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科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 贾敬敦 米磊 于磊编著
- 4123字
- 2021-06-15 18:23:21
2.发展硬科技的条件已经成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界力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国家赢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进步,夯实了硬科技发展的各项基础和条件。
社会大局稳定,制度优势显著。我国对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内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核心诉求,保持了长期稳定发展,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安全稳定。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现、重大工程突破、重大灾害应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实现“两弹一星”、“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重要“法宝”。
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这是对举国体制理论的升级、完善和深化,更是对我国科技创新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突破。在国际创新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面临外部“卡脖子”技术封锁和内部缺少发展动力的双重压力,加强硬科技创新成为解决我国当前发展瓶颈问题和抢占未来发展机遇的重要选择,能够在新时期凝聚起全社会人民群众对走创新发展道路的集体信心和强大能量。同时,我国拥有约14亿人口(其中4亿以上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39.2万亿元,市场空间广阔,为我国硬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需求侧牵引力。
物质基础雄厚,财力支撑强劲。经过了70余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大,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人民币增长为2020年的101.6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近年来,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趋缓、结构趋优的态势。2013—201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左右,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水平。“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世界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着力引领产业向中高端领域迈进,培育出一批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造就了日渐强大的“中国制造”。经历多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2019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占比为39%、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占比为53.9%。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家主导产业,其增加值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兴创新力量加快布局落地,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创新载体稳步建设推进,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蓬勃发展,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发展硬科技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雄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实力强大、成就重大的科技企业。华为公司2020年投入约1419亿元用于研发,研发费用在全球科技企业中位列第三,已超过很多欧美科技巨头,其在5G网络、系统开发与光学成像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领先成就。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我国“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高档数控机床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芯片实现商业化应用,超导磁共振等医疗器械实现国产化替代。我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从被动追随向主动挺进世界舞台中心转变,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与高端产业成果的产生,为硬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人力资源丰富,智力供给充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政策和计划,协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激发了科技人才活力,培养并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创新人才总量和质量的提升成效显著,为硬科技发展积累了储备充足、实力雄厚的人才资源。从人才规模总量看,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是1991年的6.2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的科技人才结构和学科分布也日趋完善。2014年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学士学位获得人数排名靠前的国家与地区分别为中国(145万)、欧盟8国(57万)、美国(38万)、日本(12万)、韩国(11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蓬勃发展,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与科研人员流动》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的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的榜首……我国在全球人才和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科研水平快速提高,各项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在研发投入方面,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995年的400亿元左右,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至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至2.23%,超过欧盟15个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20年超过2.8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 14位。按照2010年以来中美R&D[1]国内支出的复合增速测算,到2024年前后,中国在研发的整体资金投入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不断增长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抢抓重大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科研体系建设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完善。目前,我国已逐渐形成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五位一体的研发体系,搭建起涵盖基础研发、重大战略技术和产品、产业能力提升及转移转化、人才建设等全链条的研发体系。我国科研载体立体布局迅速完成,逐渐建立起涵盖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科研载体体系,形成3(3个科技创新中心)+4(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还会增加)+N(N个国家实验室)的由点到面、由区域到全国的立体化科研攻关格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国构建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战略依托,肩负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大科学计划、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辐射带动区域和国家创新发展的艰巨使命。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等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获批建设。2014年以来,北京、上海与粤港澳大湾区相继被定位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效集聚我国最领先的科技创新资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代表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并站在价值链的顶端,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0年底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和热点论文数量同样排在世界第2位。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万件。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221.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8件。同时,我国高质量创新成果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国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居世界前列:铁基超导材料保持国际最高转变温度;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研究世界领先;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利用体细胞克隆猕猴等取得重要的原创性突破;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我国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金融结构持续优化,血液供给充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由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构成的完整的金融体系,加快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成立了一批服务于科技创新的专业化金融机构,形成了具有突破性的金融模式,不断增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主要由股权融资市场构成,2018年我国直接融资总额为2.4万亿元,其中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超过1.3万亿元资金,新产生1万余起投资案例,资本管理量约为10万亿元,为众多初创型企业提供了有效支持。2018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交市场等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股票融资额规模超过6000亿元,科创板于2019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开市首周交易额就突破了1400亿元。上海科创板的强力推出和深圳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为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将有力引导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聚焦支持硬科技创新。
针对“缺芯”等问题,我国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各类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资母基金。中科院则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基金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搭建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和投资体系,重点投资中科院内外各前沿与关键技术领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也联合社会资本创办了中科创星,目前已成为国内科技领域专业的企业投资孵化平台。此外,政府通过税收、货币等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典型代表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1年又进一步加大了政策优惠力度),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
我国间接融资市场主要由各类银行构成,为科技企业获得发展资金提供帮助。《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2.7万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积极进行间接融资的机制创新,多家商业银行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成立了160余家科技支行,通过知识产权抵押、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探索金融支持科技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