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要想别人看得起自己,唯有勤奋
- 余生很贵 请勿浪费(励志人生之美好心灵季)
- 张新国
- 2962字
- 2021-05-30 16:14:24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虽然是一句古老的名言,但在今天却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人世沉浮如电光火石,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赋,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赋,勤奋也将助你赢得成功。
我们都渴望成功,可是又有多少人为此在辛苦努力着呢?成功之花,人们只惊异于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在成功者的背后总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又历尽了多少坎坷,他们才站在了胜利的舞台上啊!
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横溢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
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们来看一个勤奋成才的小故事吧: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他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的时候,由于童第周的基础太差,所以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为此,学校劝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童第周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里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
通过这件事,童第周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这成了他的座右铭。就这样,靠着勤奋刻苦的精神,童第周顺利考上大学,并出国深造,取得了很大成绩。
童第周从小家境贫寒,并且学习一般,但他喜欢读书,乐于吃苦,不怕困难,最终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充分说明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靠幸运得来的,那是用汗水浇灌而来的啊!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
据记载,世界上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的生物仅有两种:一种是鹰,另一种便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俗话说:“笨鸟先飞。”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不落后,就要比别人勤奋,就要比别人先行动。
“笨鸟先飞”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表现。只要具有这种精神,“笨鸟”终有一天会变成“灵鸟”。而我们的青春也都会因为勤奋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古往今来,无论何人,不勤奋、不刻苦都不可能有所作为。青年时期则更是关键,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国古时候就有刺股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燃糠自照等典故,这也是古代年轻一代好学上进的生动教材。
一代“书圣”王羲之年轻时从师于卫夫人,勤学苦练,以竹叶作纸,以池水为墨,于深山中潜心深造,仿魏晋钟繇的隶书楷书法,摹“草圣”张旭的草字法。
业精于勤,如此隐忍而决绝的信念永远深驻在他的内心,于是他放弃了休息,终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扬名于世,而他集百家之长又独树一帜的行草最终得以承袭。
雨果充满激情的一生,与他分秒必争的治学方式密不可分。雨果曾和法国一家出版社签订合约,定于半年之内完成一部作品,为了保证潜心于工作,他毅然将多余的衣物锁进衣柜,遗弃钥匙,以断绝外出游玩的念头。
雨果放弃了休息,将分分秒秒都用在了写作中。最终稿子提前了两周完成,而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巨著《巴黎圣母院》。
人之于世,有着太多梦想,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去追求,与其将易逝的流年耗尽在无用的休息中,不如倾注于勤奋的钻研中,这样,我们或许会走得更远。
与勤奋相对的是懒惰。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懒惰的表现之一就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中所说的“嬉”,也就是只知道玩乐,不知道上进。
有个人从少年时就很贪玩,家里人劝他学习,他总是说就玩今天一回,明天再学,就这样,明日复明日,青春虚度,迈入老年,最终一事无成。最后,这个人后悔莫及,写了一首诗:“镜里但见鬓如银,虚度闲掷七十春。只因常立明天志,一生事业付儿孙。”
这个便是少年时期不懂得抓紧时间而“老大徒伤悲”的很好例证。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人想增加财富,提升地位,让生活更上一层楼,却不愿意多付出一点儿,结果只能像下面这个年轻人一样:
在一个勤劳的家庭中,夫妻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因此过了几年,这两口子便富了,创下了一份很大的家产。但是他们对儿子从小就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促使他养成了懒惰贪吃的坏习惯。
等老两口去世后,他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乐。饿了吃父母留下的粮食,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两人过着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没过多久,也就是腊八这天,他俩只剩下一碗粥,最后被饿死、冻死了。没有吃不完的饭,没有穿不破的衣,这就是不劳而获者的下场。
有很多人都指望着天上能够掉下馅饼,整天懒洋洋地做着白日梦。然而耕耘,却意味着辛勤的汗水,你不付出就永远得不到收获。不劳而获的成功是没有的,只有经过自己不断地耕耘、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人,才会获得丰收的硕果。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不耕耘,便想得到收获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劳动创造奇迹,劳动就是财富,付出总会有收获,哪怕是一点点的付出也能换回一丝心灵上的温暖。
成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名词。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但世界上真正获得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需要辛勤耕耘的。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经过了刻苦的学习,面对困难都勇于探索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若想收获硕果,就必须洒下辛勤的汗水。因为收获总是在耕耘、播种之后,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如果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只有靠自己平日辛勤的耕耘。所以,不要眼红别人今天的拥有,那是别人长期、艰难付出的回报。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以更多的耕耘为代价的。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吃一些不为人知的苦,才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那么,书前的朋友,对于懒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时时鞭策自己,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理智和力量,不断进取,永不后退。
一个人见寺院里的大师在敲木鱼,便上前问大师:“为什么在念佛时要敲木鱼呢?”
大师回答道:“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这人听了不解,又问道:“那为什么不是敲鸡呀、羊呀,偏偏要敲鱼呢?”
大师笑着说:“鱼儿乃是世间最勤快的动物,整日睁着眼睛,四处游动。这么至勤的鱼儿都要时时敲打,何况懒惰的人呢!”
“懒惰”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怪物,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与这个怪物相遇。比如,早上躺在床上不起来,起床后什么事也不想干,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想弄懂,不会做的事自己不学做。
“懒惰”可以说是人类最难克服的一个公敌,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只因一次又一次的懒惰而错过了成功的机会。寺院里那位大师所讲的“敲打”,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鞭策。人一生要勤奋就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克服懒惰的毛病。
“天才出于勤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勤劳去弥补自己的笨拙,用汗水浇开绚丽的成功之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付出,一起走向成功,走向胜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