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夏的父母在顾夏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顾益伟常年在XJ、XZ等地打工,主要是从事贴瓷砖工作,不常回家也不常打电话回家。偶有一个电话打来,还是顾子才、杨玉清与顾益伟聊一通。顾夏虽然想念远方的父亲,可面对这个不熟悉的人的电话时,他又不知道自己想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每次他们父子通电话,顾益伟会例行公事式地问:“顾夏,最近成绩怎么样啊?”
顾夏会语气慵懒地回答:“就那样吧!不好不坏。”
“那你平时要吃饱穿暖。没有钱用了,你就给爸爸说。我给你寄回去。”
“嗯。你也要保重身体。”
“其他呢?还有什么要给爸爸说吗?”
“没有了。”
“那好,你把电话给你爷爷。”
顾夏把电话递给身边的顾子才。明明思念自己的父亲,顾夏却用沉默代替表达,万语千言羞于开口。
自父母离异后,顾夏年幼的心里就对母亲多了一种深层次的渴望,渴望得到更多的母爱。在顾夏的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母亲的形象。因为父母离婚时自己还太小,顾夏记忆里早已记不清楚母亲离开的那个早上,母亲年轻时的音容笑貌也模糊不清了,所以只能想象。顾夏只知道母亲离开的时候,给了他一枚指环,让他好生收藏着。据顾子才回忆,那还是顾夏五岁的时候,顾夏的父亲与母亲选择了离婚,实在是过不下去了。顾夏的母亲张兰花脾气很暴躁,文化水平又不高,经常为一些小事与顾益伟大打出手。“菜刀追夫”是引发最后离婚的直接导火索。那是一次激烈争吵后,张兰花拿着一把磨得亮灿灿的菜刀追着顾益伟,扬言要杀了他。他们从厨房跑到里屋,从楼下跑到楼上,又从楼上跑到楼下,张兰花右手提着的菜刀亮晃晃的。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跑到石桥上,顾益伟说:“如果你还追过桥,我们就离婚。”张兰花此时的情绪已到无法控制的程度,果断过桥,冲了过去。当晚,顾益伟在亲戚家寄宿。第二天,他就外出务工了。没过多久,顾益伟就和张兰花离婚了。离婚那天,张兰花哭了,她说她后悔那样做,不想离婚,不想离开自己还年幼的儿子。顾子才说他也曾劝过自己的儿子,可是怎么劝都没有用,两人在一起如果已经没有了感情,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互相伤害。可在成人的世界里,为什么“妥协”不是留给家人,而是留给外人呢?夫妻之间没有了妥协,婚姻就走向了尽头,最终分道扬镳。顾夏就这样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成为没有母爱的孩子。但顾夏并不缺少爱,从小到大,他都生活在顾子才的悉心呵护中。顾夏儿时的记忆里全是顾子才带着他干农活,晚上在凉席上给他讲故事的画面。那时候,顾夏家还没有收音机听,更没有电视可以看,顾子才的故事就成了顾夏的心灵鸡汤,每晚都不能错过。为了能听到顾子才的故事,顾夏宁愿多干活,夏天还提前到蚊帐里驱逐每一只讨厌的小蚊子。
炎夏的一晚,顾子才和顾夏在门前的石桥上乘凉,繁星点缀夜空,鸣蝉、田蛙在耳边絮语,凉风拨动盈盈发丝。今夜的石桥上,除了夏夜的风景,只有他们爷孙两人。顾子才的脸上留下岁月与风霜的痕迹,皮肤黝黑,一双大手布满老茧,是农民的典型形象。顾子才和顾夏半靠在石桥的桥墩边,屁股上沿刚好接触到桥墩,又没有完全坐上去。顾子才裤脚挽到了小腿半中间,双手环抱在胸前。顾夏穿着背心、短裤,双手在桥墩上抠抠搜搜,抠掉了石墩上的青苔。
“爷爷,我想妈妈了!”自顾夏父母离婚后,顾夏便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张兰花,只是偶尔听到关于她的消息,知道她结婚又离婚,然后再结婚。倒不是顾夏家与张兰花家距离有多远,只是张兰花的心里一直迈不过那道坎,她还爱着顾益伟,不忍回首往事,不想因看见支离破碎的家而伤心。虽说那时候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长期的相处早已在夫妻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看着顾夏,顾子才片刻思考后严肃地说:“顾夏,坚强一点!老顾家不出孬种。你的妈妈有自己的生活,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千万不要责怪她不来看你。她也是个苦命的人!”
