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让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流动

初识张莹,是在2016岁末。她加我微信,说是出版社和她的同事兼我的诗友分别推荐的,邀我去上海图书馆讲一讲上一年(2015年)出版的拙著《上海记忆》。她在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新媒体部工作,负责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项目“微阅读·行走”。

由于工作中太久未遇上海人、讲上海话了,听到电话里夹杂在标准普通话中的上海话,我备感亲切。随后,为讲座事宜见面细聊,我发现这个“80后”姑娘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特别有感情,尤其爱探究这座城市的过往。

年轻人喜欢历史,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城市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一向以为缺乏历史感,不懂得我们从哪里来,人会浅陋,城则轻薄,便会无所依凭,茫然于我们该往何处去。

合作过多次,和张莹成了可以说说私房话的忘年交。从她的朋友圈或私聊中,我见证着“微阅读·行走”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这个项目从无到有,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引导读者线上读书,约请作者(作家、研究者)线下交流图书背后的故事以及价值观,然后实地考察历史遗存,真正实现知识共享。时光在书香中消逝,四年后,行走中的阅读积累起海派人文、非遗与文化传承和另一种“阅读”三个不同的方向。阅读石库门系列丛书、犹太难民与上海丛书、海派文化地图丛书、上海三部曲、敦煌系列丛书,漫步武康路、老城厢、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外滩,探究江南园林、民俗、敦煌、昆曲,打通横亘在图书与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名人故居、少年宫、剧院、名校之间的壁垒……双休日的一场场互动,年复一年,“微阅读·行走”实现着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价值——依托上海图书馆的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使得人、书与空间三者有机结合,产生一种更为立体的阅读环境与双向交流的模式。在这里,人不仅是知识的分享者与接受者,也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与推动者;图书馆的资源,通过人与技术和空间,实现良性的循环。

让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流动,张莹和她的小伙伴们做到了。

在满世界寻觅主讲者、主持讲座和行走的忙碌之余,张莹有心记录着过眼的种种风景和感悟。

我原先低估了她的自律和恒心,想当然地把这种记录视作年轻人为时尚而打卡地标,发发朋友圈,新鲜感一过就没有然后了。

然而,我却拿到了这叠书稿。翻看目录,感觉上海的角角落落都被她打了一遍卡。读这些年轻、鲜活的文字,读者想象得到如下这个细节么——

多次收到她寄来的手写明信片,我还以为,她只是明信片用手写,以表达一份专属的心意。不料,她拍照传给我看的一篇篇文章,也都是手写的。

“为什么手写啊?”告别纸笔近廿年的我,已无法理解没有键盘怎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电脑打字没有感觉,手写踏实。”她如实道来。

那一瞬间,我几乎忘了她是在我大学毕业那年才出生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高级记者

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