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 李一鸣
- 5字
- 2021-09-09 18:03:32
夏季的节气
立夏 立夏为何要祭冰神?你知道多少立夏习俗?
“迎夏之首,末春之垂”,立夏意味着春季的正式结束和夏季的到来,也预示着农作物开始进入生长的旺季,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描述立夏节气的物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蝼蝈,也有叫蝼蛄的,是田间地头常见的一种虫子,蝼蛄在立夏时开始鸣叫,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继续上升的表现。与此同时,泥土中的蚯蚓也开始频繁活动,这对于农业耕作自然是有帮助的。至于王瓜,则是一种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葫芦科藤本植物,有清热、生津的功效,也是在这个时节开始生长起来。
立夏这一节气的起源很早,据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地也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节气民俗,比较常见的有迎夏、尝新、斗蛋、称人等。而除了这些常见习俗之外,各地还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立夏习俗。比如在我国河北省邢台东部的一些乡村中,立夏这一天却有着“祭冰神”的习俗,可谓“冰火两重天”。而在浙江的杭州,当地人却把立夏这个节气,过成了立夏节,还入选了国家非遗名录。
在夏天为什么要祭祀冰神?立夏作为一个节气,又是怎么被过成节的?下面咱们就来聊聊这两个别具地方特色的立夏习俗。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宋·文天祥
“立夏祭冰神”的由来
“立夏祭冰神”这一习俗多见于河北邢台的东部,这一地区也是东汉时期太平道的发源地,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多的道教民间信仰。冰神祭祀是当地在立夏前后举行的一项传统祭祀活动,已经入选了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当地村民回忆,冰神祭祀这一习俗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因为每年这个时期都会下冰雹,毁坏很多庄稼。后来有个当地的道士去外地化缘,发现那边不下冰雹,原因是当地有立夏前后忌口、不吃荤腥的习俗。道士回来后就把这一做法带了回来,逐渐在邢台东部的农村地区普及开来,并延续至今。
在当地为了每年的冰神祭祀,还联合附近的几个村子建立了专门的组织“龙神会”,在会中保留着每年祭祀时诵读的经文:
维用红纸写加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月×时 会首××
谨以牲畜数事致祭于龙神雹神之驾前曰,呜呼天荒流行,何国茂有冰雹,世所不免矣,然亦视其风俗人情之善恶耳,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之百殃,其礼固有不爽者,在昔有明万历年间,上帝玉敕章邱有冰雹之变,而王公筠苍,因竭天师得而知之……
经文中提到了明万历的年号,但实际上指的不是当地的冰神祭祀,而是王公筠苍的故事。但不管怎么说,这一习俗在当地延续的时间应该是不短了,而且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立夏前后这一农耕重要时期的冰雹天灾。
老话有说:“雹打一条线,旧道年年串。”也就是说冰雹这种气象灾害的受灾范围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气象上把冰雹的这种特性叫作“冰雹线”,意思是受灾区域往往成一个狭长的带状分布。从当地县志记载的气象灾害记录来看,近几十年夏季冰雹线与有着冰神祭祀习俗的乡村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是能够对应的。
•“立夏祭冰神”的祭祀形式
立夏的冰神祭祀是当地村民自己组织的祭祀活动,参与者也以当地村民为主,并由村民组织“龙神会”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村民们在祭祀活动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会首,即习俗活动的组织者;礼宾,一共四名,选村民中相对有文化的人担任,礼宾中要有一名主祭,负责主持祭祀和念祭文;花花好,这是当地祭祀习俗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角色,当地人将礼佛的人称为“花花好”,主要是村里的中老年妇女,这些人也是祭冰神活动的参与主体,主要负责念经、上香、做功(制作有当地特色的一种剪纸);道士班,当地道教信仰兴盛,村民中多有道士,包括乾道坤道,而祭祀活动的道士班由十三名道士组成,负责完成祭祀活动中的诵经等仪式环节。此外,还有乐队、秧歌队等角色。
具体的祭祀仪式过程从准备期开始算有七天左右,即立夏的前三后四。祭祀在立夏当天,前三天主要是准备工作,包括贴通知、搭棚(神棚)、准备祭祀供品、请神像、贴纸、请河神(龙王)等。按照供品不同,当地的冰神祭祀又分为活祭和面祭,即用活供品或面供品。
