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语文的“深度解读”——王开东《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研读

一、“有趣”的深度

众所周知,为应试升学所迫,现在的学生很累,而时常抱怨,头上有家长、学校和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当然,教师也累,也不能逃脱“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教师要有大胸襟,大智慧,以“宽容的心态”、“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注重课堂的“乐趣、情趣、理趣”,打通“作者心、教者心、学生心”之间的联结,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教传其道的教育效果。

所以,王老师在课始导入时,即伸出了“兴趣烛照”的触手,牢牢地吊住学生胃口,以饶有兴味的“空墙效应”,大大出乎学生的意外,让学生正中“计谋”,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情境。但,这里的“空墙效应”,绝不是浅层次的好玩、有趣,而是直通文本旨意的桥梁,是完全高层次的有趣。对学生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才是高层次的有趣;对学生终生有用的东西,更是高层次的有趣。

联系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注重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能让学生变得更聪明的知识就是有用的,鲜活的,也是有趣的。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就有理性,是艺术,就有感性,充满着审美。

“有趣”就是发扬审美感受力,“有理”就是提高逻辑推导力,这样一来,课堂中既有文学的阐发,又有科学的概括;既有艺术的具象,又有科学的抽象;既有文学的“结晶”,又有科学的“结论”。理想的课堂,就是要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沟通,“艺术”与“科学”的匹配,让学生最初在形象感染中陶醉,最终又在逻辑推理中清醒。

二、“飘移”的深度

原本,维纳斯的断臂,于今应该是纯审美意义的,是接受美学里的“以虚补实”;谈不上有任何“艺术创造”的东西,因为雕刻家最初的创造意图可不是要维纳斯断臂。而文本作者清冈卓行的解读也是基于纯审美意义上的。但王老师却由“审美创造”漂移向了“艺术创造”。

师:同学们刚才举了很多例子,诠释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诗画不分家,艺术上也是相通的。下面,我想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同学们领会这种艺术手法的内涵。

宋代几个皇帝都是大画家,那时的画院考题很有意思。比如要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此诗的下句是“杜鹃枝上月三更”。宋代著名画家王道亨大胆构思,画了一幅《苏武思乡图》,结果独占鳌头。画中的苏武席地而卧,双蝶追逐其间,沙漠风雪中有一株枯树,树上一只子规,月正当空,耳间犹闻啼声……请同学们分析这幅画好在哪里?

这一“漂移”,无疑意义非凡,因为学生日后未必从事审美工作;但却绝不可能不进行艺术创造,即便是完全的自然科学工作也概莫能外。科学本身就是艺术的,所以,“漂移”的价值极其深远。

三、“颠覆”的深度

王老师的课堂,是随处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的。如:

师:作者这个观点能不能经得起推敲,有没有偏颇?

这一设问,未使用高深的理论,自然也谈不上是神来之笔,看似平淡,但却不是一般教师所能操纵的。这一细节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在培养学生不唯书的怀疑精神,把立足科学的质疑精神传播给学生。这种“随风潜入夜”似的精神陶冶,也许短时间内并不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起到作用,但却能把挑战权威、反对盲目崇拜的可贵种子种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总之,王开东老师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是具有“认识深度”和“文化深度”的问题驱动下的学生情感、思维的有效激活,是师生合作碰撞的拔节提高。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原文本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为一个新的立体式的文本,一个经过师生创造性感知后赋予了新意义的文本。学生、教师、作者成了文本实际意义的生成者和创造者,课堂因此走向了多元主题、多元视界的解读和生成,成了知识的重新经历和复活,成了师生精神生命又一次苏醒。

四、“不可复制”的深度

看王老师的课例,很容易发现,学生的解读实在太有深度,是太过神奇了。教师仅仅起到提示点读的作用,学生便应声而对,出口成章了;且条分缕析、流利深刻、独到丰富,甚至堪称精致典雅、完美无瑕。全不见寻常课堂的空白、疏漏,以及有时为了调节气氛而不得不说的废话。这不能不令人生疑,学生高明如此,还有必要在此读书吗?倘若,这课例还是仅仅经过后期文字技术处理的话,那倒也罢了;倘是纯粹的人为创造,而完全地不可复制,那就只能让我们这些学习者望“深”兴叹了。

