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制造我们所需的“别人”

乔纳森·斯特拉罕

机器人(robot/'rəʊbɒt/)名词

一种与人类相像的机器,可以自主行动,并能复制某些特定的人类行为。“机器人关上了我们身后的大门。”英文中的automaton(自动机器),android(人形机器人),machine(机器),golem(魔像),bot(自动程序),droid(机器人)都能用来表示机器人。

计算是个爬虫[1]术语。

英文中有好多词都可以用来表示机器人。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对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特别感兴趣。那些机器并不是人,却与我们很像。试想一架机器、一种设备、一个物体,它们或在外表,或在智力上都与人类有一丝相仿,却不是人类;它们都因某种目的而生,都为满足需求而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辅助人类;它们可能需要去做那些或肮脏,或危险的无人愿做的工作,也可能只需陪伴人类。这些想法早在荷马写下史诗前就已出现,如今我们依旧为之着迷。

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伊利亚特》,便可发现其中提到了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机器人专家,身旁的女助手都由纯金打造,她们相当聪明,不仅会说话,还会协助他完成作品。传说中巨人塔罗斯也是赫菲斯托斯所造,塔罗斯全身由青铜铸就,它努力守护着克里特岛,使其不受侵略者的入侵。古希腊人对机器人和机械装置相当着迷,安提凯希拉装置即是证明。安提凯希拉装置并不是机器人,而是计算机。

机器人被制造出来后,或与人类协作,或与人类对抗,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一些。以下几个例子,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证明:公元前3世纪,长居罗德岛的阿波罗尼奥斯写下了《阿尔戈英雄纪》;中世纪时,欧洲地区逐渐受到来自阿拉伯的科学知识的影响,罗杰·培根等人也由此提到了“黄铜脑袋”;《塔木德经》[2]中记述了有关魔像的传说,魔像由黏土制成,因冠以上帝之名而得以行动;就连斯宾塞的《仙后》中,也有机器人的影子。但直到19世纪,这类想法才真正走向主流,也更为大众所接受。机器人甚至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最为知名的人造人,无疑是玛丽·雪莱所作小说《弗兰肯斯坦》里的那个怪物,它由不同尸体碎片制成,面目狰狞,心智扭曲。这一形象在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直至今日,许多出版的作品亦深受其影响。因蒸汽动力与电力的不断发展,以《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为代表,这类用机械打造男人或女人的故事在整个19世纪层出不穷,除了爱德华·S.埃利斯和路易·谢纳伦斯的作品外,就连杰罗姆·K.杰罗姆的幽默小说《三怪客泛舟记》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到了19世纪末期,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变得越来越真实,也和人类越来越像,甚至还会出现欧内斯特·爱德华·凯利特所作的《新弗兰肯斯坦》中的情节——机器人居然能说服人类同它结婚。

20世纪早期的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用技术解决,这类观点在当时的小说中也有体现。除了北美,世界各地都开始使用电力,炼钢厂的产量足以供给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可以用这些金属制造大量机器来帮人们工作,同时人们相信人类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用技术解决。这样的背景催生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古斯塔夫·勒·鲁日的《亿万富翁的阴谋》中有一位托马斯·爱迪生式的科学家,发明了各种金属机器人;L.弗兰克·鲍姆笔下奥兹国的机器人滴答;安布罗斯·贝尔士《莫克森的主人》中的机器人棋手,类似作品还有很多。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机器人”这个词进入了主流文化。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了戏剧《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剧中人类强迫那些由有机质制成的机器人做苦力,最终机器人奋起反抗,导致了人类灭亡。“机器人”(robot)这个词源自捷克语中的“奴隶”(rab)。恰佩克的这出戏其实是一出隐喻,暗示了当时工人面临的困境。此后“机器人”这个词就专门用于指代那些为人类工作的机器了。

科幻小说在20世纪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包含各种机器人以及其变体的小说纷纷出版。约翰·克里斯多夫在《三脚入侵者》系列中创作的三脚机器人,其源头正是H.G.威尔斯《世界之战》中的三脚怪。在创造机器人的科幻作家中,艾萨克·阿西莫夫是最知名的,而他的创作也受到了《海伦·奥洛依》(雷斯特·德尔·雷)和《我,机器人》(安多·拜德)等故事中的机器人的影响,如他在《我,机器人》中创作的机器人罗比、斯皮迪和库蒂,又如出现在《钢穴》和《裸阳》中的机·丹尼尔·奥利瓦。而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又影响了后续虚构作品中的机器人及其行为,受其影响的作品可说是不胜枚举。机器人这种人造生命是否能与人类别无二致?它们究竟会拯救我们,还是毁灭我们?这类主题从未过时,你在本书中也可找到相应的篇章。

除了科幻小说之外,机器人还出现在了一些同时代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中。从弗里兹·朗《大都会》中的机器人,到《地球停转之日》中的高特;从《迷失太空》中威尔·史密斯的机器人,到《神秘博士》中的戴立克。在我看来,机器人科幻在1977年发生了一点程度上的变化。那一年,乔治·卢卡斯在他拯救宇宙的冒险故事中加入了两个机器人——一个叽叽喳喳的垃圾桶,以及一个脾气古怪、通体金黄的礼仪机器人[3]。无论是《终结者》《银翼杀手》《星际迷航:下一代》《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的经典机器人角色,还是由此延伸出的其他机器人,都让公众对机器人的热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这些机器人多半相当“智能”,毕竟如果机器人只会扫地,那故事大概会相当无聊。总之,无论是对于故事中的人物,还是故事外的我们,它们都表示着某种安慰或威胁、拯救或毁灭。

为什么我们希望机器人与我们共存于世?我们又为什么希望它们拥有智能呢?对于这两个问题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美国航天局曾设计过一台名为“机遇号”的探测器,它被发射至遥远的星球执行勘测任务。当机遇号无法给自己的太阳能电池充电时,我们为什么使用这样动人的句子:“天黑了!我快没电了!”仿佛它是一位远方的朋友,濒临死亡亟待拯救,而不是简单地说“机遇号剩余能量无法继续勘测,只能终止任务”呢?我们又为什么创造出像莉儿·米凯拉(@lilmiquela)这样的虚拟网红呢?这些“机器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照片和故事,讲述同样虚假的男友、分手和各种社交大戏。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吧。我们曾和其他人种一起生活在世界上[4],如今却只剩下我们一个,因而想到世上再无其他智慧生命会让我们恐惧。我们努力在星际间寻找其他智慧,努力在这颗星球上寻找其他生命——如果我们找不到,那我们就自己造一个。

由此就有了《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这本书。差不多一百年前,卡雷尔·恰佩克笔下的机器人奋起反抗,推翻人类霸权。本书中的机器人可能与恰佩克故事里的略有不同,但在叙述生命、智能、自尊和反叛这些理念时,二者其实有着相同的基因。本书收录了十五篇小说,其作者均为当今最优秀的科幻作家。我们希望每篇故事都可对未来的机器人展开想象,猜测它们如何在新时代进行反抗,以及这类机器人革命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我认为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相当出色,相信诸位读者也会同意我的观点。本书中有各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它们均因人类的需求而出现,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各个整装待发。望各位享受这场科幻之旅!

乔纳森·斯特拉罕

西澳大利亚州珀斯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