•文化、自然与非遗保护
从冰神祭祀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是与当地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环境、处于冰雹线上的地理位置以及联系相对紧密的村社组织结构(龙神会)高度相关的。只要这种生产环境和社会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相应的民俗文化就有其存在的土壤。
同时,类似的村社文化活动,除了是一种表达诉求的祈祷活动之外,由于其长期的存续性和村民的广泛参与性,也逐渐地演变成了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活”的生活化的民俗,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我们真正值得去保护的东西。而同样是立夏,不同的环境和社会组织,就可能诞生出不同的习俗。在与河北环境迥异的杭州,当地人的立夏就很不一样。
杭州半山立夏节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也就是说,立夏节气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从这天开始,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天地万物都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
传统上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套知识体系,也跟我国很多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真正以节气来命名的节日,其实是不多的。可在杭州半山,当地人偏偏就把立夏节气过成了节,还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杭州地区的立夏节气民俗
要说立夏节,那首先还得从立夏这个节气说起,毕竟节日是不能生造出来的,尤其这种建立在传统节气基础上的节日,其节日的形式必须要有一定的传统作为依凭。如果翻一翻明清时期以及近代浙东地区的地方志,就能发现立夏这个节气,旧时在当地还是很重要的,也有很多特有的节气习俗。这些习俗,应该说构成了后来立夏节节俗内容的主体。我在这里为大家列举几条。
首先是称人。民国时期的《德清县志》载:“立夏日,群儿最乐,有就野煮饭,饭后秤人之举。成人咸赞助之,故权体重不限于儿童。”这就是称人的习俗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这种习俗的来历,据传说是当地人相信,经过这番称重的仪式之后,小孩可以不疰夏[1]。
其次是祭祖和吃立夏茶。嘉庆时期的《余杭县志》记载:“立夏之日,以樱桃、新茶荐祖庙,杂以诸果各相馈遗,谓之立夏茶,乞邻麦为饭,云解疰夏之疾。”立夏时节,民间有用各种时令果蔬祭祀先祖的习俗,此外还有吃“立夏茶”以防止疰夏的习俗。这个立夏茶可不是简单的茶叶,而是混合了“新茶、新笋、朱樱、青梅等物,杂以枝圆枣核诸果”(康熙《杭州府志》)的一种果茶。
再次是做野米饭和乌米饭。民国《乌青镇志》载:“募米拾柴作野灶炊饭,名野火饭,食之云可身健。”《江乡节物诗》又载:“青精饭,食之延年,本道家言。杭人呼为乌饭,亦有制以为糕者,于‘立夏’食之。”也就是说,旧时立夏,浙东地区的人会邻里之间凑些米,在野外支起锅灶煮饭,或者做乌米饭、乌米糕一类的吃食,总之都是为了祈祷夏日的健康。
•立夏是怎么变成一个节日的
传统的立夏节气民俗为立夏节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素材,但真正建立为一个节日,还要做很多工作。杭州的立夏节也叫作“半山立夏节”。半山是杭州城北丘陵,本名皋亭山,而半山立夏节的“主会场”就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半山娘娘庙里。
半山立夏节是由以倪爱仁老先生为首的一群当地文化爱好者发起,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扩大为一个节日的。倪先生是半山当地人,对半山当地的传统民俗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2002年的时候,他就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皋亭文化研究会(在半山娘娘庙内)。2007年,倪先生会同当地的倪氏宗族和一些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自发举办了第一届半山立夏节。后来,随着立夏节影响的扩大,当地政府也参与到节日活动的组织中来,半山立夏节逐渐成为杭州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
