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商朝

功高贤相伊尹

商王朝建立后,伊尹和仲虺继续为右相和左相,一直陪伴汤,治理商国。伊尹又总结海内邦国存亡教训,制定出君臣关系准则。商汤去世后,他又先后辅佐商汤的儿子外丙、中壬两王治国。中壬去世后,伊尹以开国元老身份立商汤的孙子太甲继承王位。

太甲生性好玩,不谙世事。伊尹便将他留在身边,整日以古为训,给他讲尧、舜、禹怎样治国、夏桀为何亡国、商汤的兴国之道以及国家的法度。

开始太甲还可以硬着头皮听下去,渐渐心生厌烦情绪,对伊尹的话只当耳旁风。伊尹忧心忡忡,常常面对商汤的遗像暗暗自责。几年过去了,太甲依然我行我素,对国事置之不理。转眼商汤的祭日就要到了,又该为先王祭礼了,但目前这种局面,伊尹感到实在愧对先王。一连几天伊尹夜不安枕、食不甘味,他不忍心看着太甲继续荒废政事。终于,在熬过一个不眠之夜后,他下定决心要真正给太甲上一课。

祭祀的日子到了,太甲极不情愿地随着队伍来到桐宫。对于祭礼这种枯燥的活动他早已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祭辞,千人一面的表情,若不是先王的祭祀和伊尹再三的叮嘱,他一定会找个理由推托的。

伊尹看上去衰老多了,他对先王行了大礼,接过主祭人手中的祭辞,恭恭敬敬地诵读。太甲根本没有将祭祀放在心上,他不时地东张西望,盼祭奠仪式快些结束。此时他渐渐觉出有些不对劲,不但气氛较从前庄严肃穆很多,伊尹的祭辞也似乎有所改变。原来,伊尹要借给先王祭祀的机会,将太甲囚禁在桐宫。伊尹要起程了,被锁在桐宫的太甲对着伊尹的背影哭喊着,须发皆白的伊尹硬着心肠头也不回地乘车返回王宫。伊尹囚禁了太甲之后,代行王政,每日要处理大量事务。时间在一天天地流逝,转眼三年过去了。

这一天,伊尹又来到桐宫,太甲忙起身迎接。伊尹没有像往日那样询问他有何进步,而是恭恭敬敬跪在先王灵前拜了三拜。然后站起身对太甲说:“微臣斗胆囚禁大王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微臣前来迎接大王回宫。”

太甲这才发现门外停着自己装扮得非常华丽的车子。蓦地,他泪如泉涌,猛地跪在伊尹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太甲穿上王袍、戴上王冠,端坐在王位上。老态龙钟的伊尹和众臣一起叩拜太甲。太甲望着德高望重的伊尹,想着从前自己所做的一切,不禁羞愧难当。太甲复位后,犹如换了一个人,他不再沉迷于酒色,在伊尹的辅佐下,勤于政务,将国家治理得安定富足。30年后太甲死了,伊尹又扶助他的儿子沃丁继位。不久,操劳一生、劳苦功高、100余岁的忠臣伊尹停止了呼吸。

盘庚即位迁都

自商汤在亳建立奴隶制商王朝之后的长时期中,商朝的国都处于不断的迁徙之中。商朝第十个王仲丁将国都迁隞,第十四个王祖乙又迁都于庇,第十八个王南庚再将国都迁于奄。在此期间,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内乱频繁,多次发生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每当一位国王去世,王室贵族们便围绕王位继承人选展开激烈的角逐,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或主张兄终弟及,或要求父死子继。

为达到控制国家最高权力的目的,叔侄反目成仇,兄弟同室操戈,分别拉拢拥护自己的贵族展开你死我活的大厮杀,国家陷于混乱和血腥之中,国力也迅速衰退。

正当商王朝内忧外困之时,商朝第十八个王阳甲去世了,阳甲的弟弟盘庚被拥立为王。盘庚是商汤第九代孙,他睿智聪慧,颇有心计,较善于分析观察形势。他即位后,开始设法缓和阶级矛盾,去除奢侈恶习、提倡简朴,以图挽救商朝的衰亡。

盘庚经过多方筹划,感到只有迁都才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最佳途径,于是他决定将国都从奄迁至殷。迁都的决定公布之后,人们一片大哗,反对者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留恋奄的奢侈生活,纷纷反对迁都的决定。有的贵族甚至威胁盘庚说:“你是我们拥立的,我们也可以罢黜你。”

