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遣心二首

【题解】

此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一番扩建,并在水亭旁添置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风景优美。他曾历尽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现在能有安身之所,自然心情舒畅,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组诗。

第一首诗中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悠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遣词用意精微细致,描写也生动;第二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言志。在咏物的同时抒发了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对朝廷政治的不满以及叹息自己老迈,无力去改变现实而只好借酒消遣的无奈之情。

【原文】

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

①水槛(jiàn):指水边的栏杆,可以凭槛眺望。遣心:一作“遣兴”。

②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yíng):柱子。敞:开阔。

③无村眺望赊: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shē):长,远。

④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译文】

我居住的草堂远离喧闹的城郭,家中庭院既开阔又宽敞,四周没有村庄遮蔽,因而可以极目远望。

清澈的江水与岸边齐平,几乎淹没了岸堤,草堂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

蒙蒙细雨之时,鱼儿在池塘里,喷吐着水泡儿或是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里,燕子时而倾斜着飞上天空,时而双双栖落檐下。

城中大约有十万户人家,熙熙攘攘,过于喧闹,而这里却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家,空气清新,显得舒适宁静。

【原文】

其二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释】

①蜀天:这里指四川一带。

②祗(zhī):恭敬。这里是忍受的意思。尚:崇尚,注重。浮名:虚名。

③涓涓:本意是细水缓流的样子,这里指慢慢的倒酒。

【译文】

蜀地这一带是多雨的天气,夜里也常常下雨,等到第二天早晨,靠在水边的栏杆上远望,就能看到天色已经开始放晴。

植物的叶子被雨水冲洗得鲜亮润滑,树林里、池塘边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水洼,衣服经过阳光暴晒已经干透了,枕席也变得清爽极了。

现在的我已经日渐衰老,而且还要忍受病痛长久的折磨,怎能还会看重那些虚名。

我只想淡泊一切浮华,慢慢地倒酒,慢慢酌饮,深藏所有幽怨愤懑,借清酒来陪伴我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