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
- 柳肃
- 4605字
- 2021-09-03 16:31:47
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与坛庙形制
中国古代哲学自然观中关于天地的形象表述是“天圆地方”,即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北京的天坛以圆形为主要构图形式,主要建筑都是圆形的(图2-3-1),而地坛则以方形为主要特征,主要建筑都是方形的(图2-3-2)。天坛是祭天专用的建筑,就要像天;地坛是祭地的,就要像地——这就是所谓“象天法地”。
图2-3-1 北京天坛
图2-3-2 北京地坛
中国古代的天地崇拜不是宗教,而是起源于原始时期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中国是农业国,人们认为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由天地自然决定的,它们也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和人们生活的一切。所以,人们对于天地神灵、自然万物充满着敬畏和感激之情,于是自古就形成了在一年之中的特定时节祭祀天地的传统。当礼仪制度确立以后,这些祭祀就成为国家政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朝历代礼仪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祀是礼仪的发端,也是所有礼仪中最隆重的部分。祭祀分为两类,一类祭祀天、地、日、月、社稷,以及风云雷电、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灵,这类祭祀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祭天是最高等级的仪式,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因为皇帝是“天子”,上天之子,其他人都是无权祭天的;另一类祭祀人物,其中国家级的、最高级别的是祭孔子,全国各地都有孔庙、文庙等。数量最多、最普及的是老百姓祭祖宗,于是有了家庙、祠堂。此外,各地也会祭祀一些著名人物、历史功臣等,例如祭屈原的屈子祠、祭柳宗元的柳子庙、祭诸葛亮的武侯祠、祭关羽的关帝庙,等等。这类祭祀表达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祭祀自然神灵的建筑叫“坛”,例如天坛、地坛、社稷坛等;祭祀人物的建筑叫“庙”或者“祠”,例如孔庙、家庙、祠堂等。
“坛”本来是没有建筑的,“垒土为坛”,只是一个垒起来的露天坛台,在坛上举行祭祀活动。最早的坛甚至连垒土都没有,只是“扫地为坛”,所谓“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礼记·郊特牲》)。天地之性是质朴,所以不在于祭祀建筑之豪华。今天我们看到的北京天坛祈年殿,在坛台上建建筑,这是明代开始的变化。祭天的日期是不能改变的,如遇风雨天,担心皇帝祭天有伤龙体,只能临时搭帐篷。明初定都南京后,在钟山之南建天坛,在圜丘坛南边建造一座大殿,若祭天之日遇风雨时便在大殿之中“望祭”。后来干脆就在祭坛上建起了一座殿堂。《大明会典》记载:“十年春,始定合祀之制,即圜丘旧址为坛,以屋覆之,名大祀殿。”这是中国历史上在天坛上建殿堂之始,打破了过去“坛者不屋”的惯例。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建造北京天坛,继续沿用了这种在坛台上建造殿堂的做法。与后来不同的只是这时期坛台上建造的殿堂还是方形的,后来才演变成圆形的。
“坛”的建筑是有明确的象征意义的。首先是选址,按照中国传统的方位观念,南为阳,北为阴;东为阳,西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天坛在都城南郊,地坛在北郊,日坛在东郊,月坛在西郊(图1-2-6)。古代祭祀天地神灵都在城郊设坛,称为“郊祭”。最初明成祖朱棣建造北京城时,南城门是在正阳门,即今天的大前门,天坛是在南城门之外的郊区。由于后来城市向南边扩建,南城门到了永定门,所以天坛就到了城内了。
