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66.其心必异

玉锦兮让两国使臣暂时在旁边等待一下,先转一圈把其他几个国家使臣的小事解决了。

众人见她换一人就换一国话,各国话就跟母语一般流畅而出,不过三言两语就把那些使臣们打发出门的出门,进屋的进屋,看热闹的看热闹,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

通译们知道遇到了高手,都红着脸站在一旁,一边看玉锦兮处理问题,一边暗自学习。

等终于把两个因为噪音和交流不畅差点儿引发斗殴的使臣打发走,玉锦兮看着几个通译叹道:“你们也知道两国邦交何其重要,怎么不知道多钻研一番?”

通译们的脸更红了,其中一个道:“大人教训的是,学生以前只是学了交趾语,这些都是现学的,很不到家。”

玉锦兮:“罢了,这事儿也不怪你们,能有如今这程度,也能难得的了。”

只是按照这几个通译的水平,她怕是一时半会儿的脱不了身了。

大家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若是平时还好,可这些人是要觐见陛下的啊,礼仪是必须要学会的。

各国礼仪千差万别,若没有人在旁协助,鸿胪寺司宾署的人没法儿干活。司宾署的署丞一直在旁观,不懂异邦话的他除了干着急也没办法,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懂行的,恨不得立刻把玉锦兮放到鸿胪寺供起来才好。

好在还懂得官阶高低,看人家穿着正七品的青色官服,自己却是正九品的绿色官衣,便作揖打躬的说好话,恳求玉锦兮施以援手,把接待外邦使臣的事儿直接上升到国威帝威上去,眼巴巴地盯着玉锦兮,盼着她赶紧答应帮忙。

玉锦兮最受不了的便是这个,只好叹着气答应了,让司宾署的署丞感激不已。

几位通译小声交流了几句,一起来请求旁听,好趁机多学些东西。

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轰,玉锦兮答应了,要是这些人学得快,她也能早些脱身不是?

在她最初的规划中,四夷馆就曾经是她踏入上层社会的一个选择。不过阴差阳错地进了蕃育署,又从中发现了可以利用稼穑之术来帮助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语言翻译这件事情早就被她抛之脑后了。

谁知道结识了一个李海宝,又把这件事情给重新拾了起来,人生境遇真是奇妙。

通译们也是各有所长的,有的学鞑靼语,有的学吐蕃语,也有学交趾语的。玉锦兮询问了各自的意见,让每个人只专心学习一门,而且先集中学习日常对话和礼仪用语。

玉锦兮说得很清楚:“如今最要紧的,是这些使臣觐见陛下的事情。各国礼仪相差万别,咱们不了解对方觐见本国君主的礼仪,也没有办法验证,便只好让他们按咱们大月的礼仪行事。付大人,这些使臣何时觐见陛下,可有章程?”

付鸿涛正是司宾署的署丞,闻言便苦着脸道:“李大人说了,要到冬至大宴的时候。”

明白了,每年的冬至大宴堪称最大的盛宴,让这些使臣在冬至大宴上露面,的确是弘扬国威的最佳时机。

只是,玉锦兮算算时间,还有不到半个月,也太紧张了些。

半个月的时间,通译们就算是不吃不喝,也完不成一门语言日常和礼仪用语的学习啊。

关键时期只能用非常之法了,玉锦兮沉吟道:“若是以前遇到此类的情况,一般是怎么做的?”

付鸿涛悲愤摇头:“咱们大月朝,就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过。”

借鉴以往的经验是做不到了,那就只能自己想出法子来。

玉锦兮道:“那咱们就想想,大宴上一般会遇到什么事情。把那些事情都列出来,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学习,这样总该好些。”

这是个好主意,满屋的人一下子就觉得有了希望。

付鸿涛立刻道:“一个是朝拜的事儿,得让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站着,什么时候跪,什么时候拜。还有一个便是赴宴的时候,什么菜是看的,什么菜是吃的。对了,这些人会使筷子吧?”

