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后的防线
“磁性战术”
同志们啊,这么多年了,提起抗美援朝,全国人民都记得上甘岭,至于朴达峰,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但我要说,在朝鲜战场上,我们志愿军奋战坚守过的“上甘岭”何止成千上万,而朴达峰,就是我们十五军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另一道“上甘岭”。
朴达峰战斗,是第五次战役中十五军经历的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在这座小山梁上,我们四十五师血战到底,誓死不退,挡住了“联合国军”的钢铁长龙,粉碎了敌人攻占铁原、金化,截断我志愿军东线主力兵团退路的企图。这场战斗,最能体现我们这支军队视死如归、凛然无畏的英雄气概。我这名幸存下来的老兵,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这场战斗,讲一下我们在朝鲜战场的经历,希望我们这支军队敢打必胜、不怕牺牲的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我这一生打过的硬仗恶仗、受领的危急任务也不算少了,但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七日那天,部队临危受命的形势,那才真叫严峻啊!
那时,第五次战役经过两个阶段的作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不仅消耗了“联合国军”的大量有生力量,破坏了“联合国军”在平壤、元山一线建立新防线的企图,还使我们这批刚刚入朝的部队得到了锻炼。但在一个月内连打两仗,部队已很疲劳,并且第一线部队粮食、弹药供应极为困难。因此,中朝联合司令部决定,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于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一日结束。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停止进攻,开始调整部署,奉命向北转移,进入防御作战。
但接下来的较量,敌我双方都互相摸透对方的底牌了。
我必须说,比起我们在国内打败的国民党军队来,美军接受教训还是比较快的。经过前四次战役的打击,美军被志愿军穿插分割的游击战法打蒙了头,但他们也在节节失利的情形下,最终找到了志愿军的薄弱环节。
那个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就是脖子上挂颗手雷到处晃荡的那个美国人——李奇微,是个心很细的厉害角色。他上任后不久,就发现志愿军由于后勤补给线遭到狂轰滥炸,所携带的干粮只能维持七天左右的进攻周期。美军利用志愿军这一致命弱点,对志愿军开展所谓“礼拜攻势”。
那时我们每天的作战距离,确实都很难超过二十公里,这是我们的进攻极限。其中原因,在于志愿军在战场保障能力上,和敌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我们缴获的战利品中,美军的伙食分成A、B、C三个等级,A级是包括牛排在内的西餐,B级是热香肠和其他热食,最差的C级是罐头和便捷野战食品。美军解决了世界性的军队饮食问题,军队饮食实现了制式化的“立体饮食”。就连韩国军队的大米供应也非常充足,还能经常吃到日本空运来的紫菜、鱿鱼,甚至是符合韩国人口味的泡菜。
而我们志愿军每次战役前夕,随着作战命令一起下达的,往往还有自备一周熟食的要求。而所谓“熟食”,其实只是玉米面饼和在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玉米、黄豆、白薯和土豆。到了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作战,部队困难到连这些最基本的口粮都无法保证了。军长秦基伟在召开作战会议时,也只能拿出炒黄豆来招待从下面赶来的师团长们。
摸清了志愿军后勤保障的这个规律后,“联合国军”要求他们的部队,“只要一闻到志愿军的炒面味,就立即迅速撤退”。但李奇微只把部队撤到二十二公里外,最远不超过二十五公里的地方。他不与志愿军正面接触,只依靠强大的炮火和空中优势,不间断地持续反攻,不给我们补充给养的时间,等到志愿军补给消耗殆尽,就立即挥师反扑。这便是李奇微创造的所谓“磁性战术”。美国人虽然接受教训快,但解放军才是他们的老师,这明显是学习我们“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嘛!
我们普通战士那时候懂啥“磁性战术”啊!只是觉得这仗打得很奇怪,这美国鬼子像一头狡猾的恶狼,你一追它就逃得飞快,你一停下它也停下来。只要看你没劲了,特别要往后撤的时候,它立马就露出满嘴獠牙反扑上来,狠狠咬住你不放。仓促应战的志愿军往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要直接面对迎面反扑过来的美军。
第五次战役的第一、二阶段,我们十五军在志愿军司令部(以下简称“志司”)统一号令下,打得勇猛顽强,势如破竹。但随着战线的拉长,志愿军后勤补给的漏洞越来越大。咱们有什么困难?战士们既不怕战斗艰苦,也不怕流血牺牲,却有另外“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没子弹打,三怕受伤之后抬不下前线。
那时敌人天上飞机轰炸,路上地雷遍布,我们的粮食上不来,子弹也上不来,好多战士因为营养不良得夜盲症了。白天只要作战命令一下达,战士们哪怕饿得头昏眼花,仍然大声喊叫着往前冲。但一到晚上,即使皓月当空,也全然两眼一抹黑,非得让前面的战友胳膊系上白毛巾,再牵根绳子一起拉着,才能跟上队伍摸索着走。
部队入朝时每人所背的配额炒面,早就吃完了。后方同志突破敌人重重封锁抢运到前线的每一袋粮食,都是用鲜血换来的,都必须送到前线的战斗部队。我们师党委还要求全师官兵勒紧裤带,将自己的余粮贡献出来,支援在一线与敌人血战的战友们。第五次战役打到第二阶段结束时,就连我们师长和政委都好几天没吃上炒面了,炊事员就想法找了点黄豆炒,给他们充充饥。我们师直机关早就开始挖野菜、捕动物填肚子了。那野菜夹杂着泥沙一塞进嘴巴,苦涩烧心,难以下咽,有时翻肠倒肚一顿猛呕,连苦胆汁都吐了出来。
根据三十多年的战争经验,彭德怀极其敏锐地捕捉到“联合国军”企图利用机械化优势,向志愿军发起反攻的危险信号。他之所以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命令前线各部队立即停止进攻,准备后撤至“三八线”附近休整待命,就是提防着敌人使用这一狠招。
我们志愿军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既然是你准备要反击我,而且我确实现在补给已经到头了,那么我就主动后撤。主动后撤以后,我就跟补给点接近了,等拿到补给,那这时候我的战斗力又增强了,就可以跟你再继续打下去。所以这是一个有计划的后撤。
五月二十二日,彭德怀下达的命令就预计到:“此次虽给美军打击,仍未消灭其建制。根据敌人以前习惯,利用高度现代化进行所谓‘磁性战’,企图消耗疲劳我军。我主力北移休整时,敌尾我北犯是肯定的……”为此,中朝联合司令部特别明确了殿后掩护部队的任务,为了防止在快速机动能力上占尽优势的“联合国军”跟上来,彭德怀在命令里还特别叮嘱,各兵团撤退时,一定要“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监视和阻击美军。从撤退的位置起,要采取“节节阻击”的方式,掩护主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