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世界大战》

以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为号召的科幻影片《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2005,正确的译法应该以《星际战争》为好——这里“世界”是指行星),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前期炒作之后,终于上映。考虑到该片在科幻史上颇有渊源,再加上对斯皮尔伯格的信任,我特意到电影院去看了这部影片,不料大失所望,失望到我连影碟也不想买了——我可是自命专门收集科幻影碟的。

最近看到一篇称颂该片的影评文章,将这部令人大失所望的影片竭力美化,说它视觉效果好,故事情节好,甚至说它“思想深刻”。这当然是影片上映之后的后续宣传炒作中的必要动作,但实在是太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在看过电影之后,再回顾前面那些炒作,我发现它们全都是有气无力的。

1898年,威尔斯发表了小说《星际战争》,讲述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火星人拥有我们望尘莫及的高科技,地球人的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在它们面前不值一哂,眼看地球的沦陷已经无可避免,火星人却意外地纷纷死于地球上的细菌感染——原来它们对细菌没有免疫能力。1953年,根据这部小说拍摄了同名电影(即通常所说的《大战火星人》)。电影基本上照搬了小说中的故事,再说那时也没有什么电脑特技,所以电影也就乏善可陈。

五十二年后,第二部同名电影上映,以斯皮尔伯格之成就及大名,以已经有过《星球大战》和《黑客帝国》(Matrix,1999—2003)这样的作品的现代电影技术,人们当然期望看到一部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科幻大片。我先前也是这样期望的。

《世界大战》:一个对于外星文明的恶意想象

这两部同名电影我都看过,结果却同样的乏善可陈。这次的电影,似乎变成了一部灾难片,甚至成了“剧情片”——只见汤哥带着两个孩子一路逃难,汤哥之爱妻爱子之心、儿子之青春期叛逆、废墟中幸存者之精神苦闷,等等。影片还暗示汤哥本来可以是一个很优秀的战士,但他为儿女拖累,始终未能为人类的抗战做出多少贡献。这些故事和情怀,演演当然也挺好,但是,为什么要让它们充满一部本来应该是科幻的电影中呢?人们去看科幻电影时,难道会抱着和看剧情片一样的期望吗?

我对科幻电影通常抱着两个期望:一是希望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思想平台”,由此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二是希望影片可以拓展观众的想象力——哪怕仅在视觉上形成冲击也好(比如像《星球大战》那样)。这当然有可能只是我的偏见,但窃以为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持此两条标准来衡量此次的《世界大战》,基本上可以说是交了白卷。

关于火星上曾经有过高度文明——甚至现在仍然存在着——的想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关于火星的科幻影片,也有过好多部了,其中不乏佳作(比如《火星任务》,依据上述两条标准就得分甚高)。按理说,描写火星人应该不是一个很坏的主题,现在两部同名电影都乏善可陈,是因为它们所依据的小说,有一个先天不足。

对地球怀有敌意的外星文明如果侵犯地球,我们当然要奋起抵抗。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文明和异族文明之间的冲突时,通常总是将我们的同情放在自己一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情绪,古今中外都是类似的。于是,在这样的故事中,抵抗的结果,通常必须是战而胜之,才能令观众满意。因此那些讲述地球人如何战胜邪恶外来文明的科幻故事,比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就很容易使观众振奋。另一方面,在“战而胜之”的情节框架中,也更容易从正面发挥“硬科幻”的内容,设想各种科学技术的细节,比如《独立日》中最终击毁外星人的巨型星际战舰之类。

但是《星际战争》小说的先天不足,就在它将地球写成了失败的一方,却在最终硬安上一个光明的结尾,而这个光明的结尾既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又显得敷衍了事。如果没有这个光明的结尾,干脆让地球文明投降、沦陷、毁灭,倒也不失为一部悲剧,也能富有警世意义——让读者对我们地球文明的前景保持适度的忧虑。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这样让地球最终失败的科幻电影,在《阿凡达》(Avatar,2009)之前,我还从未见过。想必没有人忍心这样“作践”自己星球上的文明。

既然如此,这两部对小说原著亦步亦趋的同名电影,自然也就只能跟着先天不足了。思想上没有任何挖掘,自然没有深度;让人类一味在废墟中逃难,也就很难发挥什么想象力,即使只是搞一点视觉冲击之类,恐怕也没有什么空间。

由对《世界大战》的失望,联想到最近连续被引进的几部美国科幻影片,如《蝙蝠侠》(Batman,1989—2012)、《绝密飞行》(Stealth,2005)、《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2005—2007)等,一部比一部弱智,全是毫无思想内容的平庸之作,视觉上也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现在很多人将肯德基、麦当劳视为垃圾食品,认为食用了会有损健康,尽管它们确实也能够填饱肚子。仿照这种说法,上述四部影片,最多也就是电影中的肯德基、麦当劳,尽管它们确实也能够消磨时间。《世界大战》考虑到它的“身世”,还勉强可以及格;《蝙蝠侠》勉强表达了一点点自相矛盾的思想;至于后面两部,恕我直言,真的就是垃圾影片。

我一直有一件事不太明白:美国每年要生产几千部电影,能够被我们引进的绝对到不了百分之一,那么理应优中选优,选择思想性、艺术性尽可能好的影片引进。可是以今年为例,这四部科幻影片都是如此平庸,我们究竟是根据什么原则来选择的呢?是根据上映头几周在北美的票房吗?还是另有某些原则?如果真的是根据北美的票房,那就大错特错了!

人们不难发现,好莱坞科幻电影中,那些有思想、有艺术品位的上佳之作,往往票房一般;相反,那些电影中的肯德基、麦当劳,则经常在票房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比如,今年引进的那四部平庸之作,在“美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就是如此:在2005年7月15—17日的前10名中,《神奇四侠》《世界大战》《蝙蝠侠》依次为第一、二、三名;而在2005年8月5—7日的前10名中,《绝密飞行》列第七名。

因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引进美国影片(引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当然也是一样)时,不应过分强调“与美国同步上映”这一点。每年新上映的影片中,绝大部分必然是平庸之作甚至是垃圾,而每一部影片都必然有新上映的一天,如果我们总想“与美国同步上映”,我们就必然经常引进平庸之作甚至垃圾。况且,“与美国同步上映”的引进成本,我想多半会比较高吧。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注意引进经过一段时间淘洗、过滤、筛选之后沉淀下来的佳作,我们就有可能以和现在一样的成本,引进比现在更好、更多的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国外影片。这对发展我们的文化,对提高观众的修养和品位,岂不是更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