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抗疫指南(《商界》2020年第4期)
- 《商界》杂志社
- 3826字
- 2021-05-27 12:18:38
本刊特稿 |FEATURE
吉利沃尔沃并购10年
如果吉利与沃尔沃顺利合并,将诞生一个年度销量超过200万辆、营业收入超过3 000亿元的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和全球汽车市场都不景气的当下,抱团取暖是理智的选择。
2010年3月,吉利完成那场震惊世界的并购—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沃尔沃。10年后,这场完美并购终于将迎来大结局。
2月10日晚间,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沃尔沃汽车的管理层进行讨论两家公司业务合并重组的可能性。
公告表示,两家公司重组完成后将成为一家全球集团,可以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作用。新公司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同时,合并后的业务将于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以使其进入资本市场。
在中国商界,中化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万科116亿美元收购普洛斯的交易价格远超吉利当年花费的15亿美元;即便在民企中,腾讯收购Supercell、安踏收购Amer Sports的交易价格也数倍于这一数字,但《商界》记者仍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的海外并购。
几个数字可以清晰地证明这一点:福特1999年收购沃尔沃时,交易价格是64.5亿美元,到2010年吉利收购时,沃尔沃的价值跌到了15亿美元,不足10年前的1/4。
又过了10年,沃尔沃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80亿美元,较吉利收购时增长12倍。
从收购方的角度看,收购当年,吉利汽车的销量只有41.61万辆。而现在,吉利的年销量高达136.2万辆,是自主品牌当之无愧的第一。
吉利与沃尔沃合并后,将有望冲击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为上汽集团,总市值为2 419.6亿元。而吉利与沃尔沃当前的市值之和约为2 389.4亿元。
这场并购,能给中国企业家带来什么启示?
准备充分,吉利完成“蛇吞象”
2009年8月的一天,《工人日报》社经济部主任姜文良接到一个同事的电话:沃尔沃来全国总工会告状了。沃尔沃工会希望中国工会能够出面制止吉利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
得到消息,李书福当天下午就邀请姜文良到杭州见面。
姜文良给李书福提了3个建议:第一,直接拜访沃尔沃工会,当面表达诚意;第二,直接回应对方担心的问题,即对工会做出承诺,比如关于工厂是否搬迁、是否裁员的问题;第三,请他们参观吉利,了解吉利的能力。
第二周,李书福带着团队去了瑞典和比利时,先后拜访了沃尔沃所有工会领袖和相关政府部门,还去了沃尔沃在比利时根特的工厂。与工会成员对话的过程中,李书福突然听到了这样的提问:“很多人都对沃尔沃感兴趣,你能否用3个词形容吉利的优势在哪里?”
尽管此前已经打过很多遍草稿,但“用三个词形容”让李书福有点儿措手不及。面对几十双眼睛,李书福灵机一动,用了自己会说的三个英文词说出了一句话,瞬间俘获了不少工会成员的心:“I Love You.”根特工厂的工会主席立马拿了沃尔沃的厂徽给李书福戴上。
后来,李书福邀请沃尔沃的13名高管及工会成员前往吉利位于杭州的总部和宁波的生产基地参观,双方往来多次,工会问题没有给吉利的这次并购带来麻烦。
因为国情的不同,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往往容易忽视工会这个棘手问题,但作为收购方的董事长,李书福对此准备得非常充分。
事实上,在这次并购8年之前,李书福就有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在2002年的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忽然提出要收购沃尔沃,让与会干部做好准备,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李书福目标明确,经历了长时间的准备与筹划。除了工会问题,吉利在这次并购中还有两点做得非常专业。
分工明确的并购团队
沃尔沃项目团队最初的2位成员,一位是此前参与吉利收购锰铜项目的核心成员张芃,另一位是时任吉利CFO的尹大庆。吉利多次尝试联系福特,对方均表示拒绝出售沃尔沃。
转机出现在2008年,著名投行法国洛希尔银行董事会在经历了几番争辩和讨论后,最终决定接受吉利“沃尔沃项目”。
洛希尔银行成立了沃尔沃项目四人小组成立,其中,汉斯-奥洛夫·奥尔森成为沃尔沃项目小组核心成员。汉斯-奥洛夫·奥尔森曾在沃尔沃任职超过40年,并于2000年至2005年间担任沃尔沃汽车的CEO,对福特汽车和沃尔沃汽车都相当熟悉。他的加入为李书福赢得各方信任做出了很大贡献。
CFO尹大庆负责从银行和金融机构筹资,从海尔火线加盟吉利的王召兴负责与地方政府洽谈落地项目,原华泰汽车总裁童志远负责沃尔沃项目落地的政府审批事宜;国外部分负责谈判并购的主要是张芃和时任吉利兼并与收购总监的袁小林,时任吉利研发副总裁的赵福全负责技术方面的谈判,后期加入谈判的还有菲亚特中国区前CEO沈晖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收购完成后,张芃、童志远、王召兴、沈晖、袁小林成为沃尔沃中国区高管,在沃尔沃任职超过40年的奥尔森也重回沃尔沃。
吉利还找了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负责收购项目的所有法律事务;德勤负责收购项目、财务咨询;洛希尔银行负责项目对卖方的总体协调,并对沃尔沃资产进行估值分析。
在洛希尔银行的帮助下,吉利成功将收购价格从福特提出的60亿美元,压到了最终成交的15亿美元。
中国特色的地方融资
李书福尝试了很多融资渠道,甚至把融资计划告知了他的小范围企业家朋友圈,有感兴趣的朋友,但最终没有谈成的。李书福还找到了李嘉诚的基金,对方表示对汽车没有兴趣。海外基金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敢投和手头资金充裕的也几乎没有。