要说半山立夏节的内容,首先应该说一下活动的场地半山娘娘庙,以及庙里供奉的这位半山娘娘。关于半山娘娘的传说,是杭州当地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了。据传说,北宋末年半山地区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倪姓少女。少女15岁那年,金兵南下,康王赵构在南渡的路上经过这个村子。倪姓少女在金兵经过的道路前撒了很多沙子,又用笤帚扬起大量沙尘,使得金兵误以为前面有宋兵列阵,就延缓了追击,康王赵构因此得救。当然,这位倪姓少女后来也被金兵杀害了。后来赵构在临安称帝建立南宋,便封这位少女为“撒沙夫人”,并在半山建庙纪念她。半山当地居民也将这位撒沙夫人称为半山娘娘,千年来娘娘庙几次被毁,但香火一直不断。
建立半山立夏节的倪爱仁老先生,就是半山娘娘的后人,半山地区至今还居住者很多倪姓的宗族。立夏节在半山娘娘庙内举办,最初也是借助娘娘庙庙会的名义,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参与。节日准备过程中的许多义务工作人员,都是半山娘娘的信众,他们相信为这种活动做贡献,是可以有“功德”的。来参加立夏节活动的民众,很多人也会在娘娘庙里上炷香,节气民俗与信仰的力量就这样交融在一起,非常奇妙。
半山立夏节的节日活动,首先一部分就是继承了传统的立夏节气习俗,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称人活动、野米饭、立夏茶等,在这里都可以看到。此外,旧时农历五月初一,半山当地有农具会的活动,也移到了立夏节里,办成了农具展销活动。
其次,就是对传统君王的送春迎夏祭祀活动的恢复性展示。不过这些展示并不是完全的复刻古礼,而是结合古礼进行了一些取舍。比如过去祭祀中有些过于血腥的内容就去掉了,一些过于复杂的礼器如大蠹旗也做了简化。
再次,就是按照现代人的习惯,结合立夏节气的精神内涵做了一些创新,包括融入了非遗集市、手工艺品交易等内容的半山娘娘庙会,还有比较有意思的跑山迎夏活动。传统立夏的很多习俗,其实都有乞求健康尤其是孩子健康的愿景在里面。到了现在,运动增强体质,再加上半山娘娘庙本来就在半山森林保护区内,也是户外运动的好地方。于是半山立夏节就策划了这么一个新活动。
•从传统向现代的引渡
随着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传统节气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在这个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一种诞生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知识系统和民俗活动,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下去?甚至,这样的保护和传承还有没有意义?毕竟,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中,最大的功能其实是指导农业生产,这一功能在今天已经非常薄弱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半山立夏节可以为我们提供几点有益的思考。
首先,半山立夏节创立了一种普及节气文化的情境。许多传统的节气文化,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情境下自然生发而成的。在今天,这种传统的情境已经没有了。那么,通过建立这样的一个节日活动,并引导大众的广泛参与,或许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情境。我们在半山立夏节的现场,也确实看到很多举家参与的市民,他们面对种种陌生的节日符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去了解更多关于立夏节气的知识。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节日活动能够年复一年地举办下去,对于立夏这样一个固定的时间节点,以及在固定节点下有固定的仪式内容,是可以在民众的心目中构建出一种新的认知的。毕竟,所谓的“节日”,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不就是“年复一年地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吗?
其次,如何将传统节日向现代社会引渡?可能有的读者会说,这样一种新的情境下产生的“立夏节”,还是我们传统的“立夏”吗?我想,这可能牵扯到我们该如何看待“非遗传承”这样一个大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所看到的某种具体的器物,往往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这些物质文化背后,蕴含的那些技艺手法或文化记忆。
回到立夏节的话题,可能我们今天吃的野米饭、乌米饭,制作手法、材料都和古代有了不同;我们今天的称人,也不再严格得像古代那样“秤锤只能向外移,不能向内移,如称得数逢九,要加一斤”;我们今天的“送春迎夏”,已经完全只是一种“表演”。但是,通过这些节日的“符号”,我们依然可以承袭日渐远去的农耕时代的“文化记忆”,因为它们让我们知道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的先民,在这样的时刻,他们为何又如何去度过。我想,这就够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