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探寻中国城市发展新路径
- 石章强
- 2807字
- 2021-08-20 14:30:08
二、黄石:未来在哪儿
从国内的亚布力到国外的达沃斯,从国内的丽江到国外的新加坡……城市间的角逐已经白热化。不管是在欧美,还是在亚太,不管是在沿海,还是在内陆,城市间的竞争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作为湖北省曾经的“黄老二”,黄石有过太多的辉煌,但再多也只是属于过去。黄石如何活好现在、活在未来,将成为黄石未来最大的课题,而核心则是黄石城市品牌建设。
(一)黄石:曾经的辉煌VS如今的失落
1.辉煌的过去时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里”“服装新城”。
青铜文化铸就了这座城市,开放之风洗礼了这座城市。黄石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黄石建成了全国十大特种钢企业之一的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集团之一的华新水泥集团、全国十大名牌西服之一美尔雅集团等骨干企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黄石最辉煌的时候,从经济实力来讲,堪比宁波、苏州,甚至强于温州、东莞等地,更别说与省内的宜昌相比了。
2.失落的现在时
如果仅仅从汽车牌照看,武汉是“鄂A”,黄石是“鄂B”,这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黄石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其实不然,黄石早就告别“湖北第二”了。这个老工业基地在湖北省内的排名渐渐靠后,而生于斯长于斯的黄石人则有很明显的失落感。
他们经常拿自己所在的城市与同属“第二梯队”的宜昌相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论什么指标,竟然都不如宜昌,更不用说与宁波、苏州、温州、东莞等这些地方相比了。有人只能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解释:“人家地处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要么民营经济强劲,要么外资带动明显,没有可比性!”
3.未知的将来时
2005年3月31日,武汉城市圈9位市长聚首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共商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大计。
时任黄石市长的肖旭明在讲话时说,黄石市按照“依托武汉、接受辐射,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快与圈内城市的对接步伐。
对接武汉城市圈,错位发展黄石,对于如今的黄石来说,也许成为一种可能的尝试,但仅仅是可能,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武汉已强势崛起,但黄石依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黄石的未来在于建立品牌驱动型的城市定位
1.以资源驱动遭遇太多的瓶颈
就理论而言,对资源型城市有两种说法:一种称为“矿业城市”,是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把那些“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的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也就是常说的“缘矿兴市”;还有一种称为“资源型城市”,也就是宽泛意义上的资源型城市,从城市的功能来定义,如“资源型城市是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我认为,这两种说法,从实践层面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实际上可以统一称之为“资源型城市”。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最深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波澜壮阔的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资源型城市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积淀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复合性的矛盾和问题。
黄石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已明确告诉我们,未来的黄石必须跳出资源型的发展约束圈,走出一条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的新路子。
2.以政策驱动已不太可能
黄石曾经的辉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政策驱动的结果,尤其是中国着力布局中西线发展重工业。
但是,当国家政策变成一种普惠制时,城市发展的外驱力即已消失,考验城市间竞争的力量在于城市自己的内驱力。而在这个时候,单纯依靠政策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更是不可行的。
不管是中部崛起,还是武汉城市圈建设,黄石需要的是先让自己强起来,然后才有可能大起来。
3.以品牌驱动才能真正把黄石推向市场
从市场经济意义上来说,对区域和国家而言,城市也是一个产品,一个城市可以是一个品牌,并且可以像营销企业和营销产品一样运用市场营销方法来营销城市。
在全球城市化被不断推进、国际市场品牌主导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国际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城市为核心、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为平台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已经将城市带入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式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如果黄石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自己,并像宜春、宜昌等同类型的区域型城市一样做出品牌,进而才能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才能真正把黄石推向市场、推向全球。
(三)寻找黄石城市品牌建设最具价值的新增长引擎
1.黄石城市建设的问题和障碍
黄石在城市建设上首先要克服的问题是观念问题。最核心的观念误区有两个:一个是一直还以为自己在省内是“黄老二”,不敢正视早已落后到五名开外的现实;另一个是在市内一直坚持“黄老大”自居,不把大冶和阳新人当成黄石人。如果这两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黄石的城市建设就容易落空,必须上至市领导,下至老百姓,都要有这种意识和观念的改变。黄石的城市建设必须放在大黄石的范围内来运作,否则只会是越做越小,越做越落后。
与此同时,解决好了观念问题之后,摆在第二位的问题是资源整合和协同问题。黄石必须把黄石市区、大冶和阳新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跳出黄石市区来建黄石,才能真正成就大黄石,也才有可能成为鄂东中心,甚至鄂赣皖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
2.黄石城市建设“四不五要”
黄石的城市建设虽然以前走过了误区,但如果从现在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并树立“四不五要”策略,黄石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中部正在崛起,武汉正在成为新一线城市,并已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而且,省内和省外周边城市还没有完全形成稳定的城市格局。
“四不”:不能急功近利(只要短期业绩不要未来整体规划),不能就近(市区)舍远(阳新和大冶),不能闭关自守,不能妄自菲薄。
“五要”:要整体统一规划区分对待(黄石要整体统一规划,黄石市区定位为鄂东商贸服务业中心,大冶定位于先进制造业基地,阳新则定位为现代农旅生态基地);要适当放开胆子走出去请进来;要整合并用足全黄石(包括在外地的黄石人和在黄石的外地人)和非黄石资源建黄石;要重点扶持龙头产业、龙头企业、龙头经济人物;要鼓励、引导及支持创业。
3.找到黄石品牌建设的第一粒扣子
品牌建设最怕的就是系错了第一粒扣子,或者爬上梯子后才发现搭错了墙。相对于企业品牌建设来讲,城市品牌建设更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化工程。
对于已处于三线(准确讲也许早就不是三线而是四线五线了)城市品牌建设中的黄石,找到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黄石已没有太多的时间再来纠结、纠错和纠偏,在某种意义上讲,黄石必须一次到位,没有时间先生存再来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黄石不用像其他早几年发展的城市一样来两次规划和发展,而是总体规划一步到位。
因此,黄石品牌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就是设计、规划和打造环保型的现代工业、生态型的现代农业和和谐型的现代服务业的良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