五、“体验缺失”的深度

王老师的这堂课,看不出学生对文本体验的自觉主动的需求;至于文本的精神和艺术价值,尚未能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转化为生命的需要,而仅仅停留在教师引领下的被动了解。所以,学生的主动发现在课堂上很难体现,当然,也谈不上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属于自己生活或生命的东西”。而这,正是阅读教学无法走向更20深层次的关键。

原本,学生妙语连珠的精彩解读必然依托于课外阅读的积累和课内对文本的感悟;一语中的深刻体会必然形成于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和着意推敲。对学生而言,课堂上至关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阅读困惑,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精彩的言说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屈居二位。可是实录中,并没有发现太多学生品读课文的过程。这不能不说是该课例的一大遗憾。

王老师用“美丽是愁人的”来形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审美艺术;那么,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遗憾的艺术,大概也是“美丽而愁人”的吧!

王开东老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实录

师: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有三宝,同学们知道吗?

生:知道!(七嘴八舌)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和蒙娜丽莎画像。

师:同学们很有学问啊!我问你们,看过蒙娜丽莎的微笑吗?

生:(很兴奋)看过。

师:感觉怎么样?

生:笑得很甜美!

师:同学们回答得也很甜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蒙娜丽莎的故事,好不好?

生:好!

师:《蒙娜丽莎》是巴黎卢浮宫内的镇宫之宝。它一直挂在一方巨大的墙壁上,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891 年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这幅名画却被人偷走了。于是……你们猜怎么样?

生:空墙前的游人大为减少。

师:同学们猜得很——不对!

生:(大笑)

师: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年来来空墙前驻足流连的人,竟然超过了过去十二年来观赏《蒙娜丽莎》人数的总和!人们久久地看着空墙,感叹着、愤怒着、遗憾着、咀嚼着……那么,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许它能给我们揭开其中的奥妙。美丽的维纳斯浑身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如果在中国她应该是第五大美人。(笑)还是让我们一道来认识认识这个大美人。(展示断臂维纳斯的图片)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求婚遭到拒绝后,就把她嫁给了陋而瘸腿的火神,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来又帮助特洛伊王子拐走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同学们看过《木马屠城记》吗?

生:看过,很好看。

师:我知道好看,这场战争就与维纳斯有关。还是让我们好好来欣赏维纳斯的美丽雕像。《维纳斯》雕像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有一种突出的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

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维纳斯以“断臂美神”而闻名世界。同学们现在进入文本,我把阅读分为四层境界。第一层是认读,第二层是解读,第三层是赏读,第四层是批读。认读是没问题的,我们就从解读入手。读了这篇文章,你发现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生1:作者的观点是“维纳斯为了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师:这一观点包含哪几层意思?同学们说一说。

生2:这一观点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为了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有所失去。第二,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师:作者如何阐述这一观点?

生3:作者先正面阐述失去双臂的妙处。“失去的双臂正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失去的双臂中“深深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维纳斯虽然失去了大理石雕刻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正面反复强调维纳斯失去双臂的好处,作者觉得还远远不够,所以又着重从反面指出“所有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方案,都是倒人胃口的,都是奇谈怪论”。其原因是“复原的双臂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而失去双臂却包含着不尽梦幻的‘无’”。

生4:可能是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特别专注。正面、反面论述之后,作者又从侧面强调,失去的必须是双臂,只有这样才恰到好处。

师: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才恰到好处?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生4:先从反面说,假如失去的是其他肉体部分,“这座雕像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再从正面分析,“手在人的存在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它是人与世界、他人或者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手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而维纳斯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臂,失去了手,失去了与外界关系的媒介,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所以才奏响了追求存在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20师:从作者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审美观?

