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经典集训
- 飞跃公考辅导中心组编
- 8字
- 2021-09-10 19:02:14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题型指导
判断推理题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考查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两种能力。考查内容涉及数学图形、词语概念、类比关系以及对语言的理解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概括、抽象、演绎、归纳等多种抽象思维能力,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一个难点。
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要求考生依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运用归纳或演绎的推理方法得出一个结论,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定义判断主要考查的是逻辑判断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或生活中已知的信息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类比推理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相关词语间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比较各组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异同的能力。
【解题方法】
(一)图形推理
随着命题的不断成熟,图形推理已经基本定格为普通图形推理、视觉推理和平面图形的空间还原三大组成部分。
解答图形推理题时应掌握的技巧包括:
1.仔细观察。对两套图都要仔细的观察,注意每种元素数量的变化、旋转或转动的方向上有无规律、图形之间是否相互叠加、外形上是否相等。
2.寻找规律。从第一套图形入手,仔细观察第一套图形中的各个图形,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并把这个规律运用到第二套图形里去,对于比较复杂的图形推理,还必须结合第二套图形分析比较。
3.总结答案。找到规律选择答案时也要仔细,图形推理题常常容易产生视觉误差,应尽量避免。
(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符合定义的类型,也就是正概念;一种是不符合定义的类型,即负概念。
1.把握关键词和核心意思。只有找出了定义的关键词和核心意思才能抓住所要表达的特有属性,才能准确理解题意。
2.从定义出发。考生应从给出的定义出发,而不要从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出发,不要凭借自己固有的定义去衡量,特别是当考题的定义与考生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一定不要钻牛角尖。
3.看清正反问题。要看清题干的要求,明确问题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要选错答案。
(三)逻辑判断
在逻辑判断的命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结论不会超出前提所给定的范围。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必须紧扣题干所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能从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而且这类题目迷惑性很强,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选项,但是有道理不等于与题干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与题干陈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做逻辑判断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题干。只依据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加以怀疑,即使陈述的事实与常理不符合。逻辑判断考查的是考生从前提推出结论的能力,而不是对前提做出判断。
2.严格推理。考生要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理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寻找最佳答案。逻辑判断的四个备选项一般都是有两个比较容易排除的,而其余两个选项较难选择,在余下的两个选项中,如果某一个选项内容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从短文陈述中直接推出来时,就应排除。
(四)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2006年新增的题型。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对与先前题干中给出的词在逻辑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等。
做类比推理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关系。首先要找出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再用这个关系来找出符合要求的备选项。
2.逐一比较。以相关词为单位,将题干中的相关词与备选项中的相关词逐一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相似的逻辑关系。
3.确定答案。将逐一比较得出的逻辑关系应用到备选项上得出答案,而且要看清题目再答题,避免偏差。
(五)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题中给出几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的,接着给出选项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考生要从中选择出最合理、最合逻辑的顺序。事件排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几个事件集中说明一件事;另一种是几个事件分为两组事件。
做事件排序题时,可运用下列方法:
1.考生可结合自己日常积累的知识来填补题中所欠缺事件,以便使设想的事件通顺。
2.当几个事件可能分成两组事件时,注意分析哪组事件在前,哪组事件在后。
【考情分析】
2002年该部分题型为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和机械推理;2003年变更为图形推理、定义推理和演绎推理;2004年继续保持上一年的三种题型;2005年在保持原有三种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事件排序这一题型;2006年大纲中新增了类比推理,取消了事件排序,这是2006年公务员考试大纲的最大变化。2007年共35题,将演绎推理改为逻辑判断,但只是题型名称变化而已,2008、2009年延续了2007年的题型,2010、2011、2012年事件排序题出现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这个变化值得考生关注。
【例题讲解】
(一)图形推理
1.常规图形推理
每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考生应当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填入问号的。
(1)图形笔画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C。仔细观察第一套图形可以看出,三个图形箭头上的竖线分别为3、2、1条,箭尾上的斜线分别为4、3、2对。由此可见该图形变化规律为箭头竖线条数、箭尾上斜线的对数依次递减。
(2)图形大小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C。这道题十分简单,从第一套图形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其规律在于图形从小到大的变化。再看第二套图形,第一个是一个较大的正方形,第二个是一个较小的正方形,可见第二套图形的规律在于图形从大到小的变化,是第一套图形规律的逆过程,所以正确的选项应为C。
