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道家的心论与心术
- 匡钊
- 1494字
- 2021-10-15 11:22:43
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文库总序
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文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学科集中展示本学科研究成果的平台。我们以“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作为本文库的主题,有三点考虑。
首先,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日益多元,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经学研究的兴盛。经学研究的兴盛,一方面是多年来传统复兴不断深化的结果,而另一方面更是当代中国自我意识的复杂反映。思想意识不仅仅是能动反映当下现实的产物,更是对未来不同想象的投射结果。这些都反映在经学研究的不同路径以及关于经学研究理趣的不同认识上。但不论经学研究复兴背后的思想文化肌理如何复杂,它都是由中国哲学学科自身研究的逻辑所推动的,它是中国哲学学科在适应时代需要中的一个发展领域。“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这样一个主题的凝练,既是我们对当前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现状的一个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扩展方向的一个预流。
其次,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我们用“经史传统”而不是“经学传统”来概括和总结当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新潮流,旨在表达我们“经史一体”的“经学观”。“六经皆史”“史即新经”,这不是对“经”的地位的削弱或贬低,而是对“史”的文明价值内涵的高度肯认;六经是三代文明历史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孔子对三代文明历史实践的价值原理化结果;“经史一体”所蕴含着的“道器合一”“理事不二”的道理,旨在说明历史有道:道既在历史中创生同时又是创生历史的力量,并且也在历史的创生中不断展开自身。对历史之道的探寻构成了中国形而上学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文明“日新日成”的根本特质。因此,“经史一体”的“经学观”必然是以中华文明的内在视野来理解中华文明道路实践的观点,而不是立足于所谓“经学”传统的教条批判中国历史的立场。也正因此,“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同时也意味着从一种中华文明史视野出发的中国哲学观。
最后,从中华文明史视野出发的中国哲学,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的哲学自觉。经学、史学、义理学,是中华文明在适应不同历史条件中不得不然分化而出的学术形态,中国哲学也是适应历史的需要而不得不创生的学术形态。中国哲学是以理性反思、道理论证和源流互质的方式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和历史发展进行高度理论概括的学术形态。中华文明是中国哲学的前提,中国哲学是对中华文明道路的哲学总结。中华文明的不断创生需要中国哲学的不断总结,中华文明也在中国哲学的不断总结中不断创生。因此,中国哲学史也是内在于中华文明史的,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实践中不断进行的理论反思、道理总结在哲学意义上的自觉。从经、史、义理传统的整体出发,立足中华文明道路的未来发展,讲好中国哲学道理和中国哲学史,是新时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庄严使命,也是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学科需要自觉承担的学术责任。
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学科是1955年哲学所成立时最早建立的研究组之一,冯友兰先生是首任组长。在近6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哲学学科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学者,中国哲学学科在中国哲学界具有十分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2017年,中国哲学学科荣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登峰计划优势学科的支持,学科发展获得极大动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库的设置,就得到了登峰战略优势学科经费的资助,借此机会,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哲学所中国哲学学科的支持!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关系,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度重视中国特色哲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国哲学学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中国哲学学科能够不辜负时代重托、不辜负学科传统,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志强
2021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