盘庚是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他绝不因有人反对而改变自己的决定,他撰写了《盘庚》两篇告诫奴隶主们要和他同心同德。同时,盘庚也以强硬口气警告那些煽动闹事的奴隶主,要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否则将予以严惩。在盘庚的胁迫下,奴隶主贵族被迫服从盘庚的命令,随同盘庚迁都到了殷。初到殷时,地方荒凉,杂草丛生,生活艰难,大家都不习惯。于是,一些奴隶主贵族便趁机发难,鼓动大家迁回老家去。盘庚又召集奴隶主会议,宣读了《盘庚》第三篇告诫,以更加强硬的语气再次警告那些奴隶主,又一次将奴隶主们的反对压制了下去。经过数年的反复斗争,随着新国都的逐渐兴建,局面才最终稳定下来。盘庚迁殷之后,推行商汤时确立的德政,加强统治,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社会经济和文化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盘庚迁殷之后,驱使成千上万的奴隶日夜赶修新国都,不久,一座规模宏大,占地广阔的都城便拔地而起。新国都中王宫部分为城市的核心,它拥有50多座宫殿。都城外围由人工挖成的壕沟,形成一条保护都城的水域屏障。在都城周围是居住区和手工作坊,供平民和工匠们生活和劳作。在盘庚的严厉督促和广大奴隶平民的艰辛努力之下,殷迅速建成为一座十分繁荣的都市。

武丁重振商朝

商王小乙在位时期,有一个叫傅说的奴隶,他才华出众足智多谋,对国家大事十分关心。但是他平时只是默默地劳作,从不随便说话。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叫武丁的杂役,二人极投缘。武丁常常在他面前谈起对现实的不满及世道的黑暗,傅说往往就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又过了一段日子,忽然传来国王驾崩的消息,不久,武丁不见了。傅说不明白武丁为什么不告而别,也不知道他的消失是吉是凶。

傅说继续默默地工作,在呵斥打骂中过了三年。一天,前呼后拥来了一群达官显贵,见到傅说后倒身便拜,就连奴隶主也连连叩首不敢抬头。傅说恍若梦中,被这一幕惊呆了。

原来,三年前在位的商王小乙是武丁的父亲,小乙懦弱,遇事没有主意,只听一班小人的谗言,对一些忠臣却不屑一顾。

久而久之,身边都是小人,那些忠心耿耿的则贬职的贬职,放逐的放逐。就连他的儿子武丁也在被放逐之列。小乙当了28年的国王,因病而死,将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留给了武丁。武丁刚刚即位,根基还不算稳固,他不甘心国家就此衰败,想让有识之士傅说有用武之地。

一天,武丁设宴,邀请满朝文武。席间,武丁突然栽倒。醒来后,目光呆滞,口不能言。一时间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经过医官的精心治疗,武丁虽不能说话,但可以上朝接受大臣的参拜。但由于没有能力处理事务,不能亲口发布诏令,众臣的请示及汇报便成了一种形式。个别大臣也乐得轻松自在,有的大臣甚至一连好几天也不见武丁一面。武丁做了三年木偶国王,大臣们也习惯了没有约束的生活。

有一天,武丁突然对大臣们说:“我在太华山接受天帝教诲共有三年,在此期间,天帝告诉我要尽心国事,近贤人,远小人,废除旧的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法度。同时还告诉我,在傅岩有一个圣人叫傅说,天帝为了磨炼他的意志,将他贬为奴隶,此人能助我兴国。你们速去将他请回。”

大臣们原本对于武丁的病就感到奇怪,如今又听说是奉天帝之命,所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不久,便将傅说接到武丁面前,武丁当即任命傅说为左相,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

夜晚武丁将傅说请到自己寝宫,向他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自己的打算,希望他在出谋划策的同时,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便兴国富民,傅说听了武丁一席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表示一生愿为武丁効犬马之劳,同时提出很多治国安邦的建议,尤其强调禁止屠杀奴隶,武丁一一应允。

傅说与武丁的另一个贤臣甘盘合作,共同辅佐武丁,推行仁德。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统治,严明法律,使国家一切井然有序,人口增长、国力增强。商王朝再次兴盛起来。

祖甲祭祀之法

为了报效祖先功德,商朝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的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具体方法是:从每年第一旬甲日开始,按照商王及其法定配偶世次、庙号的天干顺序,用羽、彡、勰三种主要祭法遍祀一周。

周祭以旬为单位,每旬十日,都依王、妣庙号的天干为序,致祭之日的天干必须与庙号一致。如:第一旬甲日祭上甲、乙日祭报乙、丙日祭报丙,直至癸日祭示癸;第二旬乙日祭太乙(汤)、丁日祭太丁;第三旬甲日祭太甲、丙日祭外丙。如此逐旬祭祀,一直祭到祖甲之兄祖庚。用一种祭祀法遍祭上甲到祖庚的先公先王,需要九旬。祭毕,再分别用另两种祭法遍祀,直到全部祭遍为止。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高峰。

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在上古文明中,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祭祀体系,周祭之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系统。

辛、丁对羌之战

商王廪辛时,曾对活动于今晋、豫、陕之间的羌方进行过一些小规模的战争。羌方受到打击后部分降服,部分向西退去。经祖庚、祖甲二王至廪辛、康丁时,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边境,成为商王朝用兵的重点。商王廪辛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了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由于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廪辛、康丁时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擒杀羌方伯,占领羌方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商王廪辛、康丁时期,商军于西部边境地区,今山西、河南西部,抗击西北羌方侵扰。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禀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

武乙射天而戏

殷朝自盘庚中兴以后,经过八传,由武乙继承王位。武乙荒唐狂傲,暴戾无道。臣民怨恨,但不敢表露。他甚至想和天一争长短,来炫耀自己。

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教。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个木偶,状貌威严,冠服齐整,称作天神。武乙约天神和他赌博,又命令一个臣子代替木偶,作为天神来与他赌博,臣子怕武乙,步步退让,以大输而告终。武乙推局指着木偶大笑说:“你既然是天神,怎么会输给我,如此不灵验,不配称天神。”还命令左右痛打木偶。又有一次,武乙命人制作了一只皮袋,盛满兽血,挂在树枝上,他亲自挽弓仰射,射破皮袋,兽血喷出,武乙掷弓大笑说:“今天,天被我射了一个窟窿。”武乙时代人类坚信世界是有神灵的。天神,确切地说是天神像们都输给了武乙,武乙认为天神们连攻击象征他们的神像,都不呈现威灵,太无能了!