生5:作者的审美观是主张“虚实相生”的理论。这种理论类似于中国诗歌中的“以虚补实,以无胜有”的艺术手法。

师:能否举例来说明,注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阅读的第三个层次——赏读阶段。

生6:好的,据说过去的某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板桥,使夏侯杰肝胆俱裂,倒栽下马来。他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却觉得雷霆于耳。我想,如果他把那一嗓子吼出来,观众反而觉得不过如此。我觉得这就是“以虚补实”——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说得很好,我看中国的侦破电影,女人发现一具尸体,常常是不见其人,只闻惨叫……而国外就不这样处理,发现尸体之后,导演总是用特写镜头,让我们看见演员脸部的细微变化,然后张大嘴,却让她失声——究其原因,我想除了演员演技上的欠缺之外,更多的就是导演对这个美学观点的漠视。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

生7:还有武则天的坟墓,据说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上面写“己之功过,留后人评”。这块无字碑韵味无穷。我觉得这块无字碑,不仅显示了武则天的大气,还显示了武则天的狡黠。因为“无字”可以以无胜有,以少胜多。

生8:还有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据说过去曾征集湖的名字,后来觉得什么都不能概括湖的精神气质,所以,姑且就叫“未名湖”。“未名”胜过无数的美名,“未名湖”也成就了北大一段回味不已的佳话。

师:味道好极了,还有什么好的拓展?

生9:《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痴情,临死时说:“宝玉,你好……”然后就香消玉殒。这句话只说了一半,但恰恰是这半句话传达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感情。

师:什么感情?你能说说吗?

生9:可能有愤怒、伤感、毁灭、无奈、谴责、绝望……师:这就是不写之写,以少写多。

师:同学们说得高兴,我也来凑个热闹。你们看过契诃夫的微型小说《一个丈夫的账单》吗?

生:没有!

师:好,我来说说《一个丈夫的账单》!

招聘年轻漂亮女秘书的费用……

给漂亮女秘书买花的费用……

与漂亮女秘书共进晚餐的费用……

给妻子买钻戒的费用……

为丈母娘买貂皮大衣的费用……

招聘中年女秘书的费用……

谁来说说这个文本的独到之处?

生10: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独到之处是一张静态的账单,但背后的故事却波澜起伏。

生11:也就是说,后面有大量的空白等着我们的补足,而这个补足的过程,就是我们欣赏领悟的过程。

生12:我读出了这个故事背后:丈夫的花心,妻子的暴怒,丈夫被发现后的丑态百出,先是给妻子买钻戒,后来又搬出丈母娘助阵……最后,还是以丈夫解聘年轻女秘书,招聘中年女秘书而告终。作者不尽的嘲讽隐喻其中。

师:解得好,其他同学继续天马行空!

生13:在金庸的《雪山飞狐》中,胡斐在雪山之上与苗人凤比武,这是胡家刀和苗家剑的生死决斗。面对杀父的仇人和心爱女人唯一的亲人,胡斐抓住苗人凤唯一的破绽,举起了刀——整个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夺人心魄。试想一下,如果刀落下去,或者不落下,怎么会有这种效果?

师:这是一个武侠迷眼里的“虚实相生”。刚才有同学说,这个审美观和中国的诗歌审美很接近。谁来说说?

生14:我来说,比如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他没有写音乐的如何迷人,而是直接写了听罢乐曲之后扑朔迷离的怅惘。在如梦如幻的一切乐曲沉寂之后,眼前江水如镜,青山如染,给人留下了悠悠不尽的思恋。

师:中国文人没有不喜欢这两句诗的,据说江青也喜欢,《江青传》上说,她很喜欢“江上数峰青”,所以改名为“江青”。还有吗?