(3)图形方向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B。这道题的规律是图形旋转。此题中的图形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前一个图形与后一个图形相差90度,即第一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相差180度。故正确选项是B。
(4)图形中阴影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A。观察第一组图可以发现,其中三个图形的基本形状是一样的,只是颜色发生了变化。规律是前两个图形中相同的对应部分,在第三个图形中都是阴影,不同部分,则在第三个图形中是空白。即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中第三、四个小方格同时为空白和同时有阴影,在第三个图形中这两个小方格都是阴影;第一、二个方格不同,在第三个图形中都是空白。根据这个规律,很快就可以找到第二套图中问号所对应的选项。
(5)图形叠加
【答案与解析】B。本题的规律是:每一套图形的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的重叠部分。故答案为B。
(6)图形数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A。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图形叠加题,观察第一套图形,第一个图形是个圆,第二个图形是一个横线,然后第三个图形是两个圆中间夹一条横线,也就是说其规律是第三个图形是以第二个图形为连接的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叠加。这一规律我们可以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问号所代表的图形应该是一个以加号为连接的两个菱形的叠加,看四个备选答案,符合条件的只有A和D,而D中无论是加号还是菱形都发生了形状变化,因而正确的选项应该是A。
(7)图形求同
【答案与解析】A。从第一套图形可以看出,这是一道去异求同的图形题。因为第一套图形的第一、第二个图形重叠后,去掉不同部分,留下相同部分,即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第二套图形中,第一、二个图形重叠后,去异求同,那么问号处的图形与A相符合。
(8)图形求异
【答案与解析】D。这是一道去同存异的题。观察第一套图形,前两个图形重叠后相同部分去掉,不同部分保留,即变成了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第二套图形的问号处的图形也应是第二套图形中前两个图形重叠,去同存异后所得的形状。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条件。
(9)图形组合
【答案与解析】C。这是一道组合类图形题。在第一套图形中,第一个图形包含的小三角形正是第二个图形外部的形状,第二个图形中的小圆正是第三个图形外部的形状,可见三个图形是一个循环。再看第二套图形,前一组图形右边的图形是下一组图形左边的图形的形状。依此规律,第三组图形左边的图形应是第二组右边的图形,第三组图形右边的图形应是第一组左边的图形。
(10)图形对称
【答案与解析】D。观察可知,第一套图形均为左右对称,即轴对称。第二套中的前两个均为中心对称,则第三个也应是中心对称。故答案为D。
2.图形辨析
每道题的左边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考生需要在右边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正确答案。
(1)数量增加或减少
【答案与解析】D。题中〇上的短线从下到上在减少,在第5个图中,应只剩下右上角一条短线,故答案为D。
(2)移动
【答案与解析】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3)规律性变化
【答案与解析】A。后一幅图与前一幅图相比只有一条线段没发生变化,其余四条线段的长短均发生变化。如第二幅图较第一幅图而言,仅中间一条线段长度未变,两侧线段均变化。故相对于第四幅图仅A中间一条线段未变,其余均变,符合要求。B中间和最长的线段均未变,C、D五条线段均变化,不符。
(4)对称
【答案与解析】D。以图3为中心,图2与图4是对称的,则图1与图5也应是对称的,故答案为D。
3.图形折叠
给一个平面图形,让你将这个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图形,从而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答案与解析】A。折叠后的长方体底面和两个侧面是着色的,而另一底面和两头是空白的。故答案为A。
(二)定义判断
交通肇事罪:又称为重大交通事故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而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上面的定义,下面哪一种行为构成了典型的交通肇事罪?()
A.运输公司王某送货途中,一小学生突然横穿马路,他来不及刹车将其撞成重伤
B.朋友婚礼上,经不住大家的劝酒,司机小刘多喝了几杯。送新人回家的路上,小刘因为酒后迷糊,开车撞倒了路边的电线杆
C.姚某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积郁已久。一日,为了报复,他开车将老板撞成了重伤
D.修车行替司机小李修车时,忘了检修刹车,结果小李在高速公路上刹车无效,撞上了另一辆汽车,使得同车的赵某死亡
【答案与解析】B。根据定义,交通肇事罪是由于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了规章制度而造成的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并非蓄意伤害或意外事件,故只有答案B最符合该定义。
(三)逻辑判断
警方查询了三个可疑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小偷,讲的全是假话,有一个人是从犯,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还有一个人是好人,句句话都是真的。查询中问及三个人的职业,回答是:
甲:我是部门经理,乙是发型师,丙是教师。
乙:我是医生,丙是工人,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他是部门经理。
丙:我是工人,甲是教师,乙是发型师。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
A.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甲 B.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乙
C.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丙 D.这三人中没有说假话的小偷
【答案与解析】A。由于三个人的回答中,只有乙的回答有两句分别被甲、丙所肯定,因此,乙不是小偷;又由于甲、丙都说乙是发型师,从而证明乙也不是从犯,否则三个人的话都有真有假了,所以乙是好人。既然乙是好人,他的话句句属实,那么丙是工人,这与他本人的回答相符,所以丙是从犯,唯有甲的话句句是假,所以甲是小偷。故答案为A。
(四)类比推理
罗贯中∶三国演义()
A.宋江∶水浒传 B.鲁迅∶少年闰土
C.王勃∶长恨歌 D.吴承恩∶西游记
【答案与解析】D。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是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少年闰土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故仅D项符合。
(五)事件排序
(1)考古学家买了一个古陶器 (2)一个古陶器被人发现
(3)考古学家寻找一座古城堡 (4)古陶器被卖给小贩
(5)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古城堡
A.2—4—1—3—5 B.5—3—4—2—1
C.1—2—4—5—3 D.5—2—4—3—1
【答案与解析】A。分析这五个事件,明确这五个事件是在描述考古学家发现古城堡的过程,通过表述可知,考古学家是通过对古陶器的分析、鉴定而发现古城堡的,因此事件(1)(3)(5)之间的发生顺序必为(1)→(3)→(5);而事件(1)又与事件(2)(4)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三个事件描述了考古学家得到古陶器的过程,那么在这三个事件中,首先发生的应当是(2)“一个古陶器被人发现”,进而古陶器才有可能进入“市场”,考古学家才可能买到它。因此,五个事件的正确发生顺序为:(2)一个古陶器被人发现→(4)古陶器被卖给小贩→(1)考古学家买了一个古陶器→(3)考古学家寻找一座古城堡→(5)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古城堡,因此答案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