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神车”捷达

说起捷达,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20世纪90年代的豪华车、高档车的代表,到后来成为皮实耐用车型的代名词。一路高歌猛进的捷达堪称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奇迹。作为中国汽车市场常青树一般的存在,在国人的心中,捷达已不仅是一辆车,更是引领轿车进入家庭的时代缩影。

第一辆捷达A2轿车下线

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公司成立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是按照“边建设、边生产、边国产化”的“三边”战略来运行的。

众所周知,一汽-大众引入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就是捷达A2。

“公司刚成立,那时候工作特别不容易,当时厂子里资源很匮乏,只有十几个技术干部,三四十个工人,工人们的技术还不熟练,手工焊装线也比较简陋。”原一汽-大众产品管理部部长黄春杰,工号230,是一汽-大众第一批员工,他说,因为当时国内还是比较缺乏生产汽车零配件的能力,所以就将整车零部件全进口到国内,只能以CKD(完全散件生产)的方式将捷达A2车型组装生产。

生产线是什么样的呢?在黄春杰的记忆里,他刚进入工厂时,厂房里仅有一条临时CKD焊装线。所有人都是围绕着这个CKD焊装线工作。那时,只有几个德国人指导着大家干活儿,大家对于“一天能生产20辆车”这件事都有点儿怀疑。

1991年12月5日,一汽-大众产品工程部早期核心团队人员和第一辆捷达车合影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91年11月1日,一汽-大众CKD临时焊装线焊接出第一辆捷达A2轿车白车身(没有进入油漆前的车身,俗称白车身),同年12月5日,第一辆国产试装捷达A2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一汽-大众初期的总装是在一汽轿车厂临时代工生产),为中国汽车工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开启了中国轿车领域的“捷达时代”。

黄春杰还记得,当年他们在一汽-大众焊装车间里焊完第一辆车的时候,几个德国专家在现场就激动得大哭起来——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大家靠着极大的工作热情,顶着巨大压力把这么难的事都做成了,确实令人感慨不已,大家都太兴奋了。

那段时间,依托当时的一汽汽研所做了很多的整车耐久性实验。“刚搬到安庆路5号时,我们在206号门那儿大门口的右边那座小楼办公,那时候叫产品工程部,一共十几个人,包括我们第一任部长智百年。我在零部件科当工程师。当时也没有什么设备手段,产品开发认可都是用路试来代替所有的实验。零部件行不行,装上去就路试,路试司机天天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就这么开始了一汽-大众的技术开发生涯。”当时的产品工程部工程师李丹说。

1991年,成立第一年,一汽-大众生产了156辆合格的捷达车。

临时总装线建成投产

“一汽-大众最先生产的是SKD(部分散件生产)的捷达。就是集装箱把基本组装完的车身从国外运过来,捷达的SKD生产线是建在一汽轿车厂里。SKD生产只装发动机和四个轮胎,一个集装箱里可以装两三辆车,当时计划是SKD组装8000辆捷达车。同时,一汽-大众在焊装车间里又建了一条2万辆的临时总装线。一汽-大众的CKD生产是先在一汽-大众焊装车间将车身焊出来,再运到一汽轿车厂去进行涂装,然后再运回到一汽-大众临时总装线进行总装。一辆车出厂前,要来来回回在一汽厂区运好几趟。1992年7月1日前生产的捷达车都是在一汽轿车厂总装线上下线的。临时总装线在7月1日建成,这以后捷达车都是在一汽-大众自己的临时总装线上下线的了。”黄春杰介绍说。

公司开始招兵买马,到1992年初,车间主任还没有到位。黄春杰他们便开始面试各个车间的技术工人。人也就逐渐多起来。焊装、涂装、总装的工人都进厂了,基本可以分出车间了。工厂建设以规划部为主,工厂工人配合进行设备调试。

总装线建设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建一条临时的SKD线,很短,这个临时线是一个过渡,等大的生产线都建设完了,这个小线拆掉。为什么要先规划一个2万辆的临时总装线呢?耿汝滨说,建临时线就是为了锻炼培训这些工人,毕竟大家从来没那么大批量地生产过,所以先搞一个短的线,让这些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培训。因为当时是有目标要求的,得先生产出来车,并且还有一个国产化率的硬性指标要求。”

1992年7月1日,一汽-大众临时总装线建成了,这当然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耿汝滨回想起1992年7月1日下线那天的场景时说:“集团的领导全部到场,隆重得不得了。耿昭杰厂长剪的彩,林敢为、沃尔夫等都在场,真是历史性的时刻。”

“在这个之前还有一次大活动,是由一汽组织的‘一汽-大众奋战一百天保证出车’,就在总装车间,也是各级领导参加,耿昭杰厂长主持,给各个单位授旗,包括设计院、基建处施工单位,也包括工艺、服务等。”耿汝滨说。

一汽-大众人主导的焊装生产准备

一汽-大众刚刚成立时,朱伟力任工艺规划部焊装组组长,一干就是5年。回想起当时在焊装组进行捷达车生产准备的那段日子,朱伟力依然印象很深。他说,公司刚成立时,很多专业生产准备环节都是由德国大众主导的,全公司只有焊装专业是我们自己主导的。从工艺编制、设备安装改造、调试等环节都需要重新设计。除了一个有经验的德国工程师和一个美国威斯摩兰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做技术支撑外,其他的工作都是一头雾水,所有捷达焊装的生产准备只能凭借以前的经验来做。

