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人见人爱的香孩子

“为什么天天要洗澡,好烦啊!”“我又不脏,干吗要换衣服?”“我的手不脏,不洗不洗就不洗。”相信生活中不少家长都听过孩子说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讲卫生、爱整洁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只有衣着干净整洁的孩子,才是受人欢迎的,讲卫生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孩子一生受益。

不得不说,生活中大部分疾病都与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礼仪的基础部分。孩子勤换衣服、勤洗头、洗澡,能够整理房间,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这些事情看似小,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质量。同时,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也能促进社会卫生面貌、道德风尚的改进。

然而,引导孩子讲卫生、爱整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讲卫生的孩子,总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在等着说服父母,好让他们从这等“苦差事”中解脱出来。那么,家长具体该如何做呢?

1.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饭前洗手是一个重要的好习惯,俗话说:“饭前要洗手,病菌不入口。”

对于年幼的孩子,除了睡觉的那几个小时外,手无时无刻不在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有的孩子还玩泥巴,这样很容易沾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如果吃食物前不洗手,手上的病菌就容易随同食物一起被吃入腹内。

如果孩子身体素质较好、抵抗力强,病菌不会闹起来,但是一旦孩子着凉或者玩累了,这些病菌就会变得活跃而使孩子发病。因此,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另外,孩子在大小便后,家长也要叮嘱孩子洗手,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很多病菌是通过粪便传播的,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肠胃炎、肝炎,还有蛔虫、蛲虫病等。如果大便后孩子不洗手就吃饭或者玩玩具,很容易感染细菌。因此,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大小便后用香皂洗手的好习惯。

2.让孩子保持身体及服装的整洁

良好的个人卫生形象,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更是礼仪教育的前提。

为此,妈妈在孩子年幼时,就要教会他定时洗脸、洗头、洗手、刷牙、洗澡、换衣、剪指甲,保持身体及服装的整洁。最终培养孩子不依赖妈妈,就能养成保持个人清洁的好习惯。

3.让孩子注意生活环境的保洁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随地吐痰、大小便,不能乱扔垃圾。孩子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也要注意公共卫生,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孩子讲公共卫生,也是讲社会公德的表现。孩子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家长一定要从小注意培养他讲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4.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

卫生、整洁的家居环境,是妈妈能为全家人提供的。孩子也要学会注意家中的各种卫生细节,使家里的地板、窗帘、床上用品、餐具、卫浴具等都保持清洁。

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多半受父母影响,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就是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5.制定规矩,形成习惯

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要为他们制定起居、饮食、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规矩,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按时洗头、洗澡,勤换衣服;经常修剪指甲;每天早晚要刷牙;早晨起床后将床铺整理好;穿、脱衣裤按照一定的次序,穿着要整洁大方,脱下的衣服要及时洗净,晾干的衣服要叠好并放在固定的地方;做完作业把书桌上的文具、书包收拾好;将玩过的玩具放到原来存放的地方等。

6.提高孩子对美的正确认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求美了,只是因为年纪小而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小时候他们会模仿父母,对此,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服饰打扮,用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另外,要注意孩子的服饰、仪表、言谈符合美的要求。孩子穿着应朴素、整洁,并符合其年龄与身份,不可穿奇装异服或过度时尚,衣服弄脏了要及时换洗,破了要缝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