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运用符号互动理论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儿童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是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儿童从教育中不断地自我发展和完善。社会化的另一个关键是要儿童遵循社会的相关规定,儿童的发展必须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让儿童了解社会所要求的相关符号,在此基础上遵循社会规范。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群体中每个成员对符号互动共同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所以评价对于儿童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儿童的各个方面,运用不同方式的评价手段,让儿童通过评价得到自信和满足感,从而也促进儿童不断地向社会化发展。
(四)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是随着个体成长不断持续发展的。依据人格终身发展论的观点,个体在每个年龄阶段所受的教育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论哪一成长阶段出现教育上的错误,都将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在各个阶段,个体都能保持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这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逐渐健全自我的人格特征。如果继续消极地发展,则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和情绪发展,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发展。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进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后,正规的学习活动取代学龄前的游戏活动,是儿童活动方式的巨大改变。进入小学的儿童将接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倘若儿童能够达到学习的要求,完成学习的任务,儿童会有成功的感觉,将为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树立自信心。但是,儿童的努力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儿童就会因此而感到自卑,进一步会失去信心。所以说对于儿童的学习社会化,就是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交互作用下,培养儿童努力的价值观导向,坦然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不要将成绩作为评判儿童的唯一的标准,引导儿童努力学习知识和社会规范。这个阶段,父母能够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儿童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在小范围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人格个性。激励儿童培养学习动机,使得儿童能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儿童人格的养成,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五)“结构—功能”理论
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分析模型。社会结构概念发展的作用是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的系统化理论。帕森斯所认为的社会结构,是一个总体的社会系统,被分成了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经济系统对应的功能是适应社会环境,政治系统的功能是为了达成目标,社会系统的功能是整合,文化系统的功能是维护。他认为这一个整体的系统是均衡地并且能够自我调节和相互支撑的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也对整体发挥相应的作用,与此同时,在社会秩序的不断分化和整合中,维持社会整体的平衡秩序。他认为对于社会结构的研究涉及社会秩序中人的行为活动。社会秩序的研究和行为活动离不开个体的思想的规范性。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是对社会结构的系统化分析,在一定层面上与政治层面的社会化具有相同的价值意蕴,对于个体学习社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通过对学习社会化相关理论的梳理发现,“镜中我”理论、认知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是从个体自我发展的角度阐释学习社会化的过程,而符号互动论、“结构—功能”理论则是站在社会角度,将个体学习社会化置于社会系统当中,说明个体社会化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以上学习社会化理论对本书均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意义,为研究者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和进行新媒体干预学习社会化的实践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