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BIM总体实施计划
3.1.1 明确项目BIM需求
每个项目都有五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项目发起人、项目客户、项目经理、项目团队、项目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应该对项目承担责任。所以,在应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时,需明确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需求,并结合BIM本身特点来确定项目管理的服务目标。这些BIM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并且能够促进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成功。
3.1.2 编制BIM实施计划
1.实施目标
企业在应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时,需明确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目标,并结合BIM本身特点确定BIM辅助项目管理的服务目标,比如提升项目的品质(声、光、热、湿等)、降低项目成本(须具体化)、节省运行能耗(须具体化)、系统环保运行等。
为完成BIM应用目标,各企业应紧随建筑行业技术发展步伐,结合自身在建筑领域的优势,确立BIM技术应用的战略思想。比如,某施工单位制定了“提升建筑整体建造水平、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动态管理”的BIM应用目标,据此确立了“以BIM技术解决技术问题为先导,通过BIM技术严格管控施工流程,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的BIM技术应用思路。
2.组织机构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将各种专业人才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整合,将他们各自的优势、长处、经验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为更好地完成项目BIM应用目标,响应企业BIM应用战略思想,需要结合企业现状及应用需求,先组建能够应用BIM技术为项目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项目级BIM团队,进而建立企业级BIM技术中心,以负责BIM知识管理、标准与模板、构件库的开发与维护、技术支持、数据存档管理、项目协调、质量控制等。
3.进度计划(以施工为例)
为了充分配合工程,实际应用将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设计BIM应用方案。主要节点为:
1)投标阶段初步完成基础模型建立,厂区模拟,应用规划,管理规划。
2)中标进场前初步制定本项目BIM实施导则、交底方案,完成项目BIM标准大纲。
3)人员进场前针对性进行BIM技能培训,实现各专业管理人员掌握BIM技能。
4)确保各施工节点前一个月完成专项BIM模型,并初步完成方案会审。
5)各专业分包投标前1个月完成分包所负责部分模型工作,用于工程量分析,招标准备。
6)各专项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完成竣工模型以及相应信息的三维交付。
7)工程整体竣工后针对物业进行三维数据交付。
详细应用节点计划图如图3.1-1所示。
图3.1-1 详细应用节点计划图
4.资源配置
(1)软件配置计划 BIM工作覆盖面大,应用点多。因此任何单一的软件工具都无法全面支持。需要根据我们的实施经验,拟定采用合适的软件作为项目的主要模型工具,并自主开发或购买成熟的BIM协同平台作为管理依托,软件应用举例见表3.1-1。
表3.1-1 软件应用举例
(2)硬件配置计划 BIM模型带有庞大的信息数据,因此,在BIM实施的硬件配置上也要有严格的要求。结合项目需求及成本,根据不同的使用用途和方向,对硬件配置进行分级设置,最大程度保证硬件设备在BIM实施过程中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地有效控制成本。
5.实施标准
BIM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贯穿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与层面。在项目BIM实施前期,应制定相应的BIM实施标准,对BIM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进行规划,实施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明确BIM建模专业、明确各专业部门负责人、明确BIM团队任务分配、明确BIM团队工作计划、制定BIM模型建立标准等。
现有的BIM标准有美国NBIMS标准、新加坡BIM指南、英国Autodesk BIM设计标准、中国CBIMS标准以及各类地方BIM标准等。
由于每个施工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同、施工办法不同、企业管理模式不同,仅仅依照单一的标准难以使BIM实施过程中的模型精度、信息传递接口、附带信息参数等内容保持一致,企业有必要在项目开始阶段建立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企业级乃至于项目级的BIM实施办法与标准,全面指导项目BIM工作的开展。如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BIM实施标准(企业级)和长沙世贸广场工程项目标准(项目级)。
6.保障措施
在项目BIM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见表3.1-2。
表3.1-2 项目BIM实施的保障措施
(续)
3.1.3 基于BIM技术的过程管理
项目全过程管理就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负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等工作;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项目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言,争取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在限定的时间、资源(如资金、劳动力、设备材料)等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费用(成本投资)圆满完成施工项目任务。
BIM模型是项目各专业相关信息的集成,适用于从设计到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贯穿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项目管理的流程如图3.1-2所示。
图3.1-2 全过程BIM项目管理的流程
项目的实施、跟踪是一个控制过程,用于衡量项目是否向目标方向进展,监控偏离计划的偏差,在项目的范围、时间和成本三大限制因素之间进行平衡,采取纠正措施使进度与计划相匹配。此过程跨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涉及项目管理的整体、范围、时间、成本、质量、沟通和风险等各个知识领域。图3.1-3~图3.1-5分别为项目进度控制流程图、成本控制流程图、质量控制流程图。
图3.1-3 项目进度控制流程图
在BIM模型中集成的数据包括任务的进度(实际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作量、产值、完成比例)、成本(各类资源实际使用、各类物资实际耗用、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投资资金实际到位、资金支付)、物资采购、资源增加等内容。根据采集到的各期数据,可以随时计算进度、成本、资金、物资、资源等各个要素的本期、本年和累积发生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预测项目将提前还是延期完成,是低于还是超过预算完成。
如果项目进展良好,就不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对进展情况再做分析;如果认为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必须由项目法人、总包、分包及监理等召开联席会议,做出如何修订进度计划或预算的决定,同时更新至BIM模型,以确保BIM模型中的数据是最新的,有效的。
图3.1-4 项目成本控制流程图
图3.1-5 项目质量控制流程图
3.1.4 项目完结与后评价
1.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2.类型
根据评价时间不同,后评价又可以分为跟踪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和影响评价。
1)项目跟踪评价是指项目开工以后到项目竣工验收之前任何一个时点所进行的评价,它又称为项目中间评价。
2)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是指项目竣工一段时间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就是通常所称的项目后评价。
3)项目影响评价是指项目后评价报告完成一定时间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又称为项目效益评价。
从决策的需求,后评价也可分为宏观决策型后评价和微观决策型后评价。
1)宏观决策型后评价是指涉及国家、地区、行业发展战略的评价。
2)微观决策型后评价是指仅为某个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积累经验而进行的评价。
3.步骤
项目后评价的步骤如图3.1-6所示。
4.内容
每个项目的完成必然给企业带来三方面的成果: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收益、形成企业知识。
评价的内容可以分为目标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持续性评价、过程评价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包括如下任务和内容:
1)根据项目的进程,审核项目交付的成果是否到达项目准备和评估文件中所确定的目标,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
2)确定项目实施各阶段实际完成的情况,并找出其中的变化。通过实际与预期的对比,分析项目成败的原因。
3)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
4)顾客是否对最终成果满意。如果不满意,原因是什么。
5)项目是否识别了风险,是否针对风险采取了应对策略。
6)项目管理方法是否起到了作用。
图3.1-6 项目后评价的步骤
7)本项目使用了哪些新技巧、新方法,有没有体验新软件或者新功能,价值如何。
8)改善项目管理流程还要做哪些工作,吸取哪些教训和建议,供未来项目借鉴。
5.意义
1)确定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查找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提高未来新项目的管理水平。
2)为项目投入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3)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活动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公正地、客观地确定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