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化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来自机体之外的环境信息称为环境性表征,将来自机体自身的信息称为机体性表征。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清楚地判断信息的来源,但是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它不能提供更多的内容了。既然新理论认为功能/范畴与语言和行为在表征上处于同一水平,那么就可以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表征化,也就是功能/范畴的表征化,语言的表征化和行为的表征化。

一般我们习惯于将功能与范畴放在一起,因为它们之间有密切的神经联结。在进行语言分析时它们总是在一起,例如,“苹果”总是和“甜”在一起。同时,在这个例子中“苹果”是环境性信息或范畴,而“甜”是机体性信息或功能性信息。范畴的表征化和功能的表征化也可以单独列出来。我们可以将与功能有关的表征称为功能性表征。功能性表征可以表示有机体的所有方面,包括四个主要功能,所以功能性表征是表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一致性原理,语言中的行为和实际行为在心理学意义上是一致的,没有实质性区别,行为完全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在语言的表征化和行为的表征化过程中,只要分析语言表征就可以了,但语言表征到底指的是什么,有必要进行说明。

在进行认知实验时,科学家一般会给被试一些卡片,上面写了一些词汇,当然这些词汇是经过挑选的。当被试在识别这些词汇的时候,脑功能的成像技术就能反映出大脑中不同功能区域的神经活动。科学家们将这些词汇在大脑中的反映称为语言表征。当然这只是文字语言,大部分的语言表征还是以声波传播的语言。这些不同形式的语言可以独立存在,但是它们进入大脑的过程我们称为语言的表征化。

虽然从意义的角度讲语言表征中包含了行为表征,但是为了有利于应用,也就是进行语言分析和行为分析,将它们重新单列出来,分别叫作语言表征和行为表征。

在这里不得不说明一点,无论是进行表征分析还是进行语言分析或行为分析,它的基础都是对功能/范畴的分析,尤其是要注意每一句话中的功能性表征。表征事实上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研究的工具,而不是心理作用的实质,就像在物理学中数学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研究物质运动的工具,它本身不能代替物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