一路尝试探索之后,李书福只能将希望放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上。恰逢2008年前后,地方融资平台成为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对企业来说,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好处,一是获得当地政府在土地审批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待,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多方奔波后,李书福谈成了4个地方的政府,上海市和大庆市通过国资平台入股方式进入和退出;成都和张家口则没有入股权,通过政府给吉利担保贷款的方式,李书福个人再终身反担保。
收购完成后,作为回报,沃尔沃分别在上海嘉定、大庆和成都建立了生产基地。
从独立运营走向合并
在交割仪式上,李书福再次明确,要让沃尔沃保持独立运营,并公布由13名成员组成的全球化的董事会名单。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三层治理结构建立起来。
奥尔森代表李书福主持董事会的日常工作。沃尔沃董事会受股东委托,可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决定投资额,沃尔沃管理层获得了相当宽裕的授权。根据授权权限表,管理层的授权金额包括财务授权和非财务授权,授权金额可根据经营业绩每年进行调整。
相较于收购的花费,吉利在沃尔沃后续发展上给予的投资要大得多—2011年开始,吉利向沃尔沃输血110亿美元,主要用于开发新的SPA平台和在中国建厂。从这一年开始,沃尔沃的业绩开始改善。
李书福的慷慨和公司的变化,打消了沃尔沃团队的顾虑,沃尔沃的技术开始逐步向吉利开放。
2012年,沃尔沃与吉利签署汽车安全技术与车内空气质量技术合作协议;2013年9月,吉利又在瑞典哥德堡与沃尔沃联合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共同打造紧凑型模块化基础架构,简称CMA,这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平台,分别向沃尔沃与吉利汽车公司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吉利与沃尔沃在此基础上分别各自开发自己的汽车产品。沃尔沃将继续专注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而吉利汽车主攻大众化汽车市场。
2015年4月9日,吉利博瑞上市,这是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后推出的首款中高级车型,由沃尔沃原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操刀设计。
这是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车型,但采用了部分沃尔沃技术,在设计、安全和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是吉利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出的第一款标杆
在洛希尔银行的帮助下,吉利成功将收购价格从福特提出的60亿美元,压到了最终成交的15亿美元。
汽车,被誉为“最美中国车”。产品上市便受到市场热捧,并被外交部选为外交礼宾用车。
2017年8月,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又成立了2家合资公司。一个是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另一个则是领克汽车。通过共同研发和交流,进一步强化“技术共享”。领克基于沃尔沃和吉利联合开发的CMA平台,进行模块化开发。
领克是吉利往高端发展的重要战略,既可以用沃尔沃来背书,又能填补吉利和沃尔沃品牌定位中间的空档。
这一战略大获成功,领克01于2017年上市后受到热捧,领克02和03车型紧接着在2018年上市。
至此,吉利-领克-沃尔沃的品牌体系已经成型,吉利和沃尔沃在全球的研发合作也日趋顺利,双方有了合并为一个汽车集团的基础。
“吉沃合并”,好处几何?
如果吉利与沃尔沃顺利合并,将诞生一个年度销量超过200万辆、营业收入超过3 000亿元的跨国车企。
双方合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吉利可以无障碍地共享沃尔沃的技术和专利。当然,如今的吉利也不是单方面接收,作为自主品牌的龙头,吉利肯定也有值得共享的技术积累。
从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合并之后,双方的技术研发重心很可能会放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5G应用等领域。规模效应能让吉利和沃尔沃更好地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领克的面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合并后的汽车集团如果能在斯德哥尔摩和香港两地上市,对双方的融资能力都会有不小的提升。吉利在并购方面的开支巨大,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还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份、路特斯品牌51%的股份、宝腾汽车49.9%的股份。
在斯德哥尔摩上市后,吉利亦有机会接触英国、德国等规模更大的资本市场,打开从欧洲融资的渠道。
事实上,早在2016年年底,业界就传出沃尔沃汽车要独立IPO的消息。2018年5月,吉利选择了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斯坦利来协助沃尔沃汽车的IPO事宜。但随后又有媒体披露,在沃尔沃汽车的上市计划讨论中,相关机构对其做出了120亿~180亿美元的估值,这远低于吉利控股内部给出的160亿~300亿美元的预期估值。
借助此次合并,沃尔沃也将曲线完成上市,吉利和沃尔沃的抗风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中国市场和全球汽车市场都不景气的当下,抱团取暖是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