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联结理论

表征代表了语言水平和神经水平所有具有意义性的内容,所以表征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再加上不同的功能性表征和范畴性表征之间的联结,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能够自由组合的心理内容和过程。

在新理论建立之初,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理论内涵进行说明,我们将所有的功能/范畴简化为四个方面。任何人都知道这样的简化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对其划分也是有争议的。随着对大脑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将会有更多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结组成更加复杂的心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接近真实心理。

从环境和机体作用的角度,我们将所有的表征划分为环境性表征和机体性表征。环境性表征一般是以条件或近距离联结在机体性表征上,从而通过机体性表征产生心理过程。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和抽象,无论是环境性表征还是机体性表征都变得过于复杂,很多时候理解其意义都十分困难。也许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这样的特点——复杂和无序,而科学家必须面对这些。在表征主义理论中,我们将认识到无论表征的内容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机体性或功能性的表征是不会变的,如极化性的表征:好—坏、对—错、美—丑、高兴—痛苦等,它们的心理学意义和它们的功能一样具有稳定性。

本章我们建立的表征联结理论是三个动力性功能和行为功能之间的联结。这些联结在心理上都表现为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联结在因果关系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联结中功能的性质。只有具有动力性的功能才能产生心理上的因果关系。大部分心理过程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联结,并没有动力性功能,也就没有心理上的因果关系。在表征主义理论中因果关系虽然非常重要,但也只是理论的一部分。

所有功能中的联结最终都必须在语言分析和行为分析中表现其意义。行为的意义必须依靠语言来解释,所以在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分析。语言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对词汇的功能意义的判断。在新理论中,我们主要关注这一功能的极化性和动力性,并根据其引起的心理过程建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