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生活的磨难与生命的坚忍

王晓艳

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后来被指出是杜撰的故事:一个叫山田本一的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马拉松选手,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两次世界冠军。他在后来的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前他都会乘车沿着比赛路线走一遍,将沿途醒目的标志记下来,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并以相同的速度冲刺小目标。这样,四十多公里的长距离,在被切割成了好几个短距离以后,跑起来便轻松了很多。而他最初并不懂这个道理,将目标定在了终点,于是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

虽然故事是假,但道理是真。回想我自己的成长之路,以及写这本书的历程,也是将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大目标,分解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小目标,一步一步慢慢达成的。

回首来路,十年前因为自己的困顿与挣扎而进入到心理咨询这个领域,探索解决之道,虽然中途差点半途而返,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以前网上有一篇文章,说竹子在前四年的时间,虽然只长了三厘米,但是却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而第五年开始,它每天以三十厘米的速度生长,只用六周便可长到十五米。不知道实际的竹子究竟是不是这么长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唯其根基扎实,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我自己的“扎根”得益于2011年从中德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德班)开始跟随赫尔曼·舒尔茨(Hermann Schultz)老师学习,后来又跟他学习了四年,直到2017年年底,我觉得差不多可以结束,“分离个体化”了。这七年,于我而言,就是在练“基本功”——理论的、临床的、个人成长的。

探索内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心理咨询只是其中的一种,而精神分析又只是心理咨询诸多流派中的一种。我对此深以为然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它确确实实解释了我的困顿,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另一方面,它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人格成长进阶的脉络,并且能够对应到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

而在精神分析之外,我自己还在修习内观(Vipassana)——这是南传佛教的修行方法,其教义更接近原始佛教。但我并不是一个勤勉的修行者,希望接下来可以敦促自己更上进一些。

美国的精神分析师,同时也是内观禅修老师的杰克·安格勒(Jack Engler)曾经说:“一个人首先要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才能够去修持‘无我’的境界。”这句话前半部分是精神分析之所长,而后半部分是佛学之所长,虽然并非泾渭分明,但我想,我在专业上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脉络一步步向前的了,这也是关于我自己的身份认同。

本书的构思立基于精神分析的人格发展观点,这是前辈精神分析师们的经验,也是舒尔茨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让我觉得特别被触动之所在。

舒尔茨老师在人格发展的维度沿袭的是美国精神分析师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等人所整合的神经症性-边缘性-精神病性人格组织,以及美国精神分析师南希·麦克威廉姆斯(Nancy McWilliams)的人格诊断系统,我自己亦特别受益于美国精神分析师葛林·嘉宝(Glen O. Gabbard)的著作。

在理论支撑上,出现比较多的有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创始人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中间学派的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师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等人的学说,其他不再赘述,在正文中都有标出。

本书的架构为:从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定任务开始,论及什么样的养育会促进人格的发育,什么又会带来人格发展的停滞。而人格成长受困会带来的三大主要议题:情绪的、人际关系的、自体统整的,在二、三、四章分别进行论述。最后统合到理论的角度,则是从人格发展的“依赖迈向独立”所涉及的三个主要维度——自体、自我、客体关系进行阐述,以及更现实地看待成长,哀悼丧失,继续前行!

本书是我目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是对我迄今为止所学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感谢我的精神分析老师赫尔曼·舒尔茨博士,让我得以一窥精神分析的堂奥。感谢我的分析师,不论我怎么折腾,他都一直支持我。感谢我的老师们: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海音主任、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张天布主任,对我始终如一的镜映、肯定与抱持。感谢父母对我的爱,他们已经尽力了。感谢我生命中经历的所有痛苦,如果没有这些,我不可能如此矢志不渝地在这条道路上前进。

最后,感谢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如果书里某处让你有所触动,或许,触动的正是我们人性中所共有的东西!

王晓艳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