天坛建筑的象征意义表现在多方面,主要有“形”的象征、“色”的象征、“数”的象征三个方面。所谓“形”的象征即建筑形象上的象征,天坛做成圆形以象天,地坛做成方形以象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来自古代的“盖天说”,这是关于宇宙天地的一种较为原始朴素的看法,认为大地是一个方形的盘子,天则是一个半球形的穹隆,盖在地上。实际上对于这种说法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质疑,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参就曾提出:“诚如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揜”即“掩”,读音与含义与“掩”相同,意思是说如果天圆地方,那么地的四个角就掩盖不到了。汉代张衡提出了“浑天说”,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天是蛋壳,地则是蛋黄,天包裹在地的外面。汉代以后,这种“浑天说”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且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对天地宇宙的一般看法。但是,直至明清时期建造的天坛,为何仍然延续着这种早已被推翻了的“天圆地方”说呢?这主要是传统的礼制思想影响的结果,因为礼仪祭祀很早就形成了,早期的祭祀就是以圆和方分别代表天和地的形状,礼制规定了“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五礼通考》)。南为阳,北为阴,所以祭天在南郊,祭地在北郊;天圆且高,所以用“圜丘”,地方且低,所以用“方泽”,这些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已经成为历朝历代沿用的惯例。况且建筑形制只是一种艺术化的象征性形象,并不一定符合科学的宇宙观。所以天坛以圆形代表天的形象就是必然的,祭天的祭坛——圜丘坛是一个三层的圆形坛台(图2-3-3);存放“昊天上帝”牌位的皇穹宇是一座圆形殿堂(图2-3-4);皇穹宇所在的庭院是一个圆形的庭院,即所谓的“回音壁”;北端的祈谷坛又是一个三层圆形坛台,它的最典型代表祈年殿是一个三层的圆形攒尖顶,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一个最奇特也最美的建筑造型(图2-3-5)。一般人们一说到北京天坛就立刻想到祈年殿,然而人们并不一定知道其实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并不是祈年殿,而是那个没有建筑的圜丘坛,因为那是皇帝一年一度举行最高等级的祭祀典礼——祭天大典的场所。只是因为祈年殿建筑之美,使人们都认为它是整个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了。
图2-3-3 北京天坛圜丘坛
图2-3-4 北京天坛皇穹宇
天坛祈年殿的环境和建筑造型之美,确实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祈年殿并不是孤立的一座建筑,而是由祈年门、祈年殿和两侧厢房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祈年门前面有一条360米长的神道,叫“丹陛桥”,高出两边的地面。南端高出4米多,北端高出6米,成一条缓缓上行的坡道。丹陛桥两旁下边的地面上满植苍松翠柏,人走在丹陛桥上,能看到两旁脚下的茫茫林海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天际,遥望正前方高高矗立于远处的祈年殿建筑群,犹如天宫楼宇。沿着丹陛桥的坡道缓缓向上,走向祈年殿,就像走向天庭(图2-3-6)。这种环境的营造,明明白白地向人们表达了“天”的意境。祈年殿建筑本身又是一个建筑艺术的杰作。高高的三层白色汉白玉圆形台基之上,耸立着一座红柱碧瓦的三层圆形攒尖顶的建筑,高大宏伟的体量、金碧辉煌的装饰,辉映在蓝天白云之下,让人感受到“天”的庄严。建筑造型比例之美,也完全符合形式美的原理。
图2-3-5 北京天坛祈年殿
图2-3-6 北京天坛丹陛桥
图2-3-7 北京天坛斋宫
色彩的象征也是天坛建筑的一个突出特色。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是有等级之分的,黄色是最高等级,其次是红色,再次是绿色,其他色彩一般只是用于装饰了。然而天坛却是一个特例,这里最重要的颜色是蓝色,因为这是天的颜色。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都是蓝色屋顶,在这里蓝色的地位高过了皇帝专用的黄色,甚至天坛中皇帝居住的建筑——斋宫也不敢用黄色,而用绿色(图2-3-7)。在“天”的面前,皇帝也不敢尊大,他只是上天之子——天子。明代最初建造天坛时,圜丘坛上是用蓝色琉璃砖铺面,大概是因为琉璃砖铺地不耐久的原因,清朝乾隆年间将其换为“艾叶青”石块。虽然不是蓝色,但还是青色。天坛祈年殿的三层蓝色圆形攒尖顶是象征天庭的最典型代表,然而最初明朝建造的祈年殿并不是三层屋顶都采用蓝色,而是最上层为蓝色,中间一层为黄色,下面一层为绿色,三层屋顶采用三种颜色。蓝色象征天,黄色象征地,绿色象征皇帝,也象征天下万物生灵。这种色彩象征也很有意思,我们今天若设想当年三层屋顶三种颜色的情形,也许别有一番情趣。清朝乾隆年间重修祈年殿的时候,将三层屋顶全部换成了蓝色。光绪年间祈年殿遭雷击被烧毁,后按原样重建,仍做成了三层蓝色屋顶,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祈年殿了。
