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一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总体得到一定发展,然而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得到显著提升。全球人均GDP按现价美元计算已从1960年的452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10,817美元,增长近24倍;即使按照2010年美元价值折算,1960年至2017年全球人均GDP增加了近3倍。此外,全球绝对贫困人口(每日工资低于1.9美金)的比例也在逐渐缩小,从1981年的42.3%下降到2015年的10%。另一方面,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扩大。1970年,低收入国家平均人均GDP为142美元,高收入国家平均收入为2726美元,两者相差19倍;而2017年,最高收入国家平均收入则是低收入国家人均GDP的83.8倍。另外,尽管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18.4亿下降至目前的7.5亿,但是极端贫困人口减少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中国与印度对贫困人口的减少贡献突出。反观非洲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极端贫困情况有所恶化。特别是近期非洲地区政局不稳定、疾病冲击等,导致当地极端贫困人口显著上升。
本书的写作动机正是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进行考察,希望通过一系列发展指标的度量就当前世界各经济体之间发展差异进行描述,并对导致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理论和假说进行系统化介绍。在对相关理论和假说的介绍过程中,本书不仅聚焦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直接决定因素,同时也对诸如地理、制度、文化等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深层次假说进行考察。然而,在介绍这些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因素时,我们可能需要深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是否对国穷国富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如果没有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文化等因素,的确会对经济增长与发展产生影响,但是这些要素又是被什么因素决定的?三是自人类具有现代人特征以来,不同经济体所处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历史经历的差异是否对当前各经济体的经济绩效产生影响?
特别是近期以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golu)、内森·纳恩(Nathan Nunn)、斯坦利·L.恩格曼(Standley L.Engerman)和肯尼斯.L.索克罗夫(Kenneth L.Sokoloff)以及拉斐尔·拉·波塔(Rafael La Porta)等为代表的学者,越来越关注不同国家之间历史发展经验差异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他们认为,正是由于历史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多重均衡的存在,促使不同国家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进步的快慢、制度的演化与形成、特殊的文化信仰实现等,进而使这些要素影响到各经济体自身的经济增长与发展。
正因如此,本书主要从较长时期的历史视野出发,采用一系列专题的形式,通过对最新前沿研究成果的介绍,揭示各经济体之间不同历史经验对生产要素积累以及经济绩效差异的影响。这些专题不但涉及文明起源、地理大发现、奴隶贸易、工业革命等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也涉及战争冲突、疫病传播与扩散、人口流动等重大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等。这里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希望本书更加侧重对历史遗产、历史自然实验等相关问题的考察,进一步突出历史在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与角色,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繁荣与贫困的历史根源。
李楠
于上海宝山美兰湖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