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出来的文字

心璇诗梦君伤思,钦多曜容君中嗟,

嗟中君容曜多钦,思伤君梦诗璇心。

——苏惠,《璇玑图》中的文字,公元4世纪
该版本来自大卫·辛顿

在公元4世纪,苏惠用心中的痛苦编织出了一件杰作。她挚爱的丈夫是一位朝廷官员,被革职发配到沙州,一个距家好多天行程的地方。更糟的是,丈夫虽自称深爱苏惠,却几乎一到沙州就娶了一位妾,这使苏惠悲愤交加。悲伤和受辱混合在一起的情绪似乎提供不了什么创造力,但苏惠却成功地将这些情绪转化为一幅《璇玑图》,这是一首绣在绸缎上的诗,其结构复杂精妙,之后500年无人能出其右。[1]

这件作品的形式是横、竖排各29字的网状文字,以精心选择的不同颜色绣到一块锦缎上。《璇玑图》用了中文诗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回文,并将这一形式发挥至极致。回文诗的原理在于中文与西方语言的不同点:中文可以从不同的方向阅读。从回文诗的名字就可看出,它既可以从右上角开始向下顺着读,也可以反过来。不过苏惠的《璇玑图》更进一步,它独特的结构使读者能够在文字中任意徘徊,竖着读、横着读、斜着读都能发现不同的诗句。这一作品总共有3000种读法。[2]

苏惠完成的《璇玑图》无疑是一件视觉上令人相当震撼的物品:这是一块丝绸织成的爱恋颂歌。其中一句写道:“梦想劳形,宁自感思,孜孜伤情。”《璇玑图》原品早已遗失,但我们知道这是一件方形的作品,上面有用五种颜色绣成的文字,颜色代表不同的区域,每一区域规则各异。作品的名称取自浑天仪,这是用来观察星象的仪器,它由一组同心的圆环构成,每一环对应着某条经线。可能是浑天仪的结构给了苏惠创作的灵感,《璇玑图》最基础的部分是七字短句,这些短句在视觉上构成了网格,就像浑天仪的圆环。这些句子可以从任何方向来读,读者读到短句的交界处时,可以沿着任意方向继续读。(仅是这些短句就有2848种读法。)[3]

使这件作品更为伟大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百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学家将公元304年至439年称为“十六国”时期,因为彼时短命的王朝不断交替,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很多王朝的领袖是外邦人,例如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些外邦人带来的不仅是异域的习俗、文化,还有更多的混乱,因为他们都渴望战胜自己的对手,建立统一的大国。显然,这不是一个女性地位显要的时代,因此苏惠通晓文字已经很了不起,更不用提据说她写出了几千篇的诗作。在所有这些作品里,《璇玑图》是唯一留存下来的。(我们对此应心存感激,毕竟有几个世纪里这部作品被排除在诗选之外,并且曾一度遗失。)[4]

这部作品得以被重新发现和流传可能要归功于其本质,即这是一首描写失去爱情的作品。苏惠的故事成了民间传说,不断被人们改成戏剧、故事和诗。不过,在一个最受欢迎的演绎版本里,苏惠创作《璇玑图》是为了让犯错的丈夫回到自己的身边,她绣完整首诗后将其寄给丈夫,丈夫意识到自己的妻子是无可取代的,于是抛弃了他的妾,一对佳偶重新团圆。

虽然这个故事最符合传统上对女性忠贞的颂扬,但似乎《璇玑图》本身的特点与这种说法矛盾。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晦涩难懂。这是苏惠有意为之的,她称自己的诗为“诗句章节徘徊宛转”。在一个保守的社会里,聪明的女人似乎不会用这种方式求自己不忠的丈夫回心转意。如果这真是她的目的,那么这首诗带有不小的恶意:即使满心悲伤,苏惠作诗的水准不仅高于丈夫爱上的另一个女人,还高于她的丈夫。[5]


[1]Hinton,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 107.

[2] 实际上,现在普遍认为《璇玑图》有7958种读法。

[3]Hinton,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p. 105, 108; Hinton, ‘Su Hui's Star Gauge’.

[4]Hinton,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 105.

[5]Ibid., p.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