通译们都摇头,何止不会用筷子啊,有的人还直接用手抓呢。

玉锦兮当机立断:“让他们学会用筷子比较费劲,还是问清楚各国习俗,给他们上不同的饭食好了。这件事情比较麻烦,我亲自去办。”

此事还要与光禄寺的人打交道,玉锦兮去办最合适,付鸿涛稍微舒了一口气。

剩下的便是朝拜的事儿了,一个通译想了个好主意,朝拜的时候是有官员主持的,咱们把那几句话教给他们不就成了?就算是一时听不明白,看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总是会的。他们都是异邦人,就算是动作上有些不整齐,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这个好办,付鸿涛最熟悉这一套,当下把那些话说了下来。玉锦兮让人研墨铺纸,左边是汉语,右边是各国语言,列了个表格一一写了下来。

这样便一目了然了,玉锦兮当场进行教学,几个通译捡着自己相对熟悉的语言挑了,很快便学会了,剩下的便是如何去背熟运用,这个玉锦兮就不用管了。

再困难的事情有了解决的方向与方案,也就不再构成问题了。大家各有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过了一两天,便慢慢地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那些使臣也对语言沟通不畅的问题颇感苦恼,也有意识地学习汉语,一时之间,倒是在鸿胪寺掀起了一股语言学习的浪潮。

然而玉锦兮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在有一天看书看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句话时,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天方、暹罗什么的要跟大月做生意,其中有利可图,这般积极地到大月来不难理解;交趾是因为得到过大月军队的帮助,平息了国内叛乱,紧抱大月的大腿也能理解。可是阿瓦人为何要来大月呢?他们的国家如今正处于内乱之中,他们就不怕自己这边辛苦了半天,等回去一看,自家的皇帝被推翻了么?

这可是她亲自考察来的结果,自从发现空间不再限制她出国之后,她往那边跑的次数一点儿都不比去南边进货的次数少,谁让那边有丰富的硬木资源呢?还是不花钱的那种。

玉锦兮觉得自己有些大意了,她获得情报这么容易,怎么就没想着去打入内部获取第一手资料呢?

说干就干,这天晚上,玉锦兮就飞进了阿瓦使臣的屋里,随便找个高处一待,一边干活儿一边窃听,啥都不耽误。

鸿胪寺多年不曾大规模地接待各国使臣,接待能力有限,阿瓦使臣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五间正房,两位使臣一人用两间,中间给他们当接待室兼会议室用。厢房则给了那些随从们,倒座房给他们当了仓库,挤一挤倒也够用。玉锦兮先在其中一个使臣的屋里待着,过了一阵子见他移步去了另一个使臣的屋子,便也跟着去了。

这是要商量事情?太好了。

年长的那位正眯着眼睛品茶,见他来了,立刻招呼他同品:“埃索,过来喝一杯茶,大月的茶真不错。”

埃索苦学了几日大月礼仪,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执壶的应该是晚辈,便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

玉锦兮看得直摇头,觉得大月礼仪的培训还是不到家,这种情况下你得先给上司倒了之后再给自己倒好不好?就算人家杯子里的茶水是满的,你也得意思意思地点几滴。

埃索对茶不是很感兴趣,一口气喝了一杯下去之后道:“妙哥吴,你觉得他们会答应我们的请求吗?”

这么开门见山?她运气真不错。玉锦兮放下了手里的锄头,去小池塘边洗了洗手。

妙哥吴:“埃索,你不用着急。根据我的观察,这个大月的皇帝是个好大喜功的人。”

埃索奇怪地问:“你见过大月的皇帝了?”