生15:我觉得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美妙的琵琶曲,也采用了这种手法,不实写内心的巨大震撼,反而把镜头摇向江面,只见一江秋水,一轮残月。这也是虚实相生的手法。

生16: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其中就有大量的空白。比如:黄莺是最美的鸟,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原来是怪黄莺在啼叫。而黄莺的叫声是最动听的,为什么不叫黄莺啼叫呢?原来是怕啼唱惊扰了美梦。

为什么大白天在做美梦?原来是思念远方的征人!这样诗味就出来了。

师:同学们刚才举了很多例子,诠释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诗画不分家,艺术上也是相通的。下面,我想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同学们领会这种艺术手法的内涵。

宋代几个皇帝都是大画家,那时的画院考题很有意思。比如要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此诗的下句是“杜鹃枝上月三更”。宋代著名画家王道亨大胆构思,画了一幅《苏20武思乡图》,结果独占鳌头。画中的苏武席地而卧,双蝶追逐其间,沙漠风雪中有一株枯树,树上一只子规,月正当空,耳间犹闻啼声……请同学们分析这幅画好在哪里?

生17:为什么要画蝴蝶和子规?我觉得这是最需要弄清楚的。我的理解是画家借用庄生化蝶的典故。以庄生不知蝶之为我,我之为蝶,突出了苏武思乡的迷梦之深,而且很好地扩大了审美内涵。

生18:我觉得运用子规是画家的一大创造,子规就是杜鹃,杜鹃枝上杜鹃啼,为了自己的故乡杜鹃能够啼出血来,而且它的叫声就是“不如归去”。不说思乡,而是用杜鹃来暗示。这就是虚实相生。

师:妙解!还有这样一个考题,“嫩绿枝头红一点”。此诗的下句是“动人春色不须多”,最后夺魁的是一幅《侍女图》。仕女依栏而坐,樱桃小口与翠枝绿叶相辅相成、相映成趣。这幅画能够夺魁的原因是什么?谁来谈谈?

生19:我觉得作者是出奇制胜。如果是红杏枝头春意闹,那就实了,也就俗了。

生20:我觉得作者是把春色转化为春情,打通了两类之间的沟通。画意升华了,而且审美的空间扩大了。

师:说得好,春色和春情确实也是可以沟通的,比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比如“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怎付与断壁残垣”。刚才同学们对画家的构思,都能从“虚实相生”的角度进行独到的评价,你们自己愿不愿意创造一些画?当然不用画,只说自己的构思。请以“深山藏古寺”、“蛙声十里出山泉”、“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作画。第一组构“深山藏古寺”,第二组构思“蛙声十里出山泉”,第三组构思“竹锁桥边卖酒家”,第四组构思“踏花归去马蹄香”。

生21:我不画“古寺”,我画深山外面有一个斑驳的古钟。斑驳古钟蕴涵古寺之意。

师:画得怎么样?哪个同学点评一下?

生22:我觉得这种构思基本上属于“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用古钟很好,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你想一想,把古钟放在深山外面,早起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敲钟,怎么可能?还有到那么远的地方敲钟给谁听?(学生大笑)师:你是怎么构思的?说来听听。

生23:我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个老和尚来汲水。原因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暗扣深山;有和尚必有寺庙,有老和尚可能就有古寺。

师:说得很好!第二组的同学挑战一下。

生24:我的构思是画一道清澈的山泉,泉水中有很多蝌蚪在游戏。不画一只青蛙,却让人有蛙声十里之感。

师:画得不错。就是说蛙声画不出,就用蝌蚪来补足,而那么多的蝌蚪,后面一定有很多青蛙,这就让人感觉到蛙声扑面,是这意思吧。第三组的同学看看你们的杰作!

生25:我觉得我们这幅画的关键是个“锁”字,如果酒家出来了,那肯定是全盘皆输。而酒家不出来,卖酒家何以体现?

生26:他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我的构思是画一座小桥,翠竹掩映,就在翠竹之中,若隐若现地出现一面杏黄色的酒旗。

师:我来插一句,为何是杏黄色的酒旗?

生26:我想显示它是老字号,还有——还有好像电视中出现的也都是杏黄色的。

师:老字号?有意思,我没有听说过,你有没有根据?有根据,我要向你学习。

生26:我姑妄言之!

师:好,那我姑妄听之!最后一组的同学,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

生27:我想这幅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花香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画马蹯飞花,这不仅是暴殄天物,而且也太直白露骨,失去了含蓄蕴藉的美感。所以,我画一人牵马悠闲归来,马蹄边蜂飞蝶舞,让人们想象踏花归来的马蹄生香!