“我过去在一汽车身装备厂工作,作过焊装的规划,经验也不多。捷达是一汽-大众第一个项目。难在不知道怎么干,也不会干。项目由德国人牵头。有两大阻碍:第一是语言障碍,第二是专业障碍。”高志纯说。1992年高志纯调入一汽-大众,当时她孩子刚两岁,她先生反对,认为合资企业,小孩儿有个病什么的怕不让请假。高志纯却很坚决,走一步看一步呗,既然想到合资企业开阔视野就应该放弃一些东西。她是1992年一汽-大众最后一个办入职手续的员工,工号1188号。有一次部门开会,统计一个什么事项,办事员说工号1188号以前的怎么怎么做,1188号以后的怎么怎么做。“当时我就在众人面前举起了手,说‘1188号怎么做?’他说谁是啊?我说我!把全场的人都给逗笑了。”高志纯回忆刚入公司时的情景,那时,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去学习德语。为了节约投资,也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公司买的多是二手模具。有来自南非的,有来自狼堡的,其他地方的也有,号称“万国模具”。这些二手模具把它接过来,匹配到生产线上,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整个的压床任务书很厚,我就把有用的跟模具相匹配的整理出一个表,大家拿着这个表去检验安装尺寸。检查完安装尺寸再检查安装技术,比如模具表面硬度够不够,光洁度够不够,有没有烧焊啊,有没有不符合任务书要求的,都要检查。”高志纯说。

第一个捷达合格证

“我是标准的‘汽车二代’。”一汽-大众质保部材料技术中心原部长刘柏平开口就这样说。在接受《安庆路5号》作者采访的前几天,她刚刚退休,告别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上世纪50年代初,我爸爸从清华大学、妈妈从同济大学毕业来到长春,参与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他们经常给我讲当初艰难创业的经历。受他们的影响,我大学毕业也选择了来到一汽工作。当一汽与德国大众合作成立一汽-大众时,我就报名应聘了,我也想体会一下创业的荣光。”

1991年8月31日,刘柏平到一汽-大众报到,成为了一汽-大众第一批员工,到质保部工作。9月1日参加一汽-大众开业庆典,当主持人宣布每个部门的员工一起上台合影留念时,她才发现质保部就她一个员工。一个月后,质保部第一任德方部长上任;5个月后中方部长上任。后来其他同事也陆续上岗。“按时间排序,我是质保部‘第一人’!”刘柏平十分兴奋地说。

一汽-大众成立初期的质保部,主要的工作是对下线的车辆进行终检,发放合格证。材料专业硕士毕业的她,为了胜任工作,在一汽-大众第一批SKD车下线之前,就每天蹲在当时一汽轿车厂总装车间现场,恶补汽车制造专业知识。“在一汽-大众开始SKD生产时,我从总装第一个工位开始,一个一个工位跟着装车,一张一张PDM图对照着学习,对整车的结构以及装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全面了解,以便在车辆终检时准确辨别缺陷。那时,每天都是白班连着一段夜班工作,下班回家基本都是夜里了。”

“随着产量的增加,车间开始两班倒,终检的工作量也随之陡升。当时只有4个人,也得倒两班,我们每班工作12小时是常态。”刘柏平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零件误装配而中间停线,导致车辆积压,她在现场连续工作36个小时。“那段时间,我还在业余学习德语,孩子也小,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的觉。一个月下来,瘦了10多斤。当时我们的工资也不高,也没有加班费什么的,但那时我们工作热情特别高。”

一汽-大众成立的第一年生产了156辆SKD捷达车。这156辆捷达车下线着实令人兴奋。但由于当时生产线的工人都是新手,新车质量问题很多。常常是检了修,修了检,几乎每辆车都反复折腾几次才能放行。“令我倍感荣幸的是,我们自己为捷达车设计了第一版合格证。从草案的拟定、文字内容,到字体字号的反复修改、优化,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这版合格证一用就是十几年。”

终于,捷达车合格下线了。“为第一辆下线的捷达车发合格证是当时令我最自豪的一件事。当我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签章盖在这第一个合格证上,放在第一辆捷达车前风窗玻璃下方的那一刻,好激动啊。”刘柏平和在场的同事们争先恐后地与这辆得到第一个合格证的捷达车合影留念。20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时,那个场面仍记忆犹新。

还有更深刻的记忆。

1992年1月,出现质量问题的一批车辆滞留等待返修。公司院内停放不下,在长春老机场旁租了一块场地放车辆。刘柏平和同伴们复检、发放合格证都在这里进行。北国隆冬,零下20多摄氏度,冰雪路面。每天他们骑着自行车往返,顶着刺骨的寒风露天检车,一辆跟着一辆,一个字一个字记录,常常是笔冻得写不出字来,手也经常冻僵硬拿不了笔。那个冬天,这几位工程师的耳朵和手都有不同程度的冻疮。“我们必须把好一汽-大众整车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这是我们的责任。”

“1992年8月,一汽-大众要引进德国大众奥迪特评审体系。我和另一位同事被派到德国大众培训,成为一汽-大众第一批派往德国大众的TTA员工。经过两个月的严格培训,我们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得到德国大众颁发的评审员证书,并参加了大众康采恩集团年度环形比较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参加环比评审时我才知道,我是大众康采恩集团有史以来第一个女性整车奥迪特评审员。”刘柏平说。回国以后,她翻译和转化了德国大众的奥迪特标准文件,建立了一汽-大众整车奥迪特评审体系,组建了整车奥迪特团队,使一汽-大众产品质量评审工作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