妙哥吴摇头:“自然没有,不用非得见到他才会做出准确的判断,只用看这些官员们的举动就行了。”

很有耐心地给晚辈解释:“他们说他们的皇帝要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接见我们,而且还是同时接见我们这些使臣,这不就能说明这一点么?我们也有过记载,说是以前,呃,不是这个皇帝的时候,我们派人来朝拜时,也是这样被接见的。而且那些皇帝都十分大方,喜欢用给别人礼物来显示自己的富有,用帮助别人显示自己的强大。只要我们多说好话,那他们就会答应我们的要求。”

得意地一笑:“对了,可千万不要像那些愚蠢的天方人一样,觉得可以用足够的珠宝来装饰自己,就能被人尊重。我们要走的是哀兵政策,只要我们把我们的处境说得足够可怜,说得我们多么盼望着天朝上国去拯救我们,他们就一定会派兵的。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去送死,跟在后头收复失地了。”

埃索很显然也被他描述的这一番美好前景鼓舞到了,十分欢喜地道:“真的么?”

妙哥吴继续得意地笑:“那是当然。不管是谁当皇帝,他们这儿的皇帝永远是喜欢听好话的。不信你就等着瞧好了,到时候他们帮咱们把仇敌赶走,咱们就每年过来朝拜就是。”

埃索:“啊?那我们岂不是要把财富送给他们?”

妙哥吴哈哈大笑:“你放心好了,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这个大月的皇帝是好大喜功的。咱们只管把深山老林里用不到的什么这花那草地给送过来,他们就会给咱们无数昂贵华丽的绸缎。不管怎么样,这笔买卖都是赚的。”

埃索也笑了:“这样说的话,送几头大象什么的也成啊!那东西也不值钱。”

妙哥吴一拍桌子:“就是这样!”

两个使臣乐呵呵地畅想起美好的未来来,越想越得意,最后各自喝了一大肚子茶,不得不各自歇息了。

玉锦兮看两个蠢材自娱自乐了半天,将手里的笔落下,成了,虽然没有都记录下来,可关键的话都没落下。

原来阿瓦是打着这样的主意,玉锦兮检查了一番记录,嗯,有了这个,就不用担心光熹帝傻傻地为了所谓的泱泱大国面子,而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如今可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世界,这种帮助他国的事情纯粹就是亏本生意,能不做还是不要做,除非能够从中获得巨额利益。

拿经济思维解决政治问题自然不成,不过抛开经济谈政治自然也不成。至于其中的度如何拿捏,还是让朝中的大臣们头疼去吧。

阿瓦人是打着让大月人出白工甚至白送命的主意,其他使臣呢?玉锦兮立刻提高了警惕,接下来的每个晚上,就挨着院子的跑,有的时候还要跑两三个,花了几天的功夫,总算是把各个使团的小九九给弄明白了。

还好,除了阿瓦人的恶心算盘之外,别的使团的目的,并不算太过分。

天方人只想着做生意,打的主意是从海上绕路太远了,而且要依赖大月的海船实在是不方便,他们打算从欧罗巴那边买些海船来自己跑运输。

暹罗人是打着从大月多弄些金银财宝回去的主意。

交趾人想要紧抱大月的大腿,好让那些抱着叛乱之心的乱臣贼子不敢轻举妄动。

榜葛兰人最有想法,他们想学习大月的丝绸技术,好回去截了大月丝绸的销路,把自己生产的丝绸运到天方去做生意。若是丝绸技术不好学,陶瓷制造也没问题,他们不挑。

他们甚至还带来了几个十几岁的少年,想着要让这些少年长期待在大月,最好打入核心地带,好彻底把大月的一些优秀技术学到手。等这些少年学到了这些东西,呵呵,那就没有大月什么事儿啦!没准儿也没天方什么事儿啦!在不久的将来,没准儿就会有一个地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榜葛兰帝国雄踞大海之畔!

到时候,他们要脚踏天方,拳打大月,至于什么阿瓦,什么暹罗,那些都是他榜葛兰帝国的一部分啊一部分。

瞧瞧人家,这才是一国使臣的正事儿嘛!

玉锦兮一边光明正大地偷听一边下笔如飞地记录,别说,这个美丽的前景她都有些陶醉。当然,这个主角肯定就不是什么榜葛兰了,而是大月。

若是她往这方面努力,几十年的功夫,差不多也该够了吧?要不要试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