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参谋:写出管用的战略报告
- 蔡春华
- 1740字
- 2021-07-07 16:26:11
一、产业视角
产业视角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该视角的主要支持者是具有深厚产业经济学功底的迈克尔·波特。他在1979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文章中首次概述了他的战略观点,随后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了《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通过介绍业务层面战略、企业层面战略、价值链等内容来扩展自己原先的思想。“五力模型”“通用战略”和“价值链”是波特企业战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中,波特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质疑)提出了改进后的“五力模型”。
产业视角聚焦于企业外部环境(特别是产业结构),把它视为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波特在“五力模型”中,认为存在五种竞争力:供应商、购买者、新进入者、替代者和行业竞争者。这五方力量在有限的资源里竞争,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及单体企业在行业中的盈利能力。从这一理论容易推导出,每一方的优势衡量都与核心企业的优势相关。也就是说,这五方中的任何一方优势增加的程度都会对核心企业不利,使其变成相对的弱者。由于产业结构是单体企业盈利的根本性原因,因此企业必须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同时占据有利的地位。这种思维容易导致企业跟风,盲目追求风口。
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这样的案例,很多企业不顾自身资源和能力的约束,轻率转换行业(美其名曰“转型升级”),不少企业因此遭遇了“滑铁卢”;产业视角在中国上市公司尤其有市场,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一个吸引力很高,但是完全没有经验积累的行业。虽然通过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上市公司中成功的不少,但是其中蕴含的风险不能忽视,其根本原因是成功并购一家企业并不等于成功并购这家企业的“能力”。
因此,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存在缺陷,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在该视角下,商业作为一种逐利的事业是一场零和博弈。在该视角下,很容易得出(尽管这不是波特的精确原意),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对抗的,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必须在较量中击败其他利益相关者以获得相对的霸权。换句话说,如果顾客或者供应商获得优势,那么就意味着对核心企业不利。
第二,产业视角下只包含五种力量,只覆盖了三方利益相关者,忽略了会极大地改变公司竞争环境和利润的潜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例如当地社区、政府、媒体、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等。
第三,产业视角没有给出关于企业之间异质性(即企业之间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的充分描述,因此产业视角是有局限性的,应用范围也是有限的。
国内不少学者认同产业视角,提出了“产业命运决定企业命运”等论断(即“产业致胜”说),认为当前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忽视对产业层面问题的系统思考。产业致胜说在战略研究的“钟摆式轮回”中(到底是外部因素重要还是内部资源重要)偏向前者,观点虽然有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战略理论的传承、扬弃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