商周帝乙归妹

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兵力,准备为父报仇。此时,位于商王朝东南的夷方也先后同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反对商朝。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也为了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紧张的商周间的臣服关系,决定将胞妹嫁与姬昌,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大国之间彼此不计前嫌,亲善相处。

姬昌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命姬昌继其父为西伯。成婚之日,西伯亲自去滑水相迎,以示其郑重至极。周人自称“小邦周”,称商为“大邑商”,而今能够与商王之妹联姻,觉得是“天作之合”。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时传为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于是商周重归于好。

商朝暴君纣王

盘庚死后又传了11个王,最后一个王叫纣。纣原来是一个聪敏且有勇力的人,他能够赤手空拳同野兽格斗,曾倒拽九牛,以手托梁换柱而面不改色。他早年带兵和东夷进行战争,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但是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增添了人民的痛苦。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他在别都朝歌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作“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

他和宠姬妲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加重了平民奴隶的负担,纣王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就是叫作“炮烙”的刑罚。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周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

姜尚辅助文王

周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蚮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到了古公蚮父的孙子姬昌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姬昌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

日渐强大的周部落,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十分不利。

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汤阴。姬昌的长子伯邑考闻讯,赶往朝歌求见纣王,却被入狱扣押。后来残忍的纣王又将他杀死,将肉做成肉脯,赐给姬昌吃。纣王听费仲说姬昌被囚禁期间并无一句怨言,便很快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纣王。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我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老人也未再推辞,就跟着文王上了车。

姬昌把姜尚接回去,尊他为师,称为“师尚父”,又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在民间传说中,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帮手。他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周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征伐哪一国?”太公望说:“先去征伐密须。”有人反对他,说:“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太公望说:“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10倍,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就先暴动了。他们绑着密须的国君归附了文王。到文王年迈的时候,周国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商国,使得“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但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的事业。在他打算征伐纣王的时候,不幸患重病去世了。这样,灭亡商汤的大业就落在周文王的儿子姬发、智叟和姜尚的肩上。

周武王伐纣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即位,姬发就是周武王。拜太公望为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辅佐,继续整顿内政,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

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有800多个小诸侯国,不约而同来到盟津会师。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带领大家伐纣,但武王认为时机未到,检阅结束后又回到丰京。

这时候,纣的暴政越来越残酷了。他毫无人性地将叔父比干杀了,还叫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把他的心掏出来,说是看看比干的心是什么颜色的。贤臣箕子装疯卖傻,微子看见商朝已经没有希望了,就离开朝歌出走了。太史疵和少师强带了商朝的祭器、乐器来投靠武王。

公元前1027年1月,武王听到探子的报告,得知纣王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周围的大臣再也没有敢进谏的了,认为时机成熟,发兵5万,请太公望为帅,周公旦、毕公高辅佐,渡过黄河东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重新会师,进攻商纣。在武王进军的路上,一天有两个老人拦住了大军的去路,要见武王。这两人本是孤竹国国王的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两人拉住武王的马缰绳说:“纣王是天子,你是臣子。臣子怎能讨伐天子,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啊!”

武王左右将士听了这话,非常生气。有的把剑拔出来想杀他们,太公望知道这两个人不过是书呆子,吩咐左右不要为难他们,将他俩拉开。大军继续前行。哪知道这两个人很固执,从此不再吃周国的粮食,竟躲在首阳山上,绝食自杀。武王的讨伐大军士气旺盛,势如破竹,仅仅经过60天,就打到距离朝歌70里的牧野。纣王仓促拼凑了17万人马。亲自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可是,那17万商军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时受尽纣的压迫和虐待,早就对纣恨透了。谁也不想为纣卖命。在牧野战场上,当周军勇猛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配合周军一起攻打商军。17万商军一下子土崩瓦解。

商纣逃回朝歌,眼看大势已去,纣王下令手下人将所有的金银财宝堆到鹿台上。当夜,就躲进鹿台,放了一把火,跳进火堆里自焚而死。

周武王率大军进入朝歌城。商朝老百姓扶老携幼站在路两旁欢迎周军。武王命令将纣的金银珠宝分给百姓,还叫打开大粮仓,让大家领取粮食。武王还叫毕公高释放被商纣关起来的奴隶、罪人以及各地掠夺的女子,让他们获得自由。朝歌城欢声四起。周武王灭了商朝,结束了商朝近600年统治,把国都从丰京搬到镐京,建立周朝。