顾夏若有所思地说:“从小,奶奶常给我说离婚都是妈妈的错,都是因为她不孝顺?”
顾子才脸上有些不悦,一闪而过。看着夜空,他娓娓道来:“不要总听你奶奶的。你奶奶这个人就是嘴碎!顾夏,要学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学会辨别事情的对与错。奶奶说的话,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也值得思考。在某些方面,你的妈妈是做得有些不对。但是,对于你而言,她永远都值得你去尊敬,不要妄自评论自己母亲的过去。听清楚了吗?你始终都要孝顺她。爷爷读的书不多,但虎毒不食子,我还是知道的。”
“我知道了。”语气和缓,声音低沉,顾夏不理解为什么顾子才与杨玉清对张兰花的评价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但,顾夏知道顾子才评价得更为客观,更让他能够接受。母子连心,顾夏还是惦记张兰花,深深思念她。夜空星星点点,不时有点微风,小河的水潺潺,水声在夜里特别清晰。
短暂的沉默后,顾夏拿出张兰花留下的那一枚指环,好奇地问:“爷爷,这个是什么东西啊?妈妈临走时,说这很重要,叫我一定要时常挂在胸前。”
顾子才并不知道张兰花还给顾夏留了东西。张兰花搬家那天,顾夏正跪在地上和玩伴弹玻珠。一辆小货车就停在门前的核桃树下,几个壮汉在家里进进出出,搬走各种家具、铺盖和锅碗。货车临走前,张兰花下车给了顾夏一枚指环。也许,这是张兰花对这份感情和对这个家的无声告别。
接过指环,顾子才说:“我还以为你母亲把这个东西带走了呢?这个指环本来有一对的,叫作‘龙凤合鸣’。看到没有,这上面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飞龙,还在驭波飞行呢!”
“那怎么只有一只了呢?不是有两只才能配对吗?”
“是啊!两只才是一对。”顾子才有些感伤,担忧远方儿子的婚姻问题。
“爷爷,这个指环有什么故事吗?”
“这个指环是我们顾家祖上传下来的。原本保存着两只,后来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怎么遗失了一只‘火凤’指环,家里只剩下‘海龙’指环了,真是天意弄人啊!”
“那为什么会在母亲手里呢?”
“你父亲和你母亲结婚的时候,我们家里一穷二白。没有像样的礼物,我和你奶奶都过意不去。你母亲又是邻村村书记的女儿,本来就感觉自己高人一等。我就和你奶奶合计着将这个‘海龙’指环送给你母亲。一来可以作为我们对他们新婚的祝福,二来也是有一代代香火向下延续的意思。顾夏啊,我们并不在乎这个东西值多少钱。我们只是希望我们全家能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简单生活。什么荣华富贵的,一概不奢求,我只希望我的后人能够过得幸福就好。这个‘海龙’指环,你还是佩戴着吧!让它保佑你健康成长。”
“可我还是想妈妈!”
“戴着这个指环,你就想象你的母亲还在身边。我想,这样安慰自己,你的心里会好过些。”
这枚指环成为了顾夏与自己母亲的感情纽带。每当顾夏想母亲的时候,他都会把指环拿出来攥在手里。好像摸到了指环就见到了母亲一样。就算顾益伟后来有了女性伴侣,也始终未能为顾夏带去一份稳定的母爱。缺少了一份独特的母爱,顾夏的成长充满了青春期的烦恼。这对于顾夏性格的养成也带来了影响,大概恋母情结也是这样产生的。但只要懂得感恩,他就不会偏离正道太远。如全家人所愿,顾夏顺利地考上了二本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服从调配。果然,他被调配到了第三志愿京华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