师:好的。刚才我们通过鉴赏和实践,赏析了艺术中“虚实相生”的道理。文艺理论上有这样一句话:“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这可以作为艺术家钟情“虚实相生”的一个注脚。对于作者审美观的赏读,我觉得差不多了。但赏读不等于拿来主义,更不等于照单全收。我觉得我们阅读一定不能做两只脚的书橱。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我当然希望我的学生是一个思想者。我希望你们学会批判,然后在批判中吸收。在批读之前,还是请一个同学把作者的观点先概括一下吧。

生28:作者的观点是“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有所失去,而且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师:作者这个观点能不能经得起推敲,有没有偏颇?

生29: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很有偏颇。第一,为了秀丽迷人,是否必须有所失去,是不是唯有残缺才是一种真正的关。第二,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而且只能是双臂呢?失去其他的就一定不行吗?

师:有味道,你们以此为突破口,看能否找到反驳的例证,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30:还是回到卢浮宫三宝上,第一,卢浮宫三宝《蒙娜丽莎》画像完美无缺,为何不影响她伟大的艺术价值?第二,卢浮宫三宝《胜利女神》雕像失去的是头颅,不是双臂,为什么丝毫不影响她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问得好!谁来谈谈?

生31:我觉得作者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蒙娜丽莎》画像虽然完美无缺,但“蒙20娜丽莎”美就美在她那个神秘的笑。这个笑,包孕着无数种“韵味”,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创造了无数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神秘的“笑”等同于维纳斯那失去的神秘的“双臂”,所以,我觉得和作者的审美观并不矛盾。

生32:我也这样认为。“蒙娜丽莎”虽不残缺,但却神秘,所以也具备一种“无中生有”的美!鲁迅先生说:“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都觉得悲剧震撼人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悲剧是残缺的,而残缺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美”。

师:呵呵,你让我想起了美学上的一个论题:一个美女在微笑,丝毫产生不了美感;而一个长虎牙的美女在微笑,反而生动鲜活起来了。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33: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是否有艺术价值,本质上并不取决于是否残缺,是否虚实相生,而在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生34:我也觉得,残缺或者虚实相生只是达到艺术美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是唯一的方式,连作者自己也认为:“维纳斯舍弃部分获取完整只是一次偶然的追求!”

仅此而已。

师:你的观点是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虚实相生只是创造艺术美的一种选择,但并非是唯一选择!对吧!

生35:我对作者说的必须失去双臂持认同的态度。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后来好像也是特意砍掉手臂的。

师:罗丹特意砍掉手臂,究竟为了什么呢?谁来说说?

生36:罗丹砍掉手臂,与维纳斯失去手臂是两码事。罗丹之所以“砍掉”巴尔扎克手臂,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手臂精美绝伦,部分的精美已经影响到整体的和谐,所以砍去了手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脱离整体和谐的部分之美,都是不值得的。

师:辨析得很有道理。对无头的《胜利女神》雕像,你们如何评价?

生37:《胜利女神》是无头的,但正是无头才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就像作者所说的一样,《维纳斯》雕像失去的必须是“双臂”,我认为《胜利女神》

雕像失去的必须是“头颅”。因为维纳斯是爱神、美神,失去手,让爱神、美神与世界有了更多亲近的媒介,更能引起人无穷的遐想。而“胜利女神”战斗之神,是胜利之神,为了自由和胜利而失去头颅,这更能激奋人心。

师:说得好,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两句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还有批读的人吗?还有谁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生38:我来说几句,我对作者放在维纳斯身上的观点举双手赞成,但对作者观点的迁移持保留意见。因为维纳斯只是一个特例,美神只有一个!

师:好,精彩!现在,谁来说说开头的“空墙效应”?

生39:空墙因为残缺,因为空白,所以引发猜测和联想。就像演员常常制造虚虚实实的新闻来进行炒作,这是一个道理!

师:妙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最后再看美神一眼,把美神永远留存心中!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再一次谢谢你们!好,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