图2-3-8 北京天坛圜丘坛铺地
天坛建筑中还有另外一种象征手法——数的象征。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数”是有特殊含义的,其中一类是信仰层面,或者哲学层面的,即“术数”。例如《周易》和阴阳八卦中就有大量的“术数”,并由此而演变出各种天地万物的哲学范畴。在天坛建筑中“数”的象征都是围绕一个“天”字,所有的数字都与天有关。祭天的圜丘坛正中间是一块突出地面的圆形石块,叫“天心石”,周围用扇形石块墁铺,石块的数量均由九和九的倍数组成,因为“九”是阳数之极,就是天的象征。“天心石”周围第一圈是九块石块,名曰“一九”;第二圈是十八块,名曰“二九”;第三圈是二十七块,名曰“三九”,依此类推,直到第九圈的九九八十一块(图2-3-8)。整个上层坛面共有石块四百零五块,由四十五个九组成,而四十五又恰好是“九五”,正合“九五之尊”。另外,祈年殿的建筑结构也是一个以数的象征为特征的杰作。其圆形建筑由内外两圈柱子和中央四根柱子支撑,中央四根柱子象征一年四季;内圈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圈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两圈加起来一共二十四根柱子,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加上中央四根柱子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建筑上部结构中有八根童柱(不落地的短柱叫“童柱”),与二十八根柱子合起来是三十六根柱子,象征道教星神三十六天罡(图2-3-9);祈年殿东边与宰牲亭相连的长廊有七十二开间,象征七十二地煞。在这里,几乎所有的数字都与“天”相关,在建筑结构上要符合于天数,而建筑造型又要美,这表明当时的工匠确实是大大动了一番脑筋。无怪乎天坛建造成功后,皇帝破天荒给那些有功的工匠们封了相当品级的官位。
图2-3-9 北京天坛祈年殿内部
祭天之礼是中国古代礼仪之中最隆重、规格最高的仪式,是国之大典。祭天必须是皇帝亲祭,也只有皇帝一人才有资格祭天,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祭天。皇帝是“天子”,皇帝的权力也是上天给予的,所以古代皇帝颁布的圣旨、诏书开篇第一句总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此皇帝在“天”的面前也只能称臣,而且还必须有出自内心的恭敬。北京天坛中有一组特殊的建筑——斋宫,这是皇帝祭天之前斋戒的地方。每次祭天大典举行之前,皇帝要提前三天来到天坛,居住在斋宫中进行斋戒,不吃酒肉,不近女色,过几天清苦日子,以表示对天的虔诚恭敬。因此斋宫的建筑也是所有皇家建筑中最朴素的,不用黄色琉璃瓦,而用绿色琉璃瓦,不用雕梁画栋的装饰,而是采用砖石拱券的简单造型(图2-3-10),室内也是非常俭朴,基本上没有装饰(图2-3-11)。斋宫大殿之前还建有一座小亭子,叫“斋戒铜人亭”,亭子中间有一石台,上面站立着一尊铜制的小人像(图2-3-12)。相传这铜制人像塑造的是唐朝宰相魏征。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贤相,以忠言直谏、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而著称,连唐太宗皇帝都怕他。把魏征的铜像放在这里,目的在于监督皇帝是否真正虔诚斋戒。
图2-3-10 北京天坛斋宫正殿
图2-3-11 北京天坛斋宫室内
图2-3-12 北京天坛斋戒铜人亭
天坛里的斋宫尽管防卫森严,但皇帝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试想要皇帝离开紫禁城在这古柏森森的天坛中独宿三昼夜,其担惊受怕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清雍正帝便想出一个“内斋”和“外斋”相结合的办法。清雍正九年(1731)他下令在紫禁城内东南角另建一座斋宫,叫“内斋”,天坛中的斋宫就叫“外斋”。因此紫禁城里面也有了一个斋宫,就是这样来的。祭天前三日,皇帝进入紫禁城中的斋宫斋戒,叫“致内斋”,直至祭天日的前一天午夜,才移到天坛的斋宫中“致外斋”,天亮之前便开始祭天。这样算来,皇帝在天坛的斋宫中只待几个小时。看来皇帝想要耍点名堂也必须找理论依据,只有在这里皇帝是最谦卑的,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天”是一个最高的存在,没有比“天”更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