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 李一鸣
- 2877字
- 2021-09-09 18:03:31
元宵节仅仅是春节结束的标志吗?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起源与习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辛弃疾
元宵节,或称元日、元夕,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春节期间的最后一个节日,元宵节可算是为数不多从古代一直传承到今天的传统节日之一了。赏花灯、赏月、吃元宵,在娱乐和食物都相对匮乏的时期,这些节日活动对人们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这样一个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除了我们熟知的这些节俗之外,它的背后又有哪些更深的文化内涵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元宵节的来历
要说元宵节的来历,这个版本就非常多了,从历史的到宗教的,从民间的到学界的,似乎有着真伪莫辨的多种说法,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特别权威的答案。不过作为民俗本身来说,咱们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各种各样的说法,也是构成元宵节这个民俗事项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元宵节的一些记忆和认识。在这里我就选择流传比较广泛的几种说法,以飨各位读者。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最早的一个说法源自西汉文帝时期。汉文帝承诸吕之乱,以外藩入主长安。据传说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就是在正月十五这天,所以汉文帝登基之后就把这一天定为一个庆祝节日,每到这天晚上就要出宫游玩,参与一些民间的庆祝活动。正月也叫元月,宵就是夜晚的意思,元宵这个词也就是这么来的。
也有说法认为,元宵节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比如成书于南宋的《岁时广记》里就曾有这么一段记载:“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中国正月之望,谓之大神农变月。汉明帝令烧灯,以表佛法大明。”这可能是关于元宵节燃灯习俗的来历的一种说法。
另外也有说法认为,元宵节燃灯的习俗和道教有关。道教有“三元说”,从而衍生出三元节,即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分别对应天、地、人三官。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故要燃灯庆祝。此外也有道教典籍说,道教的祖师张道陵天师的生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乃是为天师庆生。
不过说实话,这些跟宗教有关的节日起源说,大多有一定的附会的成分。有学者经过仔细考证,认为元宵节应该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元日祈谷”仪式。按《周礼》的解释,在西周时期孟春元日,周天子要率领百官、诸侯、大夫举行祈谷仪式,大致就是一种模拟农业耕作的仪式表演,主要是祈求丰收。这种仪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春耕时人们祈求丰收的仪式。同时,在这种祈谷的过程当中,也有点燃篝火的仪式环节,像《诗经》中就有“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事情。这也被认为是元宵节燃灯习俗的滥觞。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自汉代出现以来,逐渐褪去了原始巫术的色彩,从汉魏到隋唐,从官方到民间,从宗教到世俗,元宵节逐渐向着全民狂欢节的地位狂奔而去。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很多我们后世熟悉的节日习俗,从最早的燃灯到后来的灯会、灯谜,再到后来的吃元宵、舞龙舞狮等等。
元宵节的燃灯习俗最早起源于上古祈谷仪式中的燃篝火,后来逐渐发展成灯会以及相应的游行活动,这也是民间所谓“闹元宵”的主要内容。在观灯游街的同时,还逐渐产生了其他多种文娱活动,比如猜灯谜。灯谜大概源自宋代,人们在燃灯的同时,在花灯下面附上谜语,猜对了往往还有奖品。灯谜的类型很多,到晚清时期,常见的灯谜有谐声、别字、拆字等种类,难度也是不等,上到文人雅士、下到贩夫走卒都有适合参与的。元宵节承接春节,宋代以后也延续了过年放烟火的习俗,人山人海逛街的同时,还有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更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
说到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元宵,或者叫汤圆。实际上在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出现的比元宵节要晚一些,大约要到南宋以后了。最早的时候,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主要是米粥或豆粥,但这个主要是祭祀用的供品,其性质跟后来的汤圆的性质还不一样。大约南宋以后,开始出现在元宵节食用汤圆的记载:“以糯米为皮,内实各种馅料。”南北两地对汤圆的做法也不太一样,像南方主要是用手工揉团,北方则主要是用手摇簸箩滚成球[1]。
汤圆与团圆谐音,实际上也是寄托了人们祈求团圆的念想。传统上正月十五是整个过年的结束,过年也好,正月十五也罢,都是祈求阖家团圆。在今天很多农村地区,依然保持着正月十五之前不开工、不离家的古风,而在城市里一般则是初七、初八就要上班了,不得不说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明清以后,在传统的灯会之外,元宵节又加入了一些民间杂技活动,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等。这些传统的杂技活动,很多都不是元宵节独有,比如舞龙、舞狮,但这些活动的加入,无疑使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更加热闹了。
元宵节与狂欢节
在今天,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可能多数人能想到的就是吃元宵、赏月、看花灯等,但实际上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元宵节都承担着狂欢节的角色。为什么叫狂欢节呢?因为很多在平时要遵守的规矩,在这一天都不用遵守了!
比如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过去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实也不是完全主动地选择,因为在唐代及之前的朝代,是普遍地执行宵禁的。但在元宵节这天,“金吾不禁”。执金吾是负责维持京都治安的官员,他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检查宵禁,也就是说,元宵节前后,宵禁停止了。
平日的晚上,普通人活动的空间只有自己家里,但到了元宵节这天,大家可以上街赏灯、购物、吃喝等等,活动的空间也大大地扩展了。比如《东京梦华录》里就记载了宋代开封的元宵节盛况:“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骑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可见当时的元宵节还是非常热闹的。
虽人与人之间因权力和财富的不同,社会地位相差很大。在平日里,很难看到官员、平民、读书人、劳动者等不同身份的人密集地出现在一个地方,甚至连城市里的主干道,都要专门划出几条路,不许一般老百姓涉足。但在元宵节这天,这种身份性的壁垒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辛弃疾在他那首著名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用“一夜鱼龙舞”来形容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如此热闹的场景自然也不可能再严格地区分哪些是有身份的人,哪些是普通百姓。甚至在某些朝代,皇帝为了满足个人娱乐的需求,或者为了展示与民同乐的胸怀,还会亲临元宵节花灯会的现场,让普通人都有机会看一眼皇帝的真容,这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点,可能也是最具狂欢色彩的,就是元宵节晚上,女性也可以上街看花灯。到了明代还产生了一种专属女性的“走桥”的活动,女性结伴在桥上走动,表达求子、求健康等愿望。
在金元时期,在元宵节前后还流行一种“偷俗”,即可以去偷别人家的东西,主人家就算发现了也不能责罚,还得拿东西上门去赎取。这种偷俗后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男女大防,成了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约会私奔的理由,不过这种“偷”只能局限在未婚男女之间。
当然这种偷俗最早应当是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汉化的过程当中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私奔一类的习俗逐渐就没有了,但是偷菜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甚至一直到今天,在一些南方地区还有留存。而且在解释为什么要偷菜的时候,实际上又包含了一点原始的与生育有关的祈盼,比如好的姻缘,比如求子之类的。这或许也是最早的私奔